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11:50 芮成刚:谢谢你的提醒,你说不管差距扩大还是缩小,特别在中国应该加强健康方面的教育。
04-06 11:50 Vanessa MILER:确实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比如说如果上学身体不好肯定是不行的,我想说的是扩大了还是减少了差距?其实在学校之外的时间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上学和教育应该是分开的,因为有家庭的教育,除了学校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教育也非常重要。有文化方面的教育,而且文化的教育可能不在学校里发生,因为学校里头没有很多的工具学到社会上非常有用的技巧,最近很多学校加强价值方面的教育,传统在学校之外的教育,这一点非常好,我觉得价值教育在现在很多学校里在加强。所以我想无论是在西方或者中国教育,学校里都应该加强,也就是说要确保学校的教育和学校之外的教育应该互相配合。
04-06 11:51 丁广鋐:我认为是缩小的,我们要这样想,一个富有的家庭也是从零开始,就像佩姬的曾祖父也是从零开始的,因为有一个好的机会。一个富有的小孩得到不好的教育很容易变成穷人,我觉得是缩小的。另外我感谢科技,政府做了很多,我觉得比人家多一点的人有责任帮助比较少的人,因为科技我们在越南可以把从幼稚园到高中的教学方法、老师都放在网上,免费给任何需要使用的小朋友,虽然跟议题有一点距离,我想呼吁今天来到博鳌的人多是比别人多一点的,能够多付出一点,尽一点责任缩小差距。
04-06 11:51 马振翼:理论上这个问题,很多证据显示,包括美国劳工部显示,高中毕业的一辈子赚120万美金,有大学和没有念大学差100万美金,这个数据是缩小的。过去几年看更多人得到高等教育,但贫富差距拉大了。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定是资源累积在少数人身上,因为有资源所以更厉害,没有资源更穷。我觉得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要用人为的方式控制完全的资源,保证一些基础的、少数的、弱势的人民得到教育,否则就会变得扩大,因为社会在进步,又在竞争,其实中国社会已经是非常资本主义了,甚至被美国更资本主义,在这种情况之下可能是教育造成的差距,可能是由于不正当教育造成的。
04-06 11:51 芮成刚:您的观点和朱宁都提到赢家通吃,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富人孩子获得教育质量比穷人孩子机会更多。丁先生呼吁我们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差距多一点点,很多人认为不是多一点点,富有家庭的孩子和不富有家庭的孩子到底差距有多大?Niclas。
04-06 11:51 Niclas NVARNSTROM:我有三个孩子,我们去年刚刚从纽约回来,确实精英教育如果走极端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说我是哈佛毕业,我的孩子应该上哈佛,从小学开始接受精英教育,我的孩子上学我做了这样的选择,我的结论是要确保公立学校也有很好的标准,你即使选择一个公立学校不会影响接受教育的质量,这可以确保无论来自富人还是穷人家庭的孩子都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另外我们要看到全球化,包括科技革命对贫穷孩子带来的好处,而且现在全球化还在不断地进行,比如说第一代到海外留学的中国孩子有些是富家子弟、高官子弟,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化我相信有更多人会出国留学,欧盟也是一样,不是所有都来自富家子弟,有些是政府奖学金提供的。
04-06 11:51 林宇:正因为世界有赢家通吃的效应我认为教育给年轻人松绑,给他们创新空间和释放自我潜能的机会,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大学很少上课,我经常开玩笑说。
04-06 11:51 芮成刚:很少上课还是逃课?说清楚。
04-06 11:51 林宇:如果没有那时候逃课没有现在的我,没有网勤公司。美国有很多企业家从哈佛、斯坦福辍学出来的,因为教育给年轻人给更多人发挥的空间,这一点在中国教育我个人深受体会。当然我感谢我的母校,他们非常包容,严格按照校规我一个星期就应该被开除了。微软之后有Google,Google之后有facebook,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公司。
04-06 11:52 张靓颖:现在有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小孩子除了我们想要给他们的教育,他们会过早接触成年人的世界,因为网络很发达,我们经历年轻人的追星,其实有很多榜样不是来源于父母、老师、同学,社会整体的氛围会给他更多的教育启发,但又不一定是好的。很多时候觉得每个人,也许不相关的两个人之间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他的行为导致你某一个观点的改变。所以社会整体氛围的改变非常重要,刚才林博士讲到个性开发,我觉得一个有信仰的人给他什么样的路都有决定、选择,他知道走什么样的路最适合自己,我觉得信仰很重要,避免小朋友早熟。
04-06 11:52 芮成刚:你同意林博士的观点吗?如果当年读书读了很多,你还是今天的自己吗?
