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清真寺
分享到:
2013-05-27 17:07:00 【来源:】 点击: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化觉巷
邮编:710002
现任教长:马良骥
该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称唐明寺。元中统年间重建,称回回万善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由兵部尚书铁铉又一次修葺扩建,称清修专;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教民再次募资重修,称清真寺。以后又有多次修葺。至1984年,在政府的关怀下,对该寺又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葺。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寺坐两朝东,整个寺院是一东西向的长方形,四周有青色砖围墙,占地面积约18亩。全寺沿东西向中轴线以次分为四院,建筑总面积共约4000多平方米。第一进院落砖雕大影壁和木构牌楼分立东西,牌楼之后是五间楼,俱各古色古香,宏丽雅致。第二进院落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天监在兹”,两侧坊楣刻“钦冀昭事”和“虔诚省礼”。牌坊前后有甬道,两侧建有两座石碑、嵌于砖构龛内。一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O6年)冯从吾所撰《敕赐重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来米帝手书“道法参天地”5个大宇;一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代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明礼部侍郎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5个大字。第三进院落入口处为敕修殿,系明嘉靖年间所修清真寺的正门,殿面宽3间。单檐歇山顶,朱门金钉、砖雕银饰,门上悬挂“敕赐礼拜寺”金字横匾,同为董其昌手书。殿内有阿拉伯文“月碑”,内容记载了阿拉伯历推算方法。殿后院中央有省心楼,也就是邦克楼,为八角三层三重檐港尖顶,木结构。第四进为全寺主体,西边合基之上建有礼拜大殿,单檐歇山式,绿琉璃顶,斗拱五踩,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后楼窑殿,宽深各三间,大殿平面呈凸字形,面积达13O0平方米,可容千余人礼拜.顶棚置天花,地面铺装木板。顶棚藻井共由60O余幅彩绘组成,全为阿拉伯文组成的几何图案。窑殿四壁遍布雕画,在缠枝蔓草花纹中套雕古兰经文,色彩绚丽,金碧辉煌。廊檐南北山墙,整壁砖刻花卉硕果,雕工精细,富于质感,为清代砖雕之精品。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四周绕以石栏。整个建筑形成一雄浑壮美的古典建筑群落,以其构图完美,布局规整,左右映带,中心突出的特色,成为中国清真寺古典建筑的杰出代表。
寺内历朝匾额牌联极多,是道德教化的警句及书法墨宝的荟萃,寺内有许多珍贵的树木花草,连枝交映,流芳吐馥,使进寺礼拜的教民顿觉身临幽谷,烦嚣尽涤。大寺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或者海外的穆斯林前来礼拜,同时还接待了大量的慕名前来瞻仰的中外旅游者。
附:《创建清真寺碑记》
赐进士及第、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王洪撰篆。窃闻俟百世而不惑者,道也,旷百世而相感者,心也。惟圣人心一而道同,斯百世相感而不惑。是故四海之内,皆有圣人出,所谓圣人者,此心此道同也。西域圣人漠罕默德,生孔子之后,居天房之国,其去中国圣人之世之地,不知其几也?译语矛盾而道合符节者,何也?其心一,故道同也。昔人有言:千圣一心,万古一礼。信矣。但世远人亡,经书犹存,得于传闻者而知西城圣人,生而神灵,知天地化生之理,通幽明死生之说,如沐浴以洁身,如寡欲以养心,如斋戒以忍性,如去恶迁善而为修己之要,至诚不息为感物之本,婚烟则为之相助,死丧则为之相送,以至大而钢带伦理,小而起居食息之类,罔不有道,罔不立教,罔不畏天也。