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伊斯兰文化密码开启中阿贸易之门
分享到:
2013-09-22 20:36:09 【来源:】 点击:

 

  过去30年,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主的长三江地区和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环渤海区域,分别打开了中国向南、向东、向北的开放之门。面对辽阔的西亚、中东,谁来擎起中国向西开放的大旗?

 

  拥有深厚伊斯兰文化底蕴的宁夏,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响亮回答——发挥自身与西亚、中东穆斯林国家习俗相近、文化相通的优势,打造中国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

 

  2012年9月,第三届中阿论坛开幕式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宣布,国务院批复在宁夏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这标志着内陆开放成为继沿海、沿边开放之后,另一个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中国已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宁夏迈出了向西开放的坚实步伐。

 

  向西,向西,向西!

 

  对宁夏而言,“向西开放”的梦想由来已久。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代宁夏与中东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交往频繁。

 

  改革开放后,早在1985年,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黑伯理就率领中国穆斯林友好访问团,先后访问了巴基斯坦、埃及、科威特、北也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6个国家,中阿友谊之门由此洞开。

 

  1988年,时任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杨纪珂通过对宁夏的数度考察,率先提出在银川建设我国第一个内陆经济特区、对世界伊斯兰国家开放的设想。1992年,余振贵等学者出版了《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与向西开放》一书,构建了宁夏向西开放的理论体系。

 

  由于种种原因,世纪之交,宁夏的“向西开放”步伐一度放缓,然而梦想之火从不曾熄灭。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宁夏要“主动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

 

  不沿边、不靠海的宁夏,如何才能不辱使命?

 

  “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认为穆斯林文化是宁夏最大的资源优势,也是宁夏进行改革开放的最好突破口。”参与《宁夏内陆型经济开放试验区规划》初稿起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农村处处长马文兴说。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宁夏代表团提交了一份名为《将宁夏沿黄经济区设立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特区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11项重点督办建议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银川内陆开放型经济特区设立方案”,由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赴宁夏调研,并向国务院提交报告。

 

  2011年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牵头组织了由外交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海关总署、银监会、民航局以及全国人大民委、全国人大办公厅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赴宁夏进行专题调研。

 

  经过几天紧张的实地考察,调研组一致认为,在宁夏就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进行先行先试,是国家所需,宁夏所能,应予以支持。同时建议将名称更改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012年9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原则同意《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同日,国务院131号文批复同意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

 

  拥有6.6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宁夏,成为了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对外开放试验区,也是全国首个以整省域为单位的试验区。

 

  从中阿经贸论坛到中阿博览会

 

  2010年9月,有“塞上江南”美誉的银川迎来了来自6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24个中央部委,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32家国内外企业的四海宾朋。2010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在此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最高级别的经贸盛会,80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宁夏必须在更广的范围、更宽的领域里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合作与竞争,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及伊斯兰世界在投资、贸易、劳务、工程承包等领域相互需求。”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对中阿经贸关系充满信心和期待。

 

   从2010至2012年,中阿经贸论坛举办了三届,共有18位总统级的领导人、195位部长级的官员、95位大使和5000多家企业参加了会议,3万多家参展商参展。共签约项目478个,其中合同项目2500亿。

 

    “三届论坛的举办建立了公共外交的大平台,促进了我们与中阿各界的大合作,形成了要素集聚的大磁场,也推动了宁夏形象的大提升。”2012年12月7日,在北京召开“宁夏内陆型开放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的王正伟介绍。

 

    正是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自2013年起,“中阿经贸论坛”更名为“中阿博览会”,全面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尤其是中阿能源、金融、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农业、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全面搭建中阿商品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投资、技术合作、文教旅游等五大平台。

 

