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王后:“王后”是我的工作
分享到:
2013-03-08 17:40:11 【来源:】 点击:

    中东国家突尼斯及埃及燃起的反政府浪潮,冲击阿拉伯世界,美国另一中东盟友约旦,也身陷危机。被视为约旦王室基石、主要部族的36名长老,罕有地炮轰王室,矛头直指西方王后、被形容为“中东戴安娜”的拉尼娅。他们指出:约旦若不改革,将重蹈埃及和突尼斯覆辙。

 

    约旦36位势力强大的部落领袖2月7日前所未有地发表联合声明,公开批评约旦王室。声明称,约旦王后拉尼娅生活奢侈又干预政事,并警告说,突尼斯第一夫人莱拉和埃及第一夫人苏珊,是这两国人民揭竿而起的“催化剂”,而拉尼娅和她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部落领袖联合攻击拉尼娅,也是首度公开批评王室。目前,王室对这个声明尚无反应。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纽约时报》等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  

 

    王后被谴责

 

    《纽约时报》2月8日披露,该声明发布在约旦最著名网站“阿蒙神新闻网”上。这36个部落领袖主要来自贝都因部落。声明虽小心翼翼地不挑战国王权威,但对王后却大加挞伐。声明称,王后周围的马屁精和执掌权力者正在分裂约旦人民,“窃取国家和人民财产”。

 

    拉尼娅出生于富有的巴勒斯坦裔家庭,从小接受的是英国式教育,大学在开罗的“美国大学”就读,毕业后在银行和电脑公司任职,17年前嫁给了阿卜杜拉。拉尼娅不但美丽优雅,引领时尚,还热心参与公益活动,涉足多个慈善事业,其中包括解决青年事业问题。她频频成为西方媒体焦点,经常上西方杂志封面,在国内外都很出风头。

 

    但部落领袖把她与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的妻子莱拉和埃及第一夫人苏珊相提并论。声明说:“挥霍公共钱财和援助金、牺牲国家利益来提升她的个人形象,我们对此说‘不’。”声明呼吁,政府从美国和欧盟那里获得的援助金,到底如何花,政府应交出明细。声明直指王后说,“我们反对花费国库钱财来举办个人生日宴会。”

 

     显然,这是指去年王后举办的40周岁宴会。广为流传的是,那场宴会非常奢华。声明要求国王将赐予王后家族的农场重新收回去。和此前的抗议者一样,部落领袖也呼吁,那些窃取公共资金的人应受到惩罚,政府应将其资产冻结,并限制这些人外出旅游。

 

    声明还呼吁,制定新的选举法,让媒体获得更大自由。批评者说,现在的选举法使得国王的忠诚者控制立法,声明要求国王将其权力移交给内阁。国王不要再任命内阁成员,而应由选举产生内阁。

 

    这些部落领袖称,他们此举是向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传达明确信息。他们警告称,如果不严惩贪官污吏,不进行改革,“约旦迟早将发生类似突尼斯和埃及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革命”。该声明还称,虽然政权可以钳制信息,但互联网以及卫星电视技术,使得钳制变得无用武之地。

 

    美联社7日报道说,这些部落领袖呼吁国王解散去年11月选举出的议会。签署该声明的阿巴迪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我们提出了这个警告,是因为我们心系国王,我们希望哈希姆王室继续领导我们以及整个约旦。”他还表示,他们此举道出了约旦年轻人的心声,“现在约旦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阿卜杜拉登基12年了,但约旦的批评者严厉批评说,约旦国内经济衰退和官员普遍贪污腐败。约旦首相萨米尔·里法伊1日宣布辞职,国王阿卜杜拉任命前首相马鲁夫·巴希特组建新政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声称,这显示阿卜杜拉也意识到腐败问题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政治改革。

 

    网站遭黑客攻击

 

    不过,阿蒙神新闻网在7日遭到黑客攻击,有4个小时无法运作。当大约50名记者在约旦首都安曼的记者协会总部静坐抗议后,网站才恢复正常。该网站负责人表示:“情报警察告诉我们说,他们关掉了我们的网站,因为这违反了国家利益。但我们不接受这种处理方式。”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的是,这个网站后来声称,遭到“国际黑客攻击”,才贴出了这个声明,并将该声明移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现在尚不清楚这些签名者是否代表他们的部落说话,但这样批评王室在约旦实属罕见。

