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民之所想、急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
分享到:
2013-05-17 01:07:39 【来源:】 点击:

思民之所想、急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
 

——湖北口回族乡打造阳光政府
 

      穆斯林在线网讯 (通讯员 杨 伟 马荣华)在湖北省的地图上,西北方向有那么一小“坨坨”像犄角一样插入陕南腹地,这就是湖北省的西北大门——湖北口回族乡。
 

     昔日的湖北口回族乡曾流传着这样的几句顺口溜:“山高气候寒,吃水行路难,住得茅草屋,打工没盘缠”。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乡党委书记王德忠同志、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杨洪来同志的带领下,该乡以“思民之所想、急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为出发点,兢兢业业开展工作,扎扎实实为百姓服务,全力打造阳光政府。
 

     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办理了一批人民满意的实事。
 

     该乡党委、政府在每年的春节前夕就提前谋划、制定全乡第二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为出发点,为回汉群众办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在湖北口回族乡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浓墨重彩的笔迹。
 

     集镇建设大手笔。湖北口回族乡集镇受空间和地理条件限制,街道交通拥挤、市场交易秩序混乱、摊点无序摆放等问题长期存在,制约着集镇发展。为改变现状,该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经过集体商讨,决定拓展集镇发展空间,新建边贸市场满足发展需要。2009年克服重重困难征地100余亩;2010年在规划街道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高标准安置了搬迁扶贫76户;2011年新建了一条长700米、宽14米,投资680万元的楚关大道。在宽阔的大道旁划分了蔬菜、水果、牛羊肉等6个贸易区,将原集镇贸易统一转移此区,彻底解决了集镇交通拥挤、市场混乱的现状。现如今集镇贸易繁荣,市场管理规范,街道宽敞整洁已成为了边关的亮点,鄂陕两地群众好评如潮。
 

     村庄建设亮点多。在湖北口境内,放眼省道“上湖路”沿线、集镇楚关大道两旁、“东红路”沿线、湖北关等民族村,矗立着一幢幢崭新的徽派民居或民族特色浓厚的阿拉伯风格新建筑,这些都是近两年来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展示。面对湖北口回族乡群众居住在交通不便、原地难脱贫的大山高山的现状,该乡党委、政府不等不靠,积极行动,经常到省、市、县奔走呼吁,争取政策扶持。邀请县规划设计院对全乡的17个村和集镇进行了科学规划,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各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选址、矛盾纠纷的化解,全乡干群抓住机遇,大干快上。两年时间里,实施了370多户搬迁扶贫、100户居居改造、150多户灾后重建,建设了庙川、龙王滩、东川、虎坪、湖北关等14个新农村,展示了边关民族乡镇的新形象。陕西省镇安县茅坪回族镇原党委书记王宁来湖北口回族乡交流,看到乡镇面貌后,大为感叹,并表示要组织全乡干部到该乡来参观学习。
阵地建设档次高。几年前,该乡17个村级阵地,办公设施破旧,办公条件落后,服务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2010年该乡在全县率先搞起了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或装修工程,当年就完成了15个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使村级阵地面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走在了全县前列。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了“四能”(能办公、能吃饭、能喝水、能住宿),与上级提出的“五基本”、“七体系”要求不谋而合,基层组织建设硬件水平和超前的服务思路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该乡党建考核连续两年获全县先进。
庵坪、西川、东川村民给乡党委、政府送来锦旗

 

     二、党员干部管理规范,引领了一支人民满意的队伍。
 

     对于如何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队伍,湖北口回族乡政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坚持民主决策,点滴小事为民。该乡党委、政府坚持班子会之外无决策,所有决定一律党政班子集中定论,从不搞一言堂。楚关大道、龙王滩河堤、综治维稳中心等重点工程是否该建、怎么定价、如何招标等全部实行集体决定。乡党委书记王德忠同志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做事要对全乡群众负责,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他对全乡干部说“老百姓反映问题我们绝不能回避推托,反映一件我们就要解决好一件”。该乡党政班子成员在全县率先对群众公开手机号码,接受群众反映问题和监督,从点滴小事帮助群众,全心全意为百姓排忧解难。
 

