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门弟子对背谈的认识。
欧麦尔曾说:“背谈他人是顽疾,记念安拉为良药。”格塔代说:“有人给我们讲了坟墓里的三种刑罚,其一是背谈所致,其二是小便时不加遮掩所致,其三是搬弄是非所致。”古勒图比说,众学者公认:背谈属于大罪,奸淫,饮用麻醉品,偷盗,断绝骨肉,忤逆双亲等皆属大罪。脑威说:“背谈就是说一个人所讨厌的一切,包括各个方面:如身体,宗教,心灵,操行,财产,父亲,儿女,妻子,佣人,穿戴,一举一动,喜怒哀乐等。”
伊本·哈杰勒说:“舌如雄狮,放之则受其伤,困之则受其保护。”“众所周知,背谈是一种顽疾,舌头上的毒素比纯净水更受人青睐——比纯净水更甘甜”。
伊本·盖伊姆说:“每个肢体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吃人肉(背谈)和中伤他人名誉者,天使要用火剪刀剪其双唇。”伊本·阿巴斯说:“在你跟前说别人的人,会在别人跟前说你,你当小心这种人。”
据说,人们见到了一位修士,有人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答道:“散加努”(意为监狱长)。人们问:“为何如此称呼?”他说:“我要监禁我的舌头,不让他去伤害别人。”布哈里引用圣训说明,“回避是非亦属教门”。先知说:“有朝一日,一个穆斯林最好的财富将是他那因避免是非、谨守教门而被驱赶到山巅和谷地的羊群。”(上文圣训参考了绽学俊哈吉的部分译文)
四、一般学者对于背谈的理解。
关于背谈他人,有一位阿訇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在人群出没的大街上,有一堆粪便,有人会装作没看见绕了过去,有人会找土覆盖,而有的人则是在烈日暴晒下,拿着棍子在不停的搅动之,臭气熏天。有些热衷于背谈的人正如后者,他们恨不得让一茬又一茬的人都能闻闻那个气味”。比喻很恰切。我们都会有缺点和不足,甚至可能有无法预知的错误。“绕过去”(保持沉默,不参与是非)是君子之为;“捧起一把土”(从源头上防止背谈,杜绝背谈从“我”开始,或者是为防止更多的人背谈而善意的撒谎),投向粪便(他人的某种缺点、或不当言行),更是有涵养的体现。
伊斯兰主张自我反省,劝善戒恶,以善待恶,以爱对过,不说为上。一些现代伊斯兰学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和过错后,首先应当进行自我反省:“我”的错误在哪里,“我”当下的行为是否是一种错误,如果此时此刻的他换位成“我”,那该怎么办,或者说,“我”或许就是下一个他,那又该怎么办。自我反省有助于摒弃背谈之恶习。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真有智慧,不妨用最恰当的方式私下里当着面去劝说有过之人。伊斯兰也提倡用大爱去包容、去接近有过者,用爱去感化他。有些话在“当说与不说面临选择时”,先知的主张是“不说为好”。因此,当我们发现别人的某些不妥之处时,或进行自我反省,更加的严于律己(而不是仿效有过者的作为);或宽以待人,广施大爱,多说别人的好话和优点;或深居简出和保持沉默;或防止、劝止和停止背谈、议论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而不是参与其中,这是因为,群体性背谈无疑又是一场更大的恶行,应该有人出面制止:“有德者为何不禁止众人在地方上作恶?”(11:116)最好让对方自己主动改正其缺点,这比接受你的忠告后,而被动改正其缺点会更好,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而以上这些措施,都比通过粗鲁的背谈、议论、打击,迫其从众的效果会更佳,社会意义也更加深远。
五、伊斯兰背谈观的当代社会价值。
我们所处的这个当下之时,乃是谁都可以对谁背后指手画脚,大发议论的时代,而这似乎也反映出了礼崩乐坏的彻底性。热衷于背谈或揭秘,可能适合西方,但绝对不适合中国传统和国情。
笔者以为,背谈,这类不仁行为,与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是成反比的。“常思自己过,莫谈他人非”。我国向来就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度,各人依“礼”按“名”,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管好自己的耳目心意,不要妄谈国是,不要加油添醋的背谈他人,不要随便打探和窥测他人的隐私,包括宗教;给别人留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路,这是儒家和伊斯兰所共同倡导的人类基本行为准则。这是一个属人的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包容性才对。
从上文可以看到,伊斯兰对于背谈,以及与背谈无法区别彼此的一些领域,如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编造谎言和制造社会矛盾等一系列不良行为是深恶痛绝的。人言可畏,在这个言论高度自由,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言论都可以发表的时代里;在这个“我揭露别人、别人也来揭露我”的,人人名誉自危的“零隐私”时代里,伊斯兰背谈观或保护他人的名誉观,为网络信息时代,重新构建一个和谐、崇礼、包容和良好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能够不断传递“正能量”的社会舆论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社会道德价值基础。
来源:济南穆斯林 作者:兰顿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上一篇:金镖:以乐园被报喜的十人之 祖拜尔
下一篇:同一首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