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4时37分,在米东区101小学学校门口,学生们坐在路边吃泡面。
“看着同学中午有家人给送饭吃,我好羡慕,方便面不好吃。”10月24日中午,九岁的小梦远拿着一桶泡面羡慕地说。
小梦远今年九岁,父母是乌鲁木齐米东区近郊乡村的农民,他目前在离家两公里的一所乡村小学上三年级。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家中午饭,每天中午,梦远只能在学校旁的商店买一桶泡面吃,或随意买些零食将就着当午餐。
像梦远这样,每天以泡面当午饭的同学,在米东区乡村学校还有很多。
午餐
24日、25日中午,赶在放学前,记者走访了米东区近郊的乡村学校。
临放学还有15分钟,米东区大破城子村小学门口已守候了八位学生家长,他们每人手中都提着一份饭。
一位彭姓家长说,自己家离学校有三公里远,孩子上小学六年级,家人送饭已六年。像他这样每天给孩子送饭的家长并不多,更多孩子的午饭,只是在学校周围随意买些垃圾食品凑合。
中午14点,学校敲响放学铃声,大破城子村小学的学生一窝蜂地涌出校门,众多孩子直接进入学校周围的小商店开始购买他们的午餐。
几分钟后,孩子们拿着泡面,火腿肠、棒棒糖、5毛一包的辣条和饮料走出商店。之后,三人一堆,在马路两边吃着。记者细数了一下,这所学校在路边吃方便面的学生不下二十位,而离学生吃饭相隔两米的地方,就是乡村的一条主干道,过往的大车来来往往。
在一个满是垃圾,可能是村民丢弃在路边的小桌上,记者与多位正在吃泡面的孩子交谈,孩子们表示,每天除吃泡面,也会随意买些零食当午餐,因为零食好吃且相对便宜一些。
有的孩子们说,父母工作忙,中午会给上5元至10元不等的午餐费,不想回家,就随便买些东西吃。
“我真羡慕班里那些住在学校附近的人,放学就能吃上热饭。”多位孩子说,在记者走访的四家米东区乡村学校,几乎每所学校状况跟该校相似。
面对孩子买垃圾食品当午餐,米东区101小学旁一家商店的店主胡杰表示,孩子拿零食当午餐,他看着也心疼,但农村学校都一样,家长都是农民,父母顾不上送饭,再加上中午休息时间短,孩子只能在学校周边吃饭。
心疼
米东区大破城子村小学校长刘凤玲说:“我在乡村小学干了21年,面对孩子中午吃垃圾食品,看着十分心疼,但是乡村学校条件简陋,看孩子们中午吃垃圾食品也只能干着急。”
大破城子村小学目前有学生215个,上学的孩子来自周围两三公里附近的村子,学校做过统计,每天中午能回家吃午饭的学生有140多位,10多位家长每天会送饭,剩下的孩子都会到学校周边的商店买零食当午餐。
面对孩子吃垃圾食品,刘校长说,乡村学校周围也有一些小饭桌,但是一般要价都在400元以上,对于午餐花费,来自农村的家长大多不愿承担。学校只能尽量教育孩子少吃垃圾食品,或给父母开家长会做工作,能接孩子回家吃午饭,最好回家,不能接孩子回家吃午饭的父母,家长给学生带午饭,学校提供开水,提供热饭的微波炉,但家长认为给孩子零花钱比做饭更方便。
“据我了解,农村孩子就餐难在全国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最近几年,随着米东农村‘撤点并校’的开展,一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后,好多学生的家离学校相对远了一些,或父母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午饭,学生们只得用零食当饭。”米东区一所农村学校退休教师王梅说。
办法
针对乡村学校孩子就餐难问题,米东区教育局也做过相关的调研。
米东区教育局局长王玉琴说,教育局到学校周围调研发现学生买垃圾食品当午餐的现象,这个问题在乡村学校表现得又尤为突出一些,根据全国性的调查发现,学生吃垃圾食品当午餐在全国无食堂的乡村学校都很普遍。
乡村学校的设置,一般辐射学校周边三公里范围,2010年米东区集中优势资源办学,规划学生上学时尽量满足就近原则,目的方便学生上学、放学以及回家吃中午饭。但很多农村的家长太忙,无暇照顾孩子,学生有的不愿回家,中午饭也只能买些零食自行解决。
据介绍,米东区目前乡村学校共有21所,乡村学校普遍都没有学生食堂,有食堂的也仅是两所包含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2011年前,米东乡村学校教师普遍反映教师中午就餐难题,后来米东区多方筹措,自己解决一批学校教职工食堂问题,但至今有的学校无教师食堂,有的乡村学校教职工吃中午饭,也只能借学校的教室。教师吃饭成难题,更别说孩子。
解决孩子午餐难题,最好是每所学校设置学校食堂,但在离家相对较近的学校设置学生食堂,国家暂时没有相关的政策与经费,学校自主筹集资金建食堂也有一定的难度。
王玉琴说,眼下要制止学生买垃圾食品当午餐的现象,更多要依靠家长。家长不能因工作繁忙,不重视学生的午餐,不管怎样,家长每天总能抽出时间给学生准备第二天的午饭。学校这块更多是配合家长,现阶段学校能做的就是落实给学生开水供应,中午提供微波炉,保证学生能热上饭。
上一篇:新疆帕米尔高原有座百年足球小学
下一篇:浅谈穆斯林的道德自律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