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见女儿在网上看衣服,高考结束后,不管结果怎样,我奖励她两百元去买衣服。”8日,为期两天的高考在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中结束,因照顾生意,杨月琴和丈夫没能去考点接女儿李静(化名),她希望以此来庆祝女儿的“解放”。
李静就读于太原市五十二中,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她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成熟,更独立。
杨月琴和丈夫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十几年前来到山西太原打工,此后在赛马场的一个菜市场,干起了小摊贩的生意,“刚开始自己蒸了馒头卖,后来改从别处批发,并增加了莜面栲栳栳等其他品种。”杨月琴一边招呼生意一边向记者讲述,虽是小生意,养活一家也算过得去。
在太原的生活条件稳定后,杨月琴将一双儿女接到身边,并在当地小学安排上学。生意好的时候,杨月琴甚至可以帮女儿报个英语培训班,“上小学的时候姑娘喜欢英语,嘴巴灵活,所以就给她报了班。”直到现在,李静优异的英语成绩,经常让杨月琴觉得自己很有先见之明。
早6点出摊儿,晚8点收摊儿,杨月琴和丈夫的特殊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上学,为此李静曾有过怨言,“别家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开车接送,有好多零花钱。”听了女儿这话,杨月琴默默掉眼泪,但也只能安慰女儿,“好好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时间久了,李静渐渐懂得父母的不易。像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高三一年,李静每日早出晚归,用功学习。杨月琴偶尔为女儿做炖排骨,改善伙食。
6月7日高考第一天,杨月琴有点不放心,把摊子扔给丈夫,决定亲自送女儿去考点。“那天好像下雨呢,想着打车走,又纠结怕堵车,好在雨停了,就骑电动车去了。”
一旁的丈夫低声告诉记者,那天杨月琴特意向朋友借了一辆像样的电动车。
从家里到考点,骑电动车大概半个小时。刚把女儿送进去,天又开始下雨。杨月琴说,只要姑娘进去就放心了,“下再大也无所谓,淋湿了咱回来换件衣服就成。”8日一早,懂事的李静拒绝妈妈再去送,“路都熟悉了,我自己能找到。”
随着最后一门科目的结束,李静结束了紧张的高中生活,“孩子们毕业了,难免有些同学聚会,明天给姑娘200元的活动经费,让她好好放松一下,另外再給她卡里充200元,早见她在网上看上几件衣服,算是奖励吧。”杨月琴笑着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落雨初荷
上一篇:2013年安徽高考成绩时间为6月24日
下一篇:2013辽宁高考不设院校服从志愿 允许高考生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