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不老情-与九旬尕享堂张华堂阿訇话天涯
分享到:
2013-03-12 12:43:39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问:那就从此回到了家乡?
 

    答:是,回到了家乡。可是,在自己的村庄享堂,谁还会欢迎一个劳改释放人员?那时,我在享堂的处境可以说是举目无亲。于是,经人介绍,我就以招女婿的身份来到了现在的马场垣村。在马场垣安居下来也并不是很顺利,先是我招赘到一个跟自己教派不一的人家,在宗教观点上,我们相互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但人家是毕竟是当地人,而我是来路人,人家就把我赶出来了。就在我十分危难、走投无路之际,马场垣村时任书记马英华给我批了一份庄廓,就让我在这里彻底扎根,住下来了。虽然,当时我是四类分子,是专政对象,但在私下里还是有许多村民在帮助我,给我以阿訇应有的尊严,孔家老汉跟我们是一样的四类分子,可以说对我关怀一生。在此过程中,我自己也很努力:先后四年分别利用农闲时间用缸换青稞以及通过其他生意弥补了生活困难,并且逐渐自立。
 

    问:什么时候又再次离开青海到三亚继续开学?
 

    答:那是改革开放后,是三亚穆斯林主动寻我的,他们把我请去之后,1981年4月10号我在海南岛崖县羊栏回辉古寺到任,我还有那一天的合影照片。在海南岛开学几年之后,大概是1988年吧,我就离开海南岛到厦门任教。这个赛拜布是韩生贵主席、原省工会的马世清主席、青海省伊协马海林等多人行的。具体的情况是:时任厦门宗教局刘学士通过韩生贵主席从青海招聘阿訇,韩主席就让马世清主席和马海林秘书长具体协助和落实具体事宜。就这样,我在厦门开学7年。


 


 

 

张华堂阿訇与三亚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等人在天涯海角合影。西宁的表情翻拍

 

    问: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七年里的主要工作。当然,阿訇的工作不外乎引导信教群众履行宗教工作,为他们阐释教义,解答疑问,这之中一定有比较感人的故事吧?
 

    答:哈哈!要说感人还真说不上。让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有两点:一是解决了当地穆斯林吃不上放心清真牛羊肉的问题;二是培育和帮助了清真饭馆市场,让清真饮食在这里站住了脚。我刚去厦门时,当地没有清真肉食品,许多人虽然不卖猪肉,但卖的几乎都是死肉,我当时不畏艰险、不厌其烦,在省政府门口就堵车找石兆斌协调办理牛场、开设清真肉摊的事。好在当时通过开会发言,石兆斌还对我印象比较深刻,就积极支持,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在此过程中,当地一些人没有清真概念,有一天一个人就把猪肉放到了牛羊肉摊点上,我一气之下,就把猪肉推到了地下。谁知,这个人恼羞成怒,纠集一帮人在大街上追打我,差点撵上。就在这时,不知是谁无意地说了一句:这个人有气功哩!这才使这帮人停止了追打。知感主,牛羊肉的清真目标实现之后,厦门的清真饭馆也逐渐多起来了,我离开厦门时已经有42家了。同时,还积极争取,在永德镇修了个小寺,并从宁夏请了个阿訇。虽然厦门曾经让我当了伊协副主席,还被评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个人,但总体上说,还是没有大的推进,没搞进去!这里面有原因,主要是福建伊协有人在搞破坏,他没有教门感情。我走之后,他们从北京请了个阿訇,人家月工资要1200元,而我当时只拿200元。

 



 

张华堂阿訇与三亚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等人在穆斯林公墓。西宁的表情翻拍

 

    问:告别厦门之后,就回到了家里?
 

    答:就是。人老了,穷了,就得学会退出。有了权了,说话就值钱;穷了、困难了,就尽量不要往热闹处凑。这是常识,也是能够守护得住个人尊严的一点人生之道。但是,海南岛的穆斯林还每每惦记着我,这几年,每年都给我买飞机票,让我故地重游,这是一份不轻的人情和礼仪。古人是七十不留客,八十不留饭,而我九十了,他们还都敢请我。每去海南,我和他们一起做礼拜、一起上坟、一起聊天,一起交流实践教门的心得和感受,还觉得很亲切。
 

    问:对于海南岛,甚至对于中国穆斯林的教门您有着怎样的看法?
 

    答: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腐败!主要表现在:有远见能担当的阿訇越来越少了,将宗教作为敛财和生存之道的阿訇越来越多了。更为可怕的是,我们对此现象的无限度的包容,甚至淡漠和视而不见,这,将会贻害无穷。细说吧,在内地,对阿訇的尔林几乎没有要求了,许多开学的人,刚学会阿拉伯语字母,背了几十个苏勒,没有教门根基,只借助于浅显的汉语读本就敢站在讲坛上引导信教群众。在西北,阿拉伯语水平和经学水平很高的阿訇倒是有不少,但他们中的一些人无心办教门,动不动就给满拉放学,一年之中连200天的学习时间都保证不了。还有一些阿訇,动不动借着宗教权威,打击异己,乐于内耗,甚至分化、矮化自己的同胞,失去了胸怀,这哪里是办教门的姿态?目前,有些阿訇的胡出“乎坤”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好在大众的的眼睛是雪亮的,普通民众的信仰知识足以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着足够的清醒。
 


 

享受天伦之乐的尕享堂张华堂阿訇。西宁的表情摄

 

    问: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也就是说,在金钱面前许多人都经不起诱惑的时代。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作为一个阿訇应该有着怎样的修养?
 

    答:最大的问题是要有良好的举意,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抓好自身知识和道德修养建设。在有此举意的前提下,还是抓紧培养接班人。我们的接班人,不仅要善于讲经,而且还要善于讲原则。在重大的考验面前,在关键的时刻,要懂得边界,懂得以自己的行动维护和体现伊斯兰教的高贵和尊严,我们再也输不起。至于在无关原则和边界的小事上,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学会担待,学会忍耐,学会引导,学会机变,学会倾听,学会与清真寺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一句话,阿訇不能自己把自己的位降低了。

 


 

 

 尕享堂张华堂阿訇。西宁的表情摄

 

     后记: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张华堂阿訇无限幽默,他不止一次地用“老学德行,少学精明”、“瞎驴驮砂罐,滑倒连根烂”等民间谚语丰富自己的观点,还用“穷人不长穷,富人不长富”等人生经验,激励别人,与我们交流他的人生经验,其心底显得无比坦荡豁达。就是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最低生活保障金,却令他无比知足。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九十高龄,他还在自己的院子里收藏了不少河湟石,养殖了许多白兔,还栽植了不少果树,在树丛间隙里栽植的羊角葱已经冒出了葱绿的尖角。在送我们快要走出院子之前,他不无自豪地邀请我们:等到了夏天,我的院子就是花园、果园、菜园,请你们过来坐坐。我们笑着应承。金阿訇说,不牵不挂,不卑不亢,不贪不吝,知感常乐,或许这一切就是老人家年逾九十依旧健康长寿的秘诀吧(此稿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金镖教长的诸多帮助,初稿完成之后,他又动笔融色,帮助笔者改正了诸多不足,特此致谢。如文中事实有出入或不确当,请各位读者予以纠正)。(作者:马有福)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天涯 不老情 张华堂

上一篇:马燕日记——一个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
下一篇:长城网记者和网友慰问91岁回族老军人深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