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
撒拉族的葬礼,是遵照伊斯兰教规定进行,习惯速葬,一律土葬,不用棺椁。当病人危殆时,禁止各种噪声、除至亲骨肉外,他人不得入病房,惟有深明教义者亲侍病人自旁,时时加以提醒,使病人专心向主,赞颂真主,勤念"开里买"(清真言),以免俗虑滋扰其心,还要请阿訇念"讨白",祈求安拉恕罪。病人"口唤"(亡故)后,由家人瞑其目,合其颏,理其发须、顺其手足、然后把遗体安放在公用尸盒上,面朝"克尔白"(沙特麦加禁寺)而仰卧,家人围尸哭泣。同时,派人告知远近亲友及本村清真寺阿訇,亲友等至丧家后,向丧主吊唁,进行悲切的"哭丧",撒拉语叫"牙斯牙格拉"。其内容都是怀念亡人,讲亡人在世时如何勤劳持家,如何待人接物,又如何为人效劳而又赢得大家的尊敬等等。子孙晚辈们尽悼念先辈养育之恩,同辈们多倾吐对亡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边哭边说、使送葬的人无不感动的潜然泪下。给亡者净身、撒拉语"苏土特"(抓水),用白布裹其身、谓之"穿开凡"。穿毕,由丧家男亲抬到清真寺或墓地转"非提日"站"知那改",替亡人祈祷。将"埋体"经轻放进坟内偏洞中,用土坯砌好偏洞口,再用土填平其墓,墓穴上砌以若干石块,作为识别的标志。
同时,阿訇开始念《古兰经》有关章节,其间,祝丧家之条件、施散钱、茶叶、食盐、大柴等实施,参加送葬的人,无论老少都要散到。葬后第三天,丧家要宰羊煮"麦仁饭",撒拉语叫"高吉尕依纳特",请亲友和本村老幼共餐,并给他们分送油饼、肉份子。来客则送亡人家若干茯茶、现金等表示慰问、称"宽心"。"麦仁饭"的煮法是:先将小麦用杵臼捣碎,去其麸皮,然后用切碎的牛羊杂碎及少许豌豆或蚕豆放入锅中共煮,煮熟后,撒以面粉少许,调以食盐,花椒等佐料,其味醇浓可口。"麦仁饭"一般在响礼后吃,吃前派几个儿童到村头某一高地或站在房顶或上清真寺唤礼塔去高声呼唤"来吃麦仁饭啊!"闻声处,全村老少都拿着碗筷陆续到丧家,吃毕,还可盛满餐具带回家中,让不能来的人吃,末了,还要派人专门给附近至亲好友送一些。此俗现在仍很盛行。亡人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被褥,必须送给舅舅家一份,其余施舍给贫困者,也有送给阿訇的,不能留在家里。亡人"口唤"后的"头七"、"二七"、"三七"、"四十天"和百天、家人均请阿訇上坟,念"海庭"。撒拉人不但重视老人和成年人的葬仪,而且对小孩或初生婴儿的葬仪也很重视。
宗教信仰
撒拉族的宗教意识比较强,他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一整套宗教制度,实行念、礼、斋、课、朝五项功修。重视修建清真寺,一走进撒拉族地区,一眼便可望高耸的"米那罗"( 唤礼楼)和典雅古朴、雄伟庄严的礼拜殿,这是他们奉行礼拜祈祷的地方,也是培养宗教接班人的地方,过去,每"工"( 相当于乡一级的行政单位)都有一个"海依寺"(宗寺)、 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下辖若干"稍木寺"(支寺)。海依寺聘请大学阿訇1人,下有二学阿訇1至2人,"木札威"1人,满拉若干人。一般支寺只有二学阿訇,由海依寺的大学阿訇兼管,有些支寺因距海依寺较远,宗教活动不便,便由几个村子合聘一个大学阿訇。每逢主麻日和尔的节及库尔班节,海依寺周围村庄的教民都要到海依寺,共同参加宗教活动。教长(或阿訇)掌管全寺教务,平素给满拉讲授经典,如逢聚礼和节日、要对所属各寺全体教民讲经;阿訇可以招收满拉,学习经文,可以吃"学粮",可以到教民家吃"供饭",可以收"海底叶"和"讨白钱"。大寺的阿訇还可以带满拉轮流到各村的清真寺去住,由该村负责供养。
民族节日