节目虽繁,约之以会其全,大率以化生万物之天为主,事天之道,可以一言而尽,不越乎寻心之敬而已矣。殆与尧之“钦若吴天”,汤之“圣敬日跻”,文之“昭事上帝”,孔子之“获罪于在,无所祷”,此其相同之大略也。所谓百世相感而不惑者,足征奥。圣道虽同,但行于西域,而中国未闻焉。及隋开皇中,其教遂入于中华,流衍散漫于天下,至于我朝天宝陛下,因西域圣人之道有同于中国圣人之道,而立教本于正,遂命工部督工官罗天爵,董理匠役,创建其寺,以处其众。而主其教者,摆都而的也。其人颇通经书,盖将统领群众,奉崇圣教随时礼拜以敬天,而祝延圣寿之有地矣。是工起于元年三月吉日,成于本年八月二十日。吾等恐其世远遗忘,无所考证,遂立碑为记,以载其事焉。时天宝元年,岁次壬午仲秋,吉日立。
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大学习巷
邮编:710002
电话:7273920
现任教长:惠志元
现任学董;马蔚民
西安市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内北侧,与化觉巷清真寺东西遥遥相对。该寺建筑规模较大,仅次于东侧的化觉巷清真大寺,故又称西大寺。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唐中宗乙巳年(公元705年)。赐名清教寺,玄宗朝改名唐明寺,元中统间赐名回四万善寺,及明洪武时赐名清真寺.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元至明末,经赛典赤、铁铉、郑和等人几次重修扩建。明永乐、天启及清代均有碑纪其事,解放后迄今政府曾两次拨款维修。楼、台、亭殿布局庄严肃穆,外观则古老而显敞亮,结构壮观而紧凑,内观则匀称和谐,碑、雕、画多系罕见。
这座清真寺占地9.1亩,总建筑面积270O平方米,由照壁、石坊(上有“政建陆次”字样)、大门、三间庭、省心阁、南北厅、碑亭、阿訇斋、沐浴室,礼拜正殿等建筑群组成。相传,省心阁建于宋代,明朝郑和四下西洋回来后重修清真寺时复修,后经多次修葺,仍保持原貌至今。省心阁为四角形楼式建筑,三层三重檐,布局庄严古雅,现经彩绘,映翠飞丹,玲珑绚丽,为寺内主要建筑之一。正殿前为。一宽大月台,周围环以石栏。石栏前一左右各立一碑亭,南碑亭内是著名的。“郑和碑”,即《重修清净寺碑》。正殿门首悬挂慈禧手书“派衍天方”的牌匾。殿内后中为窑殿。上方写有《古兰经》原文,系“土耳其”体书法,笔势苍劲,线条流畅。右边是阿旬宣讲台。大殿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可容纳500多人同时作礼拜。大殿四壁饰有花一图案,套刻着古兰经和阿拉伯文的“嘟哇”,这些沥粉贴金壁板为国内合一老清真寺现存之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清真寺的整个布局以其中前合壁的建筑手法,体现出伊斯兰教份真寺在中国的早期建筑风格。此专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该寺有阿訇3人,满拉1才人,学董7人。本坊教民有5O0户,3000人,都是回族。本坊哈吉有惠志。元阿旬、铁福全、糜子玉夫妇、铁志贤夫妇、铁志明、铁元清、惠海笠等。
据该寺郑和碑记载,明永乐年间,该寺学教哈桑阿訇曾应聘作为郑和船队成员兼翻译,同下西洋,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了杰出贡献。
西安市大皮院清真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大皮院。
邮编:710002
电话:7213481
现任掌教:穆文祥
现任学董;白志清
该寺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由马道真先生购地兴建。1959年被占作他用,致使年久失修,大殿、南北亭倒塌。1985年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由当地教民捐资,在学董白志清的领导下,经过5年的努力,不但恢复了清真寺的原貌,而且新修了石刻围栏、牌杭、满拉楼、虎国拜楼等设施。现占地面积共约5亩,建筑总面积1610平方米,礼拜大殿建筑面积354平方米,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寺院周围树木参天,花草披拂,环境整洁幽静.为当地回族穆斯林群众从事宗教活动的圣洁场所。
本坊现有教民480户,共4000余人,均系回族,属伊黑瓦尼;学董13人、阿訇4人,满拉5人。寺内收藏有阿拉伯文经典51本,明宣德铜香炉1个。本坊朝觐哈吉有马迎春、陈寿令、童仲景、苏祥瑞、孙培恒、李本元、马振番、贾永信、赵明州等。
