我,是那个为你点香的女子
分享到:
2013-06-10 19:58:09 【来源:穆斯林在线娟子】 点击:

    四十九


    师娘无常(死亡)的噩耗,惊动了喀喇沙尔的父老乡亲,他们从四面八方向师父家涌来,噙泪参加师娘的葬礼。
 

    一个穆斯林离去,如果有一百个人为他举行葬礼,他就可以进天园了。这一天,师娘的葬礼来宾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马家宅院,为她送行!
 

    师娘无声无息地躺在水溜子(洗尸床)上,等待接受最后的抓水(洗遗体)。
 

    回族的葬礼大致分抓水(洗遗体)、穿克番(葬衣)、行者那则(站礼)、殡埋四个过程。
几个给师娘洗埋体的神情肃穆、圣洁的穆斯林女同胞走了房间。

 

    房间里面,她们首先用香炉在师娘身边转洗床三至五遍,给师娘抓水(洗遗体)的女同胞手执汤瓶,口念:普慈主啊,求你恕饶她。为师娘冲洗完“小净”,再冲洗“大净”,先用肥皂水从头至脚冲淋一遍,由一人用汤瓶从右至左洗亡人的臂、下肢和口鼻面颊,然后用香皂洗她的头发,洗她的全身和脚,那一股股纯净清澄的清水洒遍师娘的全身流下水溜子(洗尸床),水,依旧是那么纯净清澄,师娘那封了一个月的斋,冰清玉洁的身体干净的一尘不染!
 

    门外,师父马鸿武的心随着正在接受抓水 (洗遗体)的师娘的罗号(灵魂),默默地祈求洗埋体(遗体)的人的手轻一点儿,轻一点儿,别让师娘受惊恐、少让师娘少受一点惊恐……
 

    房间里,几位女穆斯林用洁净的白布把师娘身上的水擦干,准备给她穿克番(葬衣)。
 

    穆斯林的克番(葬衣),是共计12米的白色纯棉布。
 

   男人共分三件,大卧单、小卧单、批拉罕(里衣)。大卧单长过亡人两端约六寸左右,以便下葬时手抓;小卧单和亡人一样长;里衣自脖子至脚,无袖叉,颈前开一缝,头通过其中即可。
 

    女人共分五件,除与男人相同的大卧单、小卧单、批拉罕(里衣)外,还有裹胸布、盖头布。裹胸布的长是自腋下至膝盖,盖头布的长约1米5左右。
 

    按照穆斯林葬礼穿克番(葬衣)的秩序,她们沉默有序地进行着。
 

    先铺大卧单,次铺裹胸布,再铺卧小卧单。
 

    然后她们一起给师娘穿上批拉罕(里衣),从两肩一直漫过膝盖,把她抬到铺好“卧单”的床上。
 

    在师娘的头发上撒上麝香,在她的额头、鼻尖、双手和双膝、双腿撒上放些樟脑(亦称冰片)———这是一个穆斯林在叩拜真主时八个叩首着地的部位,同时也可以起到减少亡人腐烂的作用。
 

    用右手在她的额头上划台思米(真主之名),在她的胸下划清真嘟哇(清真言祈祷)。
 

    随后,轻轻地把七粒洁净的大米分别放置在师娘的两耳、两眼、两个鼻洞和口这“七窍”内———传说这七粒米可以替亡人面见真主回答问题时不受惊恐。
 

    其后,她们将师娘柔软的黑发分成两股,垂于胸前,再倒戴上盖头,垂于胸前蒙住她的秀发,然后卷小卧单,次卷裹胸布,再卷大卧单。
 

    自此,六尺的大“卧单”和四尺的小“卧单”包裹师住了她洁净如玉的身体。
 

    三十六尺白布裹身,就是一个穆斯林从这个世界上带走的全部行装!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了,尊贵的师娘就要这样两手空空地启程了———她的罗号(灵魂)即将启程开始另一次路途遥远的跋涉,朝着所有穆斯林应有的最后归宿走去了。
 

  师娘的遗体抬出来了,头朝正北,脚朝南,面对麦加所在的西方,安放在马家庭院中央。
 

    一本《古兰经》围绕着师娘,在阿訇和众穆斯林手中转经(轮番传递),每个捧经者亲吻着它,周而复始地一遍、两遍、三遍转经(轮番传递),……以此来为亡人赎罪,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无价之宝,无论有多大罪过只要用《古兰经》传奈甩思(传递转经)就可以赎去一些亡人的罪过。
 

    神情肃然的各坊阿訇(教长)们和满拉们(学员),在伊玛目(领拜的人)的率领下整齐排列在师娘的埋体(遗体)旁,开始站者那则(站礼)在他们四周环绕着,众多的穆斯林面向西方肃立,共同默默地为亡人(死去的人)祈祷。
 

     高声诵读太克比尔(赞主至大词)章节的声音在庭院上空中回荡,:“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啊,安拉!不要为着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作试验!”
 

    “安拉胡艾克拜尔(真主至大)!”
 

   “安拉胡艾克拜尔(真主至大)!”
 

    “安拉胡艾克拜尔(真主至大)!”
 

    “安拉胡艾克拜尔(真主至大)!”
 

    一片肃穆,一片寂静,除了“真主至大”的赞颂,空气中纯净的没有任何声响。
 

    马家宅院上方明净澄澈的天空无边无际,蓝得像一望无际的大海,连接着人间的穆斯林世界,连接着茫茫无际的宇宙。神圣的静穆之中,只有一个雄浑博大的声音在回响:“安拉胡艾克拜尔(真主至大)!”
 

    最后一次太克比尔(赞主至大词)念完之后,参加葬礼的所有穆斯林把双手举到面前,接嘟哇(祈祷)。在这一刹那,亡人的罗号(灵魂)才确切地感知自己已无常(死亡)了,该走向一个诚信伊斯兰的穆民最后的家园了!
 

    众穆斯林们抬起安放着师娘遗体的塔木匣子(穆斯林公用抬尸匣),为她送行,师娘离家远行的时刻到了!
 

    “起———”一声令下,令所有的人肝肠寸断。女亲眷属及儿孙们抛泪如雨,悲声四起,撕心裂肺,哭喊声如同春雷掠过湖水。
 

    送行的穆斯林们没有一个不洒下痛惜的泪水,但是谁也留不住师娘,她必须启程归真了!
亡人奔土如奔金。回族的葬礼主张速葬、薄葬、让亡人早日入土为安。

 

    成群结队的穆斯林满怀虔诚的敬意,争抢着、扛着、手扶着、摸着塔木匣子,表示对亡者的尊爱和依恋,紧紧簇拥在埋体(遗体)四周,轮换着抬着师娘,送她归真。
 

    长长的队伍尾随在埋体(遗体)之后,从头看不到尾……送葬的队伍一路快步疾行,一路高声念诵着穆罕买思(赞圣词)。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我是 点香 女子 娟子

上一篇:林间小径,舞者在此长眠
下一篇:第五届(2013年)新月文学征文比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