04-06 11:52 张靓颖:是不是今天的我都是成功的,不是取决于事业,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是在其他事情之间的,你有信仰就可以获得快乐,一个快乐的人生怎么样都是成功的。
04-06 11:52 林宇:纠正一下观点,我说逃课不是逃学。教育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的信任、尊重非常重要,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参与过一次家长会,在这一点上很有安全感。
04-06 11:52 芮成刚:你有点误导大家,你的成功归结于第一,学校允许你逃课。第二,家长不参加家长会。
04-06 11:52 张靓颖:我感谢没有成熟的时候妈妈打我,在我成熟之后给我充分的发挥空间,小朋友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长大以后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家长应该放手做选择。父母给什么东西都是基础,未来的人生怎么样一定是小孩子自己的。
04-06 11:52 朱宁:教育反应社会的一个截面,刚才大家都提到了信任、创新、包容、关爱,我们怎么样把这个社会创造得更好。我想讲一点,如果大家看全球最富的人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不是越来越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全球化必然趋势。无论讲金融、教育、科技,提得更多的是术、工具,怎么有更包容的系统来推动它,这是非常关键的。
04-06 11:52 保罗:我想接着讲一点,朱宁刚才提到,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对教育的调研发现小组学习的效果更好,这是最新的科研结果,也就是说要建立互动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通过小组一起学习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的精神,都是通过小组来学习的。
04-06 11:52 胡智荣:非常认同马行长的观点,是A+B,从哪个角度来说。我想从扩大的角度说几点,高额的学费扩大差距,很多贫困孩子举债念大学,现实的社会状况,大学生读完大学出来基本工资才2000元,这是实际情况。我觉得应该把高等教育的普及转化为技术教育的普及,在美国到底都是职业培训学院,让更多的年轻人掌握很多基础知识和技术知识,这对社会是一件好事。还有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扩大还是缩小,我还提出一个如何做得更好,我提出这样的观点。什么是好的教育?必须有很多好的老师,刚才芮成刚说到,很多好的老师集中在好的学校,我们政协调研活动的时候发现农民工子弟学校里很难受,我们看到100多人一个班,2、3个老师从一年级上到五年级,这是有待努力,把社会现状,把教育上存在不好的现状努力改变。
04-06 11:53 马振翼:我非常认同张靓颖讲的两个观点,为什么犯罪会低龄化,科技的东西,太多未过滤信息给心智没有成熟的孩子知道,他分不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都是虚拟世界的事情。我们的学校无论高校、高中加大一点教育培训,否则没有底线。
04-06 11:53 林宇:为什么我一直说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生来能力、兴趣都不一样,我上大学之前曾经有一段时间想当电影导演,你会发现很多优秀年轻人,我们旗下有一个公司做手机游戏,有年轻人跟我说他为游戏而生,他每一天最大的事情学游戏,他把快乐传递给最好的人,也是做了非常有价值的公司。这是一种思想,可以很好的融入教育中,中国的安全教育是缺失的,小孩遇到台风、地震、火灾,遇到吸毒怎么样?有一个服务做成游戏,每一个孩子在玩游戏当中了解所有的东西。我觉得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多元化的价值观,让不同的孩子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一定要去清华、北大、那里必然是独木桥。我们多元化的价值观,有1%的尖端人才,有大众人才,整个中国人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04-06 11:53 秦谊:从缩小和扩大的角度来讲是有相对价值的,但我们看,不管是扩大还是减少,一个共同的底线是不是中国所有孩子都受到了应该受到的教育,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是听大家意见之后给大家的一点反响。
04-06 11:53 魏平:我想引入今天讨论的一点,刚才大家都在讲不是所有人都要上最好的大学,这是对的,但我觉得只要每个学生有能力上大学,应该给他们能力,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些家庭能够享受更好的资源,这是社会梦想成真的基石,我们要给他们优势和资源,给他们获得成功,这是社会当中有所缺失的,我们在未来当中应该有所重视。
04-06 11:54 芮成刚:我们在请四位点评嘉宾给大家做点评之前,有没有哪位还有观点需要补充?