    6月25日,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览山脚下、阅海湖畔的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规划中的中阿之轴文化景观已初见雏形:白色的阿拉伯风格的拱门、长廊,伊斯兰文化中最为显著的标志——新月,都昭示着这里将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于2011年启动的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按照“一年成名、五年成型、十年成城”的发展规划,将为打造“中国迪拜”奠基。园区由CBD核心区、中阿博览会永久会址区和鸿曦悦海湾城市花园区组成三大功能区,预计可聚集总部企业200家、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承载10万人工作生活,预计年税收可达到30亿元以上。

 

    据介绍,截止到今年6月底,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三园一轴”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5%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目前,商务区引入企业投资项目24个,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79亿元,包括企业总部、五星酒店、商业综合体和公共文化项目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银川乃至整个宁夏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所需,宁夏所能

 

    对中国来说,全世界57个穆斯林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2万亿美元的巨大消费市场,无疑充满了吸引力和诱惑力。然而,为什么是面积小、人口少的宁夏来挑起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大梁?

 

    在总结宁夏向西开放优势时,王正伟曾用“三个优势”来表述:

 

    一是宁夏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35%,占全国回族人口的20%,回族跟阿拉伯国家血脉相亲、宗教信仰相同、习俗相近,在生活习惯和经贸方面便于沟通、便于交流,形成了宁夏的人文优势。

 

    二是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回汉各民族团结一心,社会稳定,成为全国自治区当中的模范和典范,是宁夏的政治优势。

 

    三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有拥有650多家清真产业,形成工业产值900多亿元。目前,正在打造的国家级的清真产业园,已经基本建立清真产业优势,是国家清真产业最集中、潜力最大的地方。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宁夏能够从西北内陆诸多省区中脱颖而出的政治优势;而向西开放的大门敞开后,以穆斯林文化为纽带建立的对外贸易关系,又必将极大地提振宁夏各族人民的勇气和信心。

 

    在宁夏各地采访,无论是宁南山区的田间地头,还是宁北川区的工厂车间,说起“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各族群众无不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他们都把试验区建设当作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并试图从中发掘商机。

 

    位于吴忠市立德工业园区的宁夏德富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计划近两年内完成年产20万吨的清真粮油食品项目,除现有的面粉、大米生产线外,新建年产1万吨的休闲清真小食品生产线3条,年产2万吨挂面生产线和年产2万吨方便面生产线各1条。

 

    “以后宁夏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多了,到宁夏来的外国客人想带一点纪念品回去,总不能带面粉和大米吧。因此,我们加大了清真小食品、方便面等便携食品的生产力度。”公司副总经理王继军介绍。

 

    6月24日下午6点,灵武市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里,灯光明亮、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工厂新接了很多订单,工人不得不加班赶活儿。

 

    中银绒业公司是宁夏一家以出口为主的羊绒及其制品生产公司。2012年,该公司羊绒纱和羊绒制品出口累计金额居全国第一位,创汇超过1.6亿美元。今年的形势比去年还要好,仅前5个月出口创汇已超过1.3亿多美元。

 

    “宁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保税区等相关政策落实,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出口创汇的积极性,而宁夏国际知名度的提高,也为我们开拓海外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银绒业副总经理王金林说。

 

    今年,宁夏社科院回族伊斯兰研究所研究员刘伟也很忙碌。宁夏社会科学院承担了一个课题,要撰写一套介绍阿拉伯国家概况的系列丛书,他负责撰写阿联酋。“现在,‘向东看’的理念在阿拉伯世界也很流行,我的很多阿拉伯国家朋友都想来参加今年的中阿博览会,以增进中阿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这是促进彼此合作的前提。”刘伟说。

 

    9月15日至19日,首届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经过几代人的酝酿与筹备,如今,从宁夏开往阿拉伯国家的“中阿贸易之船”已经万事俱备,蓄势待发。勤劳、智慧的宁夏各族人民将用手中的伊斯兰文化密码,开启通往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的贸易之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回族形象,同时也展现中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政策,展示中国多元一体、包容开放的民族文化。(中国民族报)

 

责任编辑:伊人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 文化 密码

上一篇:机场立足民航安全 服务穆斯林女士
下一篇:朝觐季节沙特两圣地天气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