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分享到:
2013-06-09 23:17:30 【来源:】 点击:

     主讲老师: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高考研究办公室 王乃中

 

  文字实录:

 

  2013高考的语文科目考试已落下帷幕,又到了写作试卷评析的时候。今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因《考试说明》在1月份时的明显改动而尤其引人关注,因此,本文也将主要把语文真题与《考试说明》的变化一一印证,力图为下一届考生梳理出明确的备战方向。

 

  如果缺乏必要的阅读基础,关于《考试说明》等的前情提要可以参看拙作两篇:《2013年北京新版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2013北京市各区一模试卷概述--语文学科》。

 

  语文基础:成语题虚晃一枪,新题型横空出世

 

  《考试说明》在语基部分最大的变动是成语题的重新出现,因此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都觉得成语题是今年必考选项,然则结果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但成语题没了,连文学常识都没有了。本次五道题目为:字音字形、病句、近义词辨析、语义衔接以及……另一个全新题型。

 

  这个新题型的出现可说是毫无征兆,其题干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加点字均为单字动词,考点在于修辞手法。这个考点本身并不难,然则考生们在临场乍然遇到难免出现心态波动。其实语文考试就是如此,知识掌握也需要临场应用。这个虚晃一枪出现的新题型,不知道是否会固定在今后的考试中。

 

  此外,字音字形题中A选项出现了两个错别字,打破了以往"一个字错一个音错"的规律,这一点在今年一二模中已有征兆。

 

  文言阅读:传记文重回视野,主观题概括大意

 

  文言选篇部分,并没有出现今年一模二模时文章体裁"百花齐放"的特色,回归相当传统的《宋史·曹彬传》,虽然本文以前曾经在广东省其他试卷中出现过,不过并不完全一致。

 

  文言部分最受关注的是之前提过的"主观翻译题",《考试说明》在此给出两种题型:一为逐字精译,一为概括大意,其中后者更像是"半道阅读延伸题"。今年高考真题中命题人选择了相对较为简单的后者,对考生逐字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并未强调。毕竟今年公布《考试说明》时间已经是1月,立即对应届生提升考试要求较为仓促。但明年的考生务必在意,你们面对的可能就是较难的"逐字精译"了。

 

  诗歌鉴赏:李太白古风再现,鲁仲连典故放水

 

  诗歌鉴赏是李白《古风·齐有倜傥生》,在选篇上重复了10年北京卷《古风五十九首》的文篇出处,而题目的难度甚至还颇有不如。10年真题选择了一个"非典型"的怀才不遇愤懑消沉的李白,而今年则干脆在第二题主观题中安排了"结合诗中的鲁仲连典故分析李白的人生理想"这样直白的主旨分析题。本诗是典型的咏古人明志,李白的人生理想高中生人尽皆知,鲁仲连的典故在注解中已经说明,这道题简直堪称零难度。此外,2012年诗歌鉴赏题的考试方式被全盘抛弃,这个模块充分达到了"在复古中放水"的目的。

 

  散文阅读:社科文题型调整,延伸题考点平常

 

  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化情形,之前我曾经预言过今年社科文会走上"2选择+1简答"的路线,真题果然已经出现了此类变化。值得一提的是社科文简答题的出题方式,在本题中,命题人并未仅仅围绕选篇来出题,而是再次引入了一段"新材料":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2013年 北京 高考语文

上一篇:吉林榆树高考乱象:作弊器缝进卫生巾带入考场
下一篇:2013年普通高考备考情况汇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