西安市回民新村清真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永乐路
邮编:710032
现任教长:钱培德
现任学董:马胜英
该寺始建于1945年。原址在西安市环城东路城河沿,1954年迁至永乐路回民新村。1959年被街道企业占用。1986年落实宗教政策后,归还穆斯林群众。现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833平方米,大殿223平方米。外形呈长方形,高二层,顶部建筑仿阿拉伯式,为中国现代式和阿拉伯式相结合的建筑形制。设男、女礼拜大殿、讲堂、大小净室、学生宿舍、教长室、贵宾接待室等。门庭壮观,大殿成严肃穆。1991年3月1O日寺内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大殿落成典礼。现该寺已成为当地穆斯林群众礼拜聚会清净尊贵的场所。
现有学董7人,阿訇4人,满拉5人。教民200户,共600余人,均系回族,属伊黑瓦尼。寺藏《古兰经》4部。
宝鸡市群众路清真寺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群众路48号
邮编:721001
电话:213648
现任教长:兰福俊
现任学董:刘文廉
宝鸡市群众路清真寺座落在市区群众路北段东侧。解放前,群众路南、北段各有一座清真寺;对称为清真南寺、清真北寺。群众路清真寺因居南段,故旧称清真商寺。解放后,于50年代关闭北寺,保留南寺。后改用今名。
群众路清真寺创建于1938年.依靠坊上修斯林群众的力量,购量土地,运石奠基,建成房舍和临时礼拜殿共1O余间。1944年,复建正式礼拜殿5大间,砖木结构,计150平方米。且庭院宽敞阔大。1966年“文革”及之后的十几年,群众路清真寺被长期关闭,遭受严重破坏。198O年正式开放后,旋即成立专管会。同时请来“文革”前最后一任掌教兰相俊阿訇。管委会在广大穆斯林的信任和支持下,短短几年内,完成了一系列的修建工程。1981年,修建了礼拜堂;1982年复建二层东楼;翌年又建寺内南、北两幢二层楼继而又于1986年,修缮了二进门外的女沐浴室。
群众路清真寺现为两进式院落:第一进门从临街的群众路旅社一层楼两间房廊穿过,第二进门内为清真寺主体建筑和院落。通过北侧为女沐浴室,5间砖木结构一坡瓦房。建筑面积计96平方米。二进门内的主体建筑呈“口”字状:东面二层砖木结构楼房,背靠引渭渠,面朝礼拜堂。一层为沐浴室和厕所,二层为会议室和教长住室,建筑面积计157平方米.礼拜堂为两坡砖木结构瓦房,正面为3大扇游动组合双开门,门窗俱为全木质雕饰而成。中门上部悬镌刻横书“礼拜堂”木匾,字以金粉饰就,建筑面积174平方米;南北楼各6间为二层以建筑面积南楼为97平方米;北楼为94平方米。东、南、北楼二层走廊和接,联为一体。
清真寺教坊内,穆斯林SOO余户。2OOO余人。寺管会在管好清真寺的事务、设施和协助阿訇办好教务,以及搞好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培养穆斯林人才,推动伊斯兰教学术的发展与竭诚为广大穆斯林群众服务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1987年清真寺被评选为文明清真寺。1989年12月下旬,宝鸡市伊斯兰教协会举办的全市十八坊寺管会主任学习班上,群众路寺管会的管理工作经验,得到了莅会的省、市宗教事务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积极肯定,也得到了参加学习班的各位寺管会主任们的一致推崇。
该寺遵行格迪国。前在麦加朝觐的哈吉有兰福俊、马万洲、李建增、郭玉成等。
凤翔县清真寺
地址:陕西省风翔县纸房街
邮编:721401
现任教长:马汉成
现任学董:海生祥
风翔县位于陕西省西部,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县城距宝鸡市只有几十公里,交通便利。在县城东关有一座小巧玲现、朴素整洁的清真寺,这便是这一区48户,249位回民宗教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
该寺始建于清末,是由来风翔县做生意,原籍是甘肃省张家川县人氏的马付保一家捐资发起修建的,后又经几次维修。
目前该寺有阿訇1人,学董5人。
安康清真寺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篦子巷
邮编:725000
