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让荒山头迎来金凤凰
分享到:
2013-05-22 16:08:33 【来源:】 点击:

      循化清水乡南台滩,是一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芜土地,生态环境极其恶劣。

 

  韩伟,是循化县清水乡下滩村一名普通村民,看着乡亲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乡是块的不毛之地,韩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心中便开始有了绿化荒滩的设想。

 

  1997年循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承包开发“四荒地”的政策,韩伟于是在荒滩上成立了南台滩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把自己当民办教师,经商期间的全部积蓄投入到1000多亩荒滩上,走上了绿化荒山的漫漫征程。

 

  承包当年,他受尽了家人的反对和人们的嘲讽,许多人说:“南台滩50年代集体大会战都没有结果,凭你一个的力量,能绿化南台滩,简直是天方夜潭,难道辛辛苦苦积累的28万元钱,就这样给花了不成!”。人们越是这样说,他便越是憋着一股劲儿,非要干出名堂来不行。

 

  1997年2月刚过完春节,他就组织人员带上机械上了南台滩,推土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这片荒地的寂静。他带领着30余人每天挥舞着锹镐,修通渠道,平整土地。县林业部门被他的这番举动深深感动了,在没有项目资金的条件下,对荒滩重新进行了规划,并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对造林的育苗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此外,林业部门还想尽一切办法提供种苗,每年安排义务植树活动。这给韩伟以极大的鼓舞,坚定了他绿化荒山的信念。

 

  1998年看到辛苦栽植的380多亩的杨树用材林和20亩树苗长势喜人,韩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他看来,承包荒山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更应当利用荒山开发造福一方。于是,他经常到县林业和畜牧业部门就如何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进行咨询,同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还不断搜集林业方面的资料信息,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的地理气候条件,选择优质经济林品种。1999年,他从山西引进梨枣800多株开始试种,结果不仅适宜当地种植,而且产量高,市场前景好,目前已推广种植500多亩,这样,他不仅自己有了收入,同时带动了下滩村530户群众致富。此后,为了扩大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他又积极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银行领导经过现场评估。为他解决了林业治沙贷款资金58万元,他再次看到了南台滩绿起来的希望。

 

  2001年—2002年间,韩伟从山西、陕西引进了肯特杏、美国大雪梨、优质核桃等10多个树种,推广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进一步提高了全县经济林果业的发展水平,成为群众致富的又一亮点。这时,他又勇敢地走出了一条以林养畜的新路子,仅存栏猪、奶牛一项,年收入就已达到10多万元,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南台滩不仅成了循化县个体造林的典范,也为全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开创了先例。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全县有一定规模的非公有制造林大户已达68户,为当地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03年—2004年期间,他又投资20多万元,对提灌站进行维修,进一步扩大了荒滩开发面积,目前已完成荒山绿化面积1200多亩,累计投入资金148万元,解决了23名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使循化县特色小杂果面积发展到2400亩,受益群众达750余户,145户贫困户脱贫。

 

  昔日的南台滩,满目荒芜,十分荒凉,如今南台滩,绿荫满地,瓜果飘香,荒山变成了生态园、聚宝盆。原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保护了周边300多亩的农田,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他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继续谱写非公制林业发展的壮丽篇章。

 

  自1997年至今,他积极投身绿化祖国的伟大事业,承包“四荒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为绿化祖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循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而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2001年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2002年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03年被全国绿委授予“全国绿化奖章”。2006年3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同年被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争当岗位优秀人才、争创用人环境先进单位”活动中的优秀农牧区实用人才。2009年,被海东地委、行署授予地区劳动模范称号。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韩伟 荒山 迎来

上一篇:女画家赵喜萍书写“慈善人生”
下一篇:我国百位回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