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心自知
分享到:
2013-01-14 22:26:13 【来源:】 点击:

     在儿时的记忆中,每年开春时,先父都要将每个房间的字画换成新的,虽然是印刷品,但都是我人生和绘画的启蒙。我就是在这些作品和被褥面上那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卉图案的氛围中幻想着长大的。记得第一次坐飞机俯看大地时,惊奇地发现眼前的一切同我儿时幻想自己长着翅膀飞翔时看到的一样,尤其是飞机穿越云层时,我闭上眼睛回忆从前的梦境,不用看,侧耳听,舷窗外和脑海中的云就连成了一片。我喜欢云,画面中经常有云雾出现,比如《无尽》、《穆斯林扇》等,还请朋友刻了一方闲章“听云阁”。我还喜欢月,喜欢有风、有雨、下雪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可以放飞心情,领略自然。也有“风轻月冷”、“月到天心处风从水面来”、“花枝春满天心月圆”等闲章,以此表达我的人生趣味和艺术基调。
 

 

  生活中我很敏感,美好的、不和谐的都很容易被我发现,时常被美好的感动,也为不和谐的伤神,泪水中思索自己怎么做,才能使自己臻于善良、淡泊与谦卑。最终从《古兰经》和《圣训》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在信仰前定的前提下,竭尽一己之力。每个人来到此世,都各有追求,各取所需,要想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满足,就要在相信定然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从求知中汲取欢乐,获得尊严和力量。我更喜欢孤独,远离那些与己无关的事情,默默无声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画一些与世无争,悠远清雅的东西,让辛苦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我的画面前能得到片刻的宁静。创作了《云在青天水在瓶》、《身无外我自宁静》、《流水花开》等,虽然在技巧和内蕴上还不尽如人意,但都是我思想的产物,毕竟“画为心印”嘛。我做事缓慢,画画也是想的多画的少,不急躁、不盲目、不俯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急生事、慢生诗。
 

 

  画画与宗教信仰一样,都是很个人化的行为,它们已成为一种习惯点点滴滴融入了我的生活,在宁静安详而又不惊扰别人的过程中谨守,不论遭遇什么样的诱惑、打击和灾难,我都会始终坚守。圣训所述“最可贵的行动是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情,即使这件事情很渺小”。这就是我创作《谨守》的初衷,后来又创作了《吾隐吾无隐空山花自开》。也许是心境使然,我画的牡丹等花鸟画,也被别人看出有“清真”味。
 

 

  作为少数民族女性,自信了解本民族妇女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由此创作了《沙枣花》、《滋味》等作品,就是想揭示回族妇女的生命历程,想表达一点,无论环境如何恶苦,遭际如何不幸,她们都会凭着自己的信念和品性,在各自有限的光阴里,像耐寒的沙枣树一样,和顺命运,吐芳留实。用一枝秃笔勾勒记录自己同胞姐妹的喜怒悲欢,浮沉命运,历来都是我的一个隐秘却强烈的梦想,甚至视之为使命在己,责无旁贷。当然“山高不碍野云飞,竹密怎妨流水过”的幽清生活,我也是很神往的。由此创作了《朗空》、《廓然》、《和风》、《妙韵》等作品,以表达我的此种理念和取向。既自信又自敛,能时尚而守传统,这正是我从同胞姐妹的身上一再看到的。
 

 

  回族是受宗教影响很深的民族,孩子出生三天后,便请阿訇起个经名,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自此就在他身上了。清真寺里悠扬的宣礼声和祖辈们一天五番礼拜的耳闻目染,以及婚丧嫁娶、节气庆典等礼仪的熏陶,早已塑造出一个眼神和气息不同于其他的民族。号帽、围巾和盖头等服饰只是一个最直观和基本的外在形式,要是通过这些去表现回族,那只是一个表面的符号而已,而难以触摸到这个民族的精神内核。随着年龄的增加和两双父母的相继离世,我对生命和信仰的认识加深了,从而创作了《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基于外界对回族妇女的在家庭地位上的某种误解,我特意创作了《流水高山心自知》。是的,流水高山心自知,虽然画每一笔画,写每一个字,我都是很认真的,都会竭尽全力。但与我所向往的人生境界相比,与我心目中真正的好作品相比,我还差得很远。假以时日,我会努力。
 

 

  谨以此文献给我归真刚过百天的母亲和已归真20年的父亲!
 

 

                                                                          马红霞
                                                                   2012年12月7日

 

责任编辑:西宁的表情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高山流水 自知

上一篇:再读三毛
下一篇:贵州伊斯兰文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