安康清真寺位于城东南子巷内。据寺内碑文记载,古寺创于元代,历尽沧桑。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和清同治元年(1862年)遭洪水、兵死。几经重建,才得以保存、1985年7月31 日又遭洪水冲击。1984年陕西省民委拨款维修.使古寺焕然一新。在门厅上,两座绿色拱形大圆顶,分居两侧,正中是一座飞檐四出、雕梁画栋的六角宣礼塔,塔顶装有象征伊斯兰标志的银色月牙,与大殿拱形圆顶上的月牙相辉映,使整体建筑更具伊斯兰特色。伊黑瓦尼教礼创始人马万福曾任过该寺教长。
安康清真静宁寺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城南静宁村
邮编:725000
陕西省安康静宁南寺,座落于城南静宁村东关兴文门外,是东关、静宁村、马家坎等千余户回民履行宗教功课的场所。老人相传,寺为唐代所建,但无据可考。据清光绪十六年(189O年)诰授武功将军商州协标中军花翎都司哈成龙《重修郡南清真寺》碑文云:“郡南清真寺,创于前代国朝康熙时,其重修者也、双柏列峙,拔地参天,望月凌空,齐云飞翼,此则当年之古迹,幸差一二之存也”。又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诰赠昭武都尉尽先千总束朝选所撰匾文记述:“静宁南寺前明建修”。据此该寺当为明代所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汉江洪水,寺法,其建筑全役,而楼、柏幸存。又据地区文教局文史室李启良副主任根据此楼结构图案花纹等初步鉴定是明代建筑。其楼位于大照门内和院内两厢房之中,楼底无砖石柱底和座,仅以十根一尺过心的木柱,外六内四,高2.7米,成正方形。柱上横担枕木铺楼板,楼板外四周以小木拼合结构,四个小木柱为一组,垒在而起,下小上大,呈峰窝状,而组成几何图案,楼外沿四周伸出1.4米作楼沿,覆盖简瓦,沿头花纹各异,四角四脊四爪,爪端伸出鸡头,构成第一楼。从一楼角立四根木柱高3.6米,直通楼顶,外沿结构和一楼相同,楼顶另修一座中国古宫殿式的屋顶屋檐和二楼出檐相接。屋面正中一脊二爪,四角四脊四爪,全楼高11米。矗立院中,翼飞鸟革,结构精巧,乃安康回汉人民劳动结晶,“教改”后被占用,“文革”时失火,大殿、浴室、抱厦俱成灰烬,唯此楼无恙。但年久失修,枕木楼板四周出檐已腐朽,部分已塌落,正待修复。
安康市石堤乡清真西寺
地址:陕西省安康县石堤乡
邮编:725007
现任教长:马春德
现任学董:马宗德
该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当时有草房3间。咸丰元年(1851年)拆除草房,在原基础上修建大殿卷棚6间,后续南北事各3间,伙房、水房4间。后再续卷棚5间,阿訇住房2间,简易邦克楼一座。几经劫难,又多次修尊。现占地面积2.2亩,建筑面积868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庭院内遍植花木,朴素典雅,洁净庄严。卷棚下大殿内竖有三面大匾,正中匾文“尊经古教”(清同治五年立),大殿北匾文“思隆普慈”(清咸丰二年立),大殿南匾文“以一贯之”(清光绪九年立)。北有讲堂、耳房,互相映衬,整个建筑布局紧凑,结构合理,错落有致。
本坊现有教民200余户,共1000余人,其中学董7人、阿訇2人、满拉2人;均系回族,属伊黑瓦尼。寺内有阿拉伯文经典10部,波斯文经典2部。
安康市铁岭清真寺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安乐乡铁岭
邮编:725012
现任教长:王卓然
现任学董:马文财
铁岭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安乐乡。这座清真寺建于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宣统元年(19O9年)、民国3年(1914年)得以续建,并不断扩大。由于原寺已破烂不堪,近年又决定按阿拉伯式样重建。从1992年至1993年大殿已建成,目前正在扩建其他设施。全寺占地面积0.8亩,大殿建筑面积268平方米,全寺建筑面积365平方米。
坊民共270户,102O人,均为回族,属格迪目。本坊有阿訇1人、满拉2人、学董5人。王卓然阿訇现担任市人大代表,省政协委

 

 

责任编辑:M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陕西省 清真寺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清真寺
下一篇:西藏自治区清真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