 

    美联社称,在突尼斯和埃及出现民众抗议前,约旦人就要求在政治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以及有更多就业机会。但包括穆斯林兄弟会在内的反对派抗议者并没有要求阿卜杜拉下台,这显示他们并没有胆量来挑战约旦国王的统治。

 

    把“王后”当成工作

 

    那么,拉尼娅王后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撇开她的奢侈不谈,实际上,她把“王后”当成了一种工作,在以男人为中心的阿拉伯社会,她倾尽全力并出色地扮演着这一角色。因为她的美丽、智慧和卓有成效的社会政治活动,拉尼娅王后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世界的戴安娜”、“世界最优雅的女人”。

 

    和英国王妃戴安娜一样,拉尼娅王后并非“天生的贵族”,不过,她家道倒是很殷实。她来自一个巴勒斯坦家庭,父亲是一名儿科医生,母亲则是普通的阿拉伯家庭主妇。正如多数飘零在外的巴勒斯坦人,拉尼娅一家并不能在属于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无忧无虑地生活,几经迁徙后,1991年,拉尼娅来到了约旦首都安曼,先后在花旗银行和苹果电脑公司任职,并于这段时间邂逅了阿卜杜拉亲王。1993年,拉尼娅嫁给了对她一往情深的阿卜杜拉,而6年后,老国王侯赛因将王位留给阿卜杜拉,拉尼娅也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王后。

 

    婚后,拉尼娅立刻就向丈夫提出条件:她不想仅仅做阿卜杜拉的妻子和王室宴会上的装饰,而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为了满足妻子的要求,又不违法规,阿卜杜拉想出了奇妙的办法:在宫里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约旦基金会”事务所,由拉尼娅负责使用基金会的资金促进妇女工作,并帮助她们创办企业。拉尼娅还利用“约旦基金会”的资金成立了一个援助受虐待儿童的机构,并亲自担任儿童权利的辩护人。约旦基金会的一位同事说:“拉尼娅王后很平易近人,也十分理解人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她很真诚,喜欢接受挑战,而且知识丰富。”

 

    拉尼娅总说:“‘王后’是一种工作,这份工作自然给我带来荣耀和地位,但与此同时,我也必须倾尽全力去完成好这项工作。”在戴上后冠的日子里,她依然勤劳而善良。2003年12月26日凌晨,伊朗东南部发生强烈地震,当天,拉尼娅便亲自乘坐满载救援物资的运输机赶往历史古城巴姆,帮助安抚灾民。

 

    她智慧而聪颖。在世界经济论坛的讲坛上,她与全球的政治和商界领袖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在某次论坛上,她说服了美国科技巨头思科公司与世界教育联谊会合作,推出约旦教育计划。她积极参与国家发展计划和社会改革,努力扫除文盲,并同歧视妇女儿童的行为作斗争。拉尼娅积极支持发展“微观金融”,向约旦妇女提供小额贷款。在她的积极推动下,阿拉伯卫星频道专门开播公共服务广告,宣传提高妇女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这在阿拉伯国家无疑是首开先河。

 

    拉尼娅提升妇女地位等改革举措,最初在以男人为中心的阿拉伯传统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震荡。面对种种压力和指责,拉尼娅感到过委屈。2003年,约旦议会否决了拉尼娅所支持的关于“离婚权应平等”的议案。政治家们还指责拉尼娅的服饰装扮,说她在多数场合不戴头巾、蒙面纱,甚至有不怀好意的人致信阿卜杜拉说,“我们不需要这个巴勒斯坦女人告诉我们如何治理国家,和她离婚!” 

 

     但她依然耐心游说约旦的政治家们研究社会和政治改革将带给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好处。她不懈的努力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在约旦,女性参与政治的人数空前增加,议会众议院110个议席有了更多属于妇女的位置。“她是她的国家和她的民族极其出色的代言人。”有人这样夸赞这位“阿拉伯世界的戴安娜”——美貌、智慧、涵养,她是现代王室的典范。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约旦 王后 王后

上一篇:从约旦王后与土耳其总统夫人的着装看阿拉伯领导层的西化
下一篇:穆斯林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之路:生命之泉"坎儿井"的重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