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南关东街清真寺
分享到:
2013-06-10 08:42:01 【来源:】 点击:

 

    大名县南关东街清真寺
 

    地址:河北省大名县南关一铺村
 

    邮编:056900
 

    现任教长:马主祥
 

    大名为中国历史名城,回族居住亦由来已久。县治大名镇南关辖6个村,即一铺村、二铺村、三铺村、金家潭、匡公堤、西杨村,共有人口 6400多人,其中回族5753人,占总人口的89%。

 

 
    据《大名县志》(乾隆本卷18)记载;“回教之礼拜寺,治城南关东小街一处,明正德己卯建,明万历二年、清雍正十年均有重修。”明正德己卯年应为1519年,所以该寺至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是冀南最古老的清真之该寺坐北朝南,北靠护城河,南临东西街,占地约6亩,呈长方形,南北稍长。寺内建筑以礼拜大殿为主体,大殿为中国古典戾殿式。

 

    整个寺字建筑对称协调、静穆庄严,有主体,有陪衬,形成了一个古典建筑群落,邦克楼、讲经室、教长室、净水堂一应俱全。全部建筑为一色青砖瓦房、廊檐周回、多是古匾;井上建亭,常保寺内用水充足。寺门外有红漆护栏,大门为高台门楼,上悬匾额,书“清真寺”3个大金字。大门内左二右一立着牌楼式3座石碑。向里是1座凉亭,凉亭两侧墙上镶嵌着其他一些石碑,西墙上的碑刻有建寺年代,东墙上的碑记载着当时寺址的长宽。再向里进。门,东边是对厅,西边是礼拜大殿。大殿由卷棚、前殿、后殿三部分组成,共计50余间。大殿正面有4个大石柱,把大殿分为3大间,全是花榻门窗,门前左右立5座石碑。殿门上悬3块大匾,中间书:“礼拜清真”,两旁书:“体认独真”、“惟静唯一”。当中有对联曰:“九陌红尘飞不到,一心白水总无歧”。一进柱门就可看到非常醒目的“万岁牌”,上有“圣旨”两个金字,端端正正安放在特制的大方桌上。据说,此牌为康熙皇帝所赐,诏示任何官兵不准占用清真寺和于涉礼拜活动。大殿内铺有地板,地板上铺有盖满全殿的一张特大苇席,面积约580平方米,席上是条形拜毡。殿外院内有两棵槐抱榆古树,槐树直径在1米以上,榆树也有五把粗,榆槐共长,枝繁叶茂。宏伟的大段有古槐的陪衬,大有亘古清真,庄重威严之感。
 

 

    此寺现存的唯一史料为县志中所存金贤撰《礼拜寺碑记》。金贤,江宁人(今南京市),明正德十一年(1516)任大名知府。《礼拜寺碑记》是他任知府的第四年,应该寺教民杨济民之请撰写的。1947年沙梦弼任该寺教长,在解放区政府的重视和资助下,由沙阿訇倡导,对该寺加以修茸,新建楼房8间,作为讲经堂和教长室,原有的5问讲经堂改为满拉宿舍。1951年何广才阿訇任教长时,又修葺了大门和耳房3间。这座古老的清真寺,由于年久失修,又加上1958年进行宗教制度改革后,寺内人员渐少,以及1963年的暴雨洪水,1964年的地震等,致使墙倒屋塌,并被全部拆除。到“文革”时,整座大寺,就只剩讲经楼8间、寺门和2间耳房了。
 

 

    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1979年由国家拨款资助3万元,教民积资4万多元,重修该寺。新建大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由卷棚、正殿和窑殿组成,正殿歇山式,窑殿为攒尖顶,圆拱形窗,方形隔扇门,比之古寺,规模虽小,其制作精巧相差无几。
 

    历任阿訇简表
 

    姓 名 任职时间 籍 贯
 

    李梦禹1916—1918年 山东冠县
 

    王朝祯1991—1922年 河北邱县
 

    郭开己1922—1925年 河北大名县
 

    李梦禹1925—1928年 山东冠县
 

    黄耀宗1929—1934年 河北威县
 

    李顺义1934—1936年 山东单县
 

    张锡英1936—194?年 山东冠县
 

    王文亮1937—1938年 河北邱县
 

    郭盘样1938—1940年 河北大名县
 

    何其宽1940—1946年 山东辛县
 

    沙梦粥1946—1948年 河北大名县
 

    何广才1948—1951年 河北大名县
 

    张顺堂1952—1959年 山东冠县
 

    马斌知1962—1968 河北大名县
 

    附:《礼拜寺碑记》
 

    外诸夏者,凡五十有七国,国界政,土殊俗,(有主之者咸称圣人焉)。其在西城,有迈德那者,其圣人讳穆罕迈德,生而神灵,有大德,其教为最正,而诸国之近者,咸宗焉。尝考其教,大要以敬天为主,以清心寡欲为训,而正纲常,辨义利,审取舍,昭淑愿以垂劝戒者,大抵皆归于道也。

 

    其异于诸夏之圣人者盖寡矣、隋开皇中,其教始人中国,厥后流衍散漫于天下,日益以蕃。及我国奄有万方,四夷来享,而是国之奉珍入贡者为独多,从而内徙者,遂建寺以处之,俾崇奉其教。其建于大名而主其教者,杨济民也,济民博通国书,奉行惟谨,来谒子曰:“是寺也,所以垂吾圣人之道,而信于众人者也。无文以记之,恐世远而人玩,敢以是请。”子惟万物之生,本乎天,而所以事天者,一言以蔽之,曰敬是。《尧典》首钦若之文,虞廷谨敕天之戒,恐惧著于大《易》,休咎衍于《箕畴》。

 

    自古圣贤,未有不以敬天为急者。然敬天之意存于中,而礼。拜者所以将其敬也,建寺者所以洁其地也。圣人之制礼拜,其所以正人心,扶世教者,莫此为大。子率群众而从事于此,可谓能崇其教矣。虽然,吾犹有说也。“天道善善而恶恶,故《易》以遏恶扬善为顺天、五典克从,敦天叙也;五礼克庸,顺天物也;无敢戏豫,敬天怒也;无敢驰驱,敬天渝也;于时保之,畏天威也。信斯言也,则其静与天游,动与天俱,诚中达外,纯于善而不染于恶,而所以敬天者有其本矣。不然,虚礼虽隆,而实德以泯,圣人立教之意孤矣、子当求其本而谨之,使无孤圣人之意可也。”济民再拜日:“敢不从命”。遂书以为记。

 

 

责任编辑:M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大名县 南关 东街

上一篇:磁县南十里铺清真寺
下一篇:大名县二铺村清真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