撒拉族的主要节日有三个,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撒拉人称开斋节为"肉孜艾依提",人们在伊斯兰教历九月份,斋戒一月后,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即行开斋过节。节前,打扫庭院,准备吃点。节日早晨、洗礼盛装、成年男子到坟地诵经祈祷,回来,同众人结队赴"卡尔"( 较高的宽旷地)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会礼前, 家庭成员要拿出相当一人一天的生活费向贫困者施舍"非提尔"(开斋捐)。会礼结束后,人们互道"赛俩目"表示节日祝贺,还要拿着油香、馓子,走亲访友,人来人往,到处呈现欢乐的节日气氛。平时结怨的一些人,在此至贵的节日感召下,也言归于好了。有条件的人家,还要宴请阿訇和亲友,共同欢渡节日。古尔邦节,意为"宰牲节"或"牺牲节"、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举行。相比之下,撒拉人尤其重视古尔邦节。届时,须沐浴盛装,举着绿色长杆旗,在阿訇带领下,结队赴向"海卡尔"举行会礼,听阿訇讲经。礼毕散场,即赴坟地诵经祈祷。回家后,各自宰牛、羊。早年,还有宰骆驼的。家境一般的,几家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将肉分成三份,一份施舍,一份自食,一份馈赠亲友。各家还要炸油香和馓子,要做"碗菜",请阿訇和本村老人共餐,节日三天,热闹非凡。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是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相传也是穆圣的逝世日。事先各教筹集钱宰牛、煮麦仁饭、炸油香,届时,举行会礼,由阿訇讲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一般是老教群众过。此外,在斋月的第十二天,妇女还要过"发图买节",纪念穆圣的女儿。届时,要煮麦仁饭、炸馓子,以示纪念,而非主持者,只供馍馍。
民族禁忌
撒拉族的民间禁忌大都是从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来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⑴禁食猪肉和自死的动物肉,禁食驴、马、骡、猫等动物肉,禁饮动物的血。不食有病之物和不带"大净"之人宰杀之物;⑵禁忌喝酒、禁止吸烟;⑶严禁无大、小净者手摸《古兰经》或其它经卷,禁止进入清真寺大殿,严禁在清真寺里唱歌,放映电影,禁止砍伐"外格夫"树,禁止占有"外格夫"地及一切公共财产;⑷禁止求神问卜,相面算命,严禁赌咒和相信咒语咒术,不崇拜偶像。有了丧事、忌讳号啕大哭,忌穿孝服,忌送花圈、挽幛之类的东西;⑸禁止亡夫之妇在守节期内(130)梳妆打扮或许嫁别人; ⑹禁止与三代以内的亲属子女结婚、严禁遗弃子女、虐待妻子,禁止与月经期的妻子离婚;⑺严禁在村子里或家中或男女众人场合唱"花儿"、"玉尔"等情歌;⑻穆斯林去世不能说"吾力"(死),而说"吾常吾力"或"口唤吾力";宰牛宰羊,不能说"吾力得尔"(杀),而说"加热"或"则卜海艾提";穆斯林的遗体,不能说"吾力干克西"(死人),而说"埋依体"或"思尼黑";"唱歌"不能说"玉尔拉",而说"唱那"或"奥哈"等等。不懂撒拉语或汉语"经堂语"的人,尤要注意用词,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上一篇:雅安地震祈祷词--雅安不哭
下一篇:四川震灾的祈祷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