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营救中共西路军神圣的回民特使--马德涵先生事略
分享到:
2013-04-12 23:40:54 【来源:】 点击:

 

      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西安西关成立陕西省文童学校。凡本省武举、武生、武堂都可以报名,经过射击打靶和文化考试后,经过评选录取了70名,马德涵老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从陕西文童学校毕业后,1898年考入武备学校。从该校毕业后受他姐夫白云鹤的邀请,到四川担任私人秘书和幕僚等职十多年(相当参谋)。
 

      其姐夫白云鹤担任四川汶茂县(现汶川,茂县)守备(官名清朝禄营军官,职位次于都司)游击总司令。
 

      光绪二十年(1894年)马德涵先生已经是秘密的哥老会“反清会”会员。同年考进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先后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和四川高级美术学校首届毕业,使原有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提高,军校毕业即任同盟会混协旅教官。光绪三十年(1906年)经哥老会,“反清会”会员进步青年侯宝斋(字帮富)在成都秘密介绍马德涵参加早期同盟会,在军界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任四川东乡县把总教练。宣统三年(1911年)5月初,满清政府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变本加厉镇压和剥削劳苦大众,以铁路收为国有为幌子,实际出卖国家主权,清政府以借外债为名,秘密同美、英、法、德四国签订丧权辱国合同。同年5月20日合同生效,为了使丧权辱国的合同合法化清政府发布“铁路收回国有”的命令。丧权辱国的合同激起湘、鄂、粤,川民众强烈反对,保路斗争实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是一场爱国与卖国生死斗争,在爱国是伊斯兰教中一个主导思想精神鼓舞下,决心将反帝、反压迫、反剥削斗争进行到底,用实际行动保卫祖国保卫自己的家园。短短四天,四川六十四县先后成立“保路同志会”会员发展到十万多人。他和四川商会会长罗纶任“反清同志会”交际部部长。在此之前马德涵同罗纶,张澜等人关系甚密。四川、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工商界,教育界和各界爱国人士,同四川保路同志会会员和群众一方面在四川总督府举行声势浩大请愿活动,另一方,面各界人士派代表到北京清政府进行请愿活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到处是支持保路救国斗争战场。清政府不但不支持民众的爱国行动,而且变本加厉血腥镇压请愿代表,制造中外驰名的“成都大血案”,保路斗争面临越来越复杂、尖锐的局势,马德涵先生同罗纶等人坚决支持“流血争路、路亡流血、路存国存、保路救国”的战斗纲领。马德涵等人不仅没有畏缩而且同大家立誓言,写血书,表决心将保路运动进行到底。未发生保路斗争以前马德涵同罗纶、张澜等人关系十分融洽。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谅解,体现了回汉一家。在反帝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上,大家自觉汇集在一起,为四川保路运动贡献力量。邓小柯等人受地下党的委托,秘密同马德涵等人一起宣传联苏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思想,秘密散发传单,揭露清政府丧权辱国的罪行。利用担任四川第一高、初两学校中的体育教师地条件,向全校师生分别宣讲保路斗争的意义和目的,使师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以四川为中心的保路斗争,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师生一致拥护马德涵带领大家一起投入到保路斗争中去,大家克服了一切阻力,积极配合四川保路同志会,将保路救国进行到底。由于四川保路斗争深得民心,所以得到全国各界人士包括清政府高级官员大力支持,合同迟迟不能生效。此时保路救国斗争形势一天比一天好,保路组织一天一天的在壮大,斗争一天一天的在推向高潮,四川总督赵尔丰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急的他无法收拾。在正义和社会舆论强大压力下,清政府采取了两面派的手段。一方面收回铁路国有的命令,一方面暗地急调湖北瑞方军队,积极配合赵尔丰军队更变本加厉的扑灭四川保路斗争的火焰。此时,四川总督赵尔丰,已秘密逮捕罗纶,浦殿俊,张澜,马德涵。此时,马德涵在甘肃等地秘密联络各界人士,四川保路委员会和湖北革命文学会等组织,共同成立武装起义指挥部。武装起义指挥部成立标志着革命斗争已经迈向新的历史时期。
 

      湖南军队还没有赶到四川,湖南总督瑞方就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四川保路斗争是武昌起义成功的前奏曲。所以说,没有四川保路运动,就没有武昌起义的成功。四川保路运动是我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武昌空虚,为武昌起义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军政府,清王朝结束。甘肃军政府成立,马安良(同治年间回族起义主要首领马占熬长子)任甘肃军政府都督,任命马德涵担任参军,后全力以赴支持马安良整军工作。整军过程中遇到各种阻力,没有按计划完成,这时他收到母亲的来信,信中说他胞弟马友师在清军反扑礼泉战役中为中华民族和伊斯兰教壮烈牺牲。马友师是抗清名将马玉贵骑兵队队长。他在西安料理后事中收到马安良电谕:“任命马德涵为甘肃军政府咨议和宁、甘、青、康全军总教练”。1912年(民国元年)他应甘肃总督军马安良邀请担任甘肃传习所主任。1916年(民国六年)他接受西宁总兵马麒的邀请任“宁海军”教官,在此以前曾任马麒随身副官。因此,马家家族对他十分敬重,组织鉴定中清楚写道:“马德涵于回民军队马步青、马福祥、白云鹤、马锡武等人左右,经常与回民上层人物等关系甚密,直到60多岁才退居西安,对国民党表示不满。”在各个历史时期,他一直同马家家族几代上层人物关系甚密。根据时间的先后排列如下:
 

      西军精锐军第二代、甘肃军政府总督马安良任职后任命他为参军;宁海巡防马步全军、西宁镇守使、宁海护军使、青海省第一任主席马麒任职后,任命他为副官;青海省第二任主席马麟任职后,任命他为国民党骑兵第五军军长马步青家庭教官和其夫人苏步青美术教官。
 

       绥远督统青岛市市长马福祥、马安良、马麒、马麟、马延裹,历史上称老五马;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马仲英历史上称小五马。他们都是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天时、地利、人和为他营救中共西路红军创造独一无二的优越条件。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营救 中共 西路军

上一篇: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阿乙草印象
下一篇:让精美的土石唱起歌——记天地人缘文化旅游发展公司董事长喇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