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品评的经验】
执行作战任务的美军直升机编队
选择最佳的行动时机
1989年开始的干旱和多年的战乱使索马里这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国家濒临崩溃,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国在此时实施维和行动,正好满足了索马里人民渴望和平、渴望安定生活的迫切需要。因此,在维和行动实施之初,美军受得了索马里人民的夹道欢迎。与索马里混乱的局势相比,联合国前期不到600人的维和力量根本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提出参与索马里维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
美国人十分精通政治帐、军事帐和经济帐。从其历次对外作战可知,美国从来都不单打独斗,总会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力量,以求得政治上主动、军事上规避风险、经济上有人埋单。
此次作战,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帜,进行广泛的国际鼓动,阐述美军出兵索马里的“正义”性,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并最终得到了联合国授权的“合法”外衣;拉上英、法、意和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大有不解决问题不善罢甘休之势。
随后不久,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占领了基斯马龙、拜多阿等重要城市,稳定了混乱的索马里局势,既展现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又进一步团结巩固了先前的支持力量,得到索马里民众的认同。一时间,美军成了索马里人眼中的“救星”。特别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强大压力下,不仅斗争焦点区域--摩加迪沙及邻近地区安全形势迅速好转,而且迅速促成了《亚的斯亚贝巴协议》的达成,为索马里的和平恢复及重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基本依据。
恰当运用各种战法,合理进行力量编组
美军充分利用了作战的突然性,于1992年12月9日突然从海岸登陆摩加迪沙,海军陆战队士兵乘越野车和装甲输送车直扑港口和机场,展开先期作战行动。随后,18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海空力量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港口和机场,建立了基本的支撑点。作战过程中,虽然美军多次丢盔弃甲,损兵折将,但创造了奇特的“空降-陆送”战法,加速了部队的作战行动,使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C3I指挥控制系统,能够几乎实时地掌握“黑鹰”直升机坠毁、部队被围困等战场情况,为及时处置和展开行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美军历来重视发挥武器的优势,此次作战也不例外。以1993年10月3日抓捕艾迪德行动为例,美军对投入的十几架飞机进行了科学编组。6架MH-6小鸟直升机中,2架负责先期攻击、2架负责后方安全、2架负责运送先头突击部队和第3组三角洲队员;6架“黑鹰”直升机中,2架负责运送三角洲队员和指挥人员、2架负责运送陆军别动队员、1架运送战斗搜索与救援人员、1架作为指挥机;另有3架高空侦察机进行高空监视与侦察任务。从力量配置上看,基本上形成分工明确、梯次配备、力量恰当的编组,再借助于先进的C3I指挥控制系统,将各种力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作战能力。
上一篇:热带风暴劲袭索马里 逾百人丧生数百人失踪
下一篇: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会见中共友好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