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隆隆。在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位于循化的生产车间里,35岁的马新梅裁剪着穆斯林白帽,准备送往缝纫组。
马新梅来自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托坝村,头戴黑色盖头,手上包着艳红的海娜(一种植物染料),她与车间内300多名穆斯林女工的面纱成了伊佳生产车间里一道风景。
马新梅告诉记者,在她的家乡,很多穆斯林女孩高中毕业后不会选择继续读书。在父辈们的眼中,操持家务,照顾好老人孩子才是穆斯林妇女的“正事”。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穆斯林妇女很少出门打工挣钱,尽管那道混合着稻草的黄土坯墙之外,有个充满商机的多彩世界,当地穆斯林妇女出去打工依然是件困难的事。
“曾经我也抱怨过,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对现在的马新梅来说,做好每一顶穆斯林白帽,让自己的劳动成果走向世界是她最大的梦想。
“如今,孟加拉帽、沙特帽、女士面纱、穆斯林长袍……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就是通过我们的手,走向了海内外市场。” 马新梅自豪地说。
在伊佳的生产车间内,100多台高速运转的电脑刺绣机、各式缝纫机有序摆放成十几排。马秀梅身边堆起了各色刺绣帽子、袍子。“从刚开始从事的剪线头工作到现在的缝纫剪裁,每天我在朝着梦想一步步靠近。”
公司生产部部长马海龙介绍,在伊佳公司循化的生产车间里,目前,有380名像马新梅一样的穆斯林纺织女工,而通过“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来自循化县的160多名穆斯林妇女也能在指尖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循化县积石镇西沟村二社,28岁的韩阿翠在家里就能挣到钱,公司将缝纫好的穆斯林白帽送到韩阿翠的农户加工点后,韩阿翠只需要进行帽子的缝顶,修剪多余的线头,公司有专车收回成品。
“现在我们既能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每个月还有稳定的收入。” 韩阿翠说。
青海伊佳民族服饰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阿乙草告诉记者,如今在伊斯兰国家中,每十顶穆斯林白帽有七顶来自伊佳。
“穆斯林纺织女工有一种不服输,敢拼搏的精神,她们也从未停止追逐梦想,改变现状的脚步,愿这里成为她们梦想成真的沃土。” 韩阿乙草说。
新华网西宁 (记者 李琳海 周潼潼 张曦)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上一篇:媒体称穆沙拉夫愿意自动离境 体面地自我流放
下一篇:可爱穆斯林娃娃竟是恐怖分子!美国创意贺卡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