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元代色目人研究综述
分享到:
2013-03-24 01:16:22 【来源:】 点击:

     作者提供,原刊于《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5期
 

     中国史研究网络资源导航  马娟
 

      随着蒙古西征,大批西域人东来入华。元朝把这些人称为色目人。关于色目人的种类,历来说法不一。常见于元人记载的色日人主要有以下几种:回回、唐兀、乃蛮、汪古、畏兀儿、康里、钦察、阿速、哈剌鲁、吐蕃、阿儿浑等。终元一代,色目人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科技文化领域,都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历来为史家所关注。自1989年以来,国内关于元代色目人的研究论文逾百篇,专著三部。笔者试就这一专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综合述评。由于学力和条件所限,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学界方家批评指正。
 

     一、色目人总论
 

     这部分概述元代色目人研究成果,其后分别以回回、畏兀儿、唐兀、吐蕃及其他色目民族述之。
 

     这一阶段有关元代民族的专著为罗贤佑《元代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该书是一部囊括元代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各地区民族在内的著作。其中第三章、第五章分别是关于西北民族与西南的吐蕃民族。这些民族在元代均列于色目人中。在第三章中,作者论述了色目人的意义与地位,另就当时主要的色目民族——回回、畏兀儿、唐兀进行了论述;第五章则详细论述了吐蕃的内部状况、宗教派别、风俗习惯及其在文化上的成就,阅后使读者对元代色目人状况有一整体印象。
 

     由白寿彝先生总主编、陈得芝师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古时代•元时期(上)》第八卷《乙编•综述•第三章•民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对元代回回、藏族、畏兀儿族进行了概述性研究。
 

     专著之外,涉及元代色目人的论文主要集中于考证、商业、分布、科技、军士和科举方面。周良霄在《札记二篇》(《元史论丛》,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一文中,考证了“色目”一词的来源,指出至迟从唐初以来,这一名称就见于官私文献,意为各色名目。至元代已普遍使用,主要指入华的中亚胡人。
 

     色目商人的活动是元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泉州又是元代色目商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修晓波《元代色目商人对泉州港的经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2期)以元代色目商人聚居的主要区域——泉州为例,以元代色目商人为考察对象,论述了色目商人对泉州港的经营,侧面反映了色目商人在泉州发展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同氏《大蒙古国及元初政坛上的西域商人》(《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则通过对大蒙古国及元初政坛上的西域商人的考察,认为西域商人从政是元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对其作用进行了辨证分析。
 

  元代江南地区的居住人口呈现出复杂的历史格局。潘清就此问题撰文《元代江南蒙古、色目侨寓人户的基本类型》(《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认为随官附籍、随军驻守、商人逐利及迁徙、传播宗教等是来自蒙古高原及西域、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蒙古、色目人口入居江南的主要原因,并就其历史影响进行了评述。而丛佩远则在《元代辽阳行省境内的契丹、高丽、色目与蒙古》(《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一文中,对元代色目人入居东北作了勾勒,通过论证,认为辽阳行省境内的色目人之民族成份主要有回回、畏兀儿、钦察、康里、阿速、斡罗思、唐兀、乃蛮、吉儿吉思、兀速和憨哈纳思等。另外还有修晓波《元代色目商人的分布》(《元史论丛》,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元代的色目人多数是当今少数民族的先民,他们曾和汉族人民一起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冯立升《元代色目人对科学技术的贡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就是从天文、数学、地理、医药及农业与工程技术等方面对元代色目人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进行了论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
 

       关于元代色目人科举入仕的文章有桂栖鹏、尚衍斌《元代色目人进士考》(《新疆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该文运用大量史料,从籍贯、字号、家庭、登科年份、历官等方面考证了元代中进士的色目人,凡六十一人。这有助于对元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元代科举制度的进一步研究。其他论文有陈国光《论牙洼赤与马思勿惧——蒙古统治时期的两位西域穆斯林政治家》(《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同氏《蒙元统治者与西域穆斯林》(《甘肃民族研究》,1996年第2—3期)、马娟《蒙元时期的穆斯林签军》(《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  )、郝浚《西域少数民族在元曲发展中的贡献》(《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等。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近十年 国内 学者

上一篇: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
下一篇:新时期西道堂的经典文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