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家里几口人,生活上没有什么困难吧?
答:家里只有两口,我和老伴。大儿子噶西姆是前老婆生的,也已六十多岁了,跟我隔房另住,他自己挣钱不多,经济上帮不了我。孙子现在在开车,每每前来看望我,对我很关心。小儿子,是跟目前这个老婆生的,21岁那一年在厦门因煤气中毒而无常了。目前,生活不困难,每个月国家给125元老年生活补贴,每年还享受低保,一年也有个两千块钱的收入,另外,每季度国家还给300元。吃饭、穿衣都没有问题,你看,这大衣以及内衣都是狐狸皮的,衣服多着呢,什么都有哩,就是人老了,哈哈!
91高龄的尕享堂张华堂阿訇。西宁的表情摄
问: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在东关念经时代的生活?
答:那时,一说尕享堂,青海念经的阿訇几乎都知道我,因为,我在大寺里七年,主要是在尕阿訇手里念的。我们的同学还记得的有:王尕有,马兆瑞、鲜生祥等,其中,我与亡人胖子阿訇(即原东关大寺教长马相臣)在一个屋子里住了五年。
问:海南三亚人都说您念得好,尓林好,那么,您老人家的经学水平一定不错?
答:不好!刚刚二十岁时就撂了经了,一生都是在做普及工作,填补空白。
尕享堂张华堂阿訇不同时代使用过的汤瓶。西宁的表情摄
问:除了阿拉伯语,还会波斯、乌尔都语吗?讲过安萨里的《圣学复苏》吗?
答:只会阿拉伯语,在大寺里也只讲过一些基础的经,没有讲过《圣学复苏》。
问:在海南时,您讲话他们听得懂吗?他们讲话您听的懂吗?
答:一开始,我讲瓦尔兹时有能听得懂我说话的人做翻译,后来,渐渐地就差不多了。关于语言,我的观点是,你有了权了,你的语言就值得学,一下子就会被推广;你失了权了,再好的语言都不会被人看重。对于三亚的话,我现在不仅能够听得懂,还能说一些。环境好了,哪儿都是能适应的;环境糟糕了,仅仅听得懂语言,也无济于事。环境很重要,环境能改变人。
张华堂阿訇在厦门与穆斯林合影。西宁的表情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