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评析
分享到:
2013-06-08 21:58:25 【来源:】 点击:

     2013的北京化学高考题,整体上难度有所降低,但新课标的大方向还是坚持体现,从细节上着眼来体现区分度。具体分析如下:

 

  一、 三年高考分值分布: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值明显下降,是恰好在选择题中没考察热化学方程式相关题型,26也仅考察了一个小问。

 

  2、 电化学出现了两道选择题,分值有所上升。

 

  3、 今年无专考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考题,26题提到了金属的递变性,分值明显下降。

 

  4、 无计算问题。

 

  5、 因26题未考察化学平衡与速率基本题型,而考察了一个环境问题的综合处理,因此归入实验综合题,实验题分值有所上升。

 

  6、 有机化学虽然出了一道选择题,但并未考察有机成键断键的本质,只涉及基本反应产物,更多的是倾向于考察实验问题,因此不计入有机分值了。

 

  整个试卷的各个知识模块分值分布是稳定的,只是有所微调,符合新课标的大方向。比如淡化计算问题,强化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题型等。

 

    二、 试卷特点分析:

 

  1、 从小处着眼,继续考察学生对"化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的深入理解。

 

  如例10,产生了AgCl沉淀后再加I-看沉淀转化,本题进行了一个较为新颖的操作:先把AgCl沉淀过滤出来,再拿I-溶液来分别处理溶液和沉淀。在溶液中加I-溶液,就考察了同学们对难溶物溶解平衡的基本理解:①虽然原溶液Ag+和Cl-形成了沉淀,但只是超出Ksp(AgCl)部分的离子沉了,溶液中一定剩有Ag+和Cl-。区分了初中沉淀的简单概念和学完平衡后的深入理解。②有定量的考虑,形成AgCl沉淀后,溶液中Ag+浓度明显下降(请习惯从Ksp分析,而不仅仅是理解到Ag+被消耗了),而加入与Cl-等浓度的I-后,又形成了黄色AgI沉淀,证明了Ksp(AgI)< Ksp(AgCl)。重点在于形成沉淀的Cl-和 I-浓度相等,得出Ksp逻辑才严谨。

 

  在AgCl沉淀中加I-溶液,观察到沉淀的转化,要理解到并不是AgCl固体直接和I-反应,而是Ag+和两个阴离子难溶物溶解平衡的相互影响,是平衡移动的结果。当然,这个问题没有专门考,但思路已在题中体现。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2013 高考 北京

上一篇:2013高考:六安考试期间管控得力 路况畅通无阻
下一篇:2013高考吉林省孤儿学校考生车接车送 全程老师陪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