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林世宁报道:2013年高考虽已结束,但家长们丝毫不敢放松。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成了羊城晚报羊城高考家长群(QQ群号293344851)的焦点话题,不少家长在考前便已经着手为孩子准备了几套志愿填报方案。
同学间可互换答案估分
高考结束,考题和标准答案会相继公布。估分时,一般需要考生照考题充分调动记忆,先将自己在考场上的答案重新写出来,然后再对照答案进行估分。
选择、填空等客观题较为简单,而如作文、问答题等题目,考生的回答基本不会和答案完全一致,此时,只要含义相同,切中了答案要点,一般都会给分。对于理科计算题,只要结果正确,解题方法符合规范,即便步骤与标准答案不同,一般也都会得分。对于实在把握不准的地方,考生不妨向老师请教。
主观题评分难免会受到评卷员个人因素影响,有阅卷组相关人员建议考生,不妨同学之间互换答案进行估分,然后取平均分作为参考。
填志愿须懂“冲、稳、保”
考生估分后,可以参照往年的分数线及不同高校的提档线与分数线的差额,来选择自己适合的学校和专业。往年录取的相关数据,皆可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查询到(www.eeagd.edu.cn)
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同一志愿组内的三所高校,应当设置合理的梯度,按照“冲、稳、保”的原则选择学校。如某理科考生估分预计超一本线25分,有一定机会上中山大学,但是又不能百分百保险,而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或者华南师范大学基本没有问题。那么该考生就可把中山大学作为自己第一志愿组的第一志愿去“冲击”,把广外作为“稳妥”的第二志愿,把录取线更低的其他高校作为“保底”的第三志愿。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 :落雨初荷
上一篇:2013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下一篇:“素质高考”凸现农村教育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