     推行“一站式”服务,工作方式便民。湖北口回族乡山大人稀,群众到政府或单位办事很不方便。为次,该乡多方筹措资金于2010年建起便民服务大厅,从公安、司法、综治、民政、林业、社保、劳动等部门各抽一个人集中大厅办公,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了服务质量。并规定,能当场办理的必须迅速办理,需要限时办理的要开具时间表,不能办理的须向群众解释清楚理由。
 

     开展民主评议,强化监督利民。为了激发全乡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优化便民服务质量,更好的形成合力推动全乡发展,从2010年开始,乡党委、政府每年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老干部代表对政府各内设机构、乡直单位、各村民主评议两次。以文件的形式将评议结果下发到单位和村,以书信的形式上报给各单位的县主管部门,评议结果张榜公布全乡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对民主评议处于后三位的单位和个人,乡党委、政府进行诫勉谈话,提出整改意见。如今,通过科学运用民主评议,乡直各单位的工作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局面,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2012年末全乡各界代表106人参加的民主评议,政府机关获得满意票105票,基本满意票1票,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是信任和满意的。
 


帮百姓解决矛盾纠纷后,村民对乡党委书记王德忠表达谢意
 

     三、工作方法寻求创新,探索了一套富有成效的措施
 

     计生工作上台阶。计划生育工作是乡镇工作中的重头戏,如何让这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上台阶、出成绩,湖北口回族乡改变了计生工作由计生办独立解决的工作机制,实行部门联动。年初分别与集镇、教育、司法、派出所、法庭、综治等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各自领域内不能解决的交计生办,由计生办整合力量解决,实现了“千斤重担万人挑”的大好局面,彻底改变了计生工作力量薄、出成效难的格局。2011年该乡计生工作年终全县排名第一,2012年全县第二,乡党委书记王德忠同志在全县计生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现在,该乡计生工作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在全县推广。
 

     综治工作出成效。社会稳定历来被认为是最难抓的工作,湖北口回族乡扎实开展“有困难找干部”活动,破解综治难题。为改善综治办公条件,2010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新建了综治维稳中心,办公条件大大改善。创造性的提出打造“无矛盾上交村”,对全年无矛盾上交的村干部,年终各奖励1000元,要求矛盾不出村,解决在基层。2010年实行这种政策时,全年只有3个村实现了无矛盾上交,到2012年扩大到10个村,连续3年被评为全县综合治理优胜责任区,2011年获“全市平安乡镇”称号。
 

     土地管理措施硬。建房不办手续、土地管理市场混乱、违规建房泛滥等是湖北口回族乡的长期痛病。为了纠正这种不良作法,2011年全乡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土地清理活动。全面宣传,清理整顿,严格手续。此举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保护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乡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土地市场管理的文件,将国土管理权下放到村,国土所负责督办、审批手续、化解疑难重点矛盾,使全乡土地市场得以规范。2012年,在全县国土工作会议上,湖北口回族乡向全县交流经验。
 

     观摩交流促发展。为促使各村争创一流业绩,湖北口回族乡每年组织专班开展各村年度亮点工作现场观摩。通过观摩交流,让各村在对比中寻找自己工作中的差距,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2012年的年度亮点工作观摩过程中,不少村书记实地看过兄弟村后,感慨万千,纷纷表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的差距太大了”。这种好的做法在全乡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各村你追我赶的工作势头强劲,老百姓都说这招真管用,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2012年全县经济工作会上,湖北口回族乡取得经济工作考核全县第二名、人口与计划生育、综治、教育等25项工作获得县委、县政府表彰,还被十堰市委授予“全市先进乡镇”,取得的名次史无前例。如今走进湖北口回族乡,民居有特色、小区有特点,交通便捷、通讯畅达、产业强大、社会安定,群众又用“湖北口变化大,乡村建设绽新花,产业发展经济壮,男女老少乐哈哈”的顺口溜诠释着快速发展中的湖北口回族乡。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思民 所想 解民之

上一篇:湖北口回族乡召开夏初农村农业工作督办
下一篇:湖北口回族乡召开“五四”青年干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