04-06 11:54 郑耀南:大家都来关注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可以出很多精英人才,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但现在社会资源不停地往高等教育倾斜,我们的家长希望进最好的小学、最好的高中,最终目的就最好的大学,但这个社会需要很多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培养更大众的人群,这些人群能够受益到所有民众和学生,谢谢。
04-06 11:54 芮成刚:我认同,德国只有30%-35%的高中毕业生读大学,65%念职业高中,这也是今天欧债危机中经济最坚挺的国家。
04-06 11:54 郑静芬:首先人要有内在的健康,内在和外在息息相关。我再次提醒各位嘉宾和朋友,一定要注意健康,有太多成功人士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大家谨慎,再谨慎。
04-06 11:54 芮成刚:别改革开放30年,93年下海奋斗20年,挣了一堆医药费,我非常认同。我们请点评嘉宾点评,从马蔚华先生开始。
04-06 11:54 马蔚华:刚才有人说高等教育使财富差距拉大了,有些人财富差距缩小了,我觉得都有道理,这不是折中,是从不同的角度。如果我们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高等教育缩小了个体的财富差距,从教育差距化来说,高等教育从整体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全世界人力资本的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曾经提出一个理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和财富的正相关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异质性会带来收入报酬的递增,从而带来投资收益的扩大,而且减少了收入的差距,从而减少贫富差距。在我们去年和国家上贝恩公司,我们对中国做了财富调查,我们发现中国净投资可以拿出1000万以上的客户,80%受过本科以上的教育,30%有研究生的教育,对他们每个个体来说和投资收益正相关,减少了个体的差异。从整个社会来说,社会化的教育差异化是拉大的,就是大家所说的,一个农民工的孩子受到的教育和一个城里有钱人孩子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性,人不同的贫富情况和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有关系,这种差异会导致他在未来工作中的收入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说这几十年教育是增长的,教育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中国仍然是吉尼系数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教育也是很不错的吧?美国2010年吉尼系数是40年最大,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刚才有人讲到要靠制度,要政策、靠国家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使整个受教育水平资源向公平倾斜,然后使全社会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是我的观点。
04-06 11:55 赵小兰:我完全同意教育是能够在社会当中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最快的力量,不管大家选择答案A还是B。不同之处是教育机会如何平等化,我们如何用教育缩小收入差距?刚才讲了政府作用,我想讲一讲私营部门的作用还有私人慈善家的作用。我的父母在中国最早成立慈善基金会的家族之一,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这样做的,在1984年的时候在上海成立木兰基金会,自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基金会提供了数百、上千、上万个奖学金项目,鼓励中学生、大学生到美国、中国学生,我的父母非常相信教育的力量,我的父母在嘉定农村的小村里,如果不是因为受教育,他今天不会那么成功。我的母亲是安徽省,她是非常少数在那个时代能够受教育的妇女之一,尽管经历社会大变革,但我的父母认为教育价值是无限的,所以他们做出承诺,一定要资助教育项目,为全社会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我们思考如何缩短差距的时候不仅要政府发挥作用,私营部门、私营慈善家、私人公民也应该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谢谢。
04-06 11:55 佩姬•杜拉尼:如果我们要打造和谐社会必须要缩小差距,这就是公平机会的差距。我想回应一下各位嘉宾所说的话,我们要把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动用起来,包括私营部门、企业家、慈善家,政府发挥主导力量,我讲到的群众、个人,能够帮助边远地区的孩子,要么他们在家庭当中获得更好的教育,要么在社区和学校受到更好的教育,最重要是支持公立教育,没有办法读私立学校的孩子们依然通过公立学校体系获得良好的教育,使得差距越来越小。
04-06 11:55 张亚勤:我讲两点,首先从统计规律、整体趋势,教育,科技创新,全球化、经济发展一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小,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这个障碍我们叫做数字的鸿沟。我讲一个故事,我们在微软公司每年把实验室成果开放给中学生,每次中学生来的时候我们讲一些科普,讲讲技术发展趋势,用最简单的语言给例子,看到中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问很多问题,试很多不同的东西。忽然有一次我看到一组中学生,来了之后我讲了半天他们没有一个问题,眼光是呆滞的。我后面发现他们也在北京,也是北京中学生,但是是民工的小孩。所以有没有真正受益到技术发展,能不能上网,使用最新的IT技术,这是重大的挑战。我们后面在公司里做了一个项目“信息大风车”,把十几个大风车送到贵州、云南,看到小孩在车上上网、打字那种喜悦的心情。我呼应刚才赵小兰女士讲的,我们从事IT公司要对社会做的责任和贡献。今天很多是年轻的领军者,有很多大学生在CCTV屏幕前面,我希望大学生要有一种理想的色彩,要去做梦,我们碰到太多的大学毕业学生已经失去了理想,想买房子,想做一个没有前景的事。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次在面试,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大学刚刚毕业,毕业之后没有选择我们,选择到一个部里做公务员。我说这也不错,去公务员为公共服务是高尚的事,他的答案不是,他说在那里可以建立人脉,可以拿到房子的补贴,做什么事不重要。我觉得我们需要这样的理想,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在以色列建国第二届请他做总统,他婉言拒绝了,他讲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政治是暂时的,方程式是永恒的。我觉得大家要追求一个理想,追求一个梦想,谢谢。
04-06 11:55 魏平:我非常同意,今天共同的主题我们需要做共同的事情,社会当中的利益相关方做共同的事情,确保保证大家受教育。
04-06 11:55 芮成刚:我有几个总结:一是多位发言嘉宾都提到了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说中国梦,受各位的启发,每个人都应该追求不同的梦想。我听过张靓颖女士和盲人歌手唱过的一首歌《一个世界,一个梦想》。我昨天和赵安吉还在聊,如果世界和平,一个世界只有一个梦想,但一个世界有50多亿梦想,我们的中国有十几亿人就有十几个中国梦,而且中国梦包含几种,成为歌手、高科技企业家、成为教授,中国梦还包括自己选择到美国读书学习,到美国追求美国梦,这也是一种中国梦。我们看赵锡成博士、赵小兰女士、赵安吉女士都在这里,他们的成功是中国梦,中国人到美国发展,成就了美国梦,直到今天为中美之间的教育合作做贡献,这就是我对中国梦的理解,也是教育的核心。另外今天谈到了教育资源是否过于集中的问题,很多现场的朋友都认同教育资源在某些城市、某些区域和某些教育机构里过于集中,我们要让接受教育的机会变得更加平等、更加合理。一方面需要所有人都参与,条件最好的人回馈社会。另一方面我们要呼吁政府做更多的改革,现在常说改革到了深水区,我想教育领域也是一样,我们期盼各界更多的通力合作,让教育的资源能够更加均等,不再那么集中,同时也呼吁政府有更多的改革,让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包括张亚勤博士提到了数字鸿沟的问题,说了十几年,我觉得我们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最后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现场的媒体朋友很多,如果台上各位发言人有时间的话,不着急的话可以和媒体朋友们、老师们、前辈们互动一下,分享一下观点。最后我提议屋檐下每一个人共同用掌声感谢每一位发言人,谢谢大家的参与,谢谢。
来源:凤凰财经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上一篇:海南全力保障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食品安全
下一篇:博鳌论坛开幕式今日举行 规格和规模均创历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