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土拉·葛兰论伊斯兰的协商制
分享到:
2013-12-20 17:04:37 【来源:】 点击:

 

    对于当代的伊斯兰信士来说,伊斯兰的协商制正如其对于圣门弟子一样,是伊斯兰富有活力的特殊标志,也是伊斯兰的一项基本原则。协商制源于古兰经,是伊斯兰信士最为显眼的标志,也是伊斯兰浸润其心灵深处的穆斯林团体最重要的特色。伊斯兰的协商制在古兰经中被置放在同拜功和分舍财物同等的位置上。真主说:“وَالَّذِينَ اسْتَجَابُوا لِرَبِّهِمْ وَأَقَامُوا الصَّلاةَ وَأَمْرُهُمْ شُورَى بَيْنَهُمْ وَمِمَّا رَزَقْنَاهُمْ يُنْفِقُونَ (他们的事务是由协商而决定的,他们分舍我所赐予他们的。”(42:38)

    清高的真主在此提请穆斯林注意,应当把协商制视为宗教功修一样来对待,并说明这个充满活动的问题,是一件响应真主号召的神圣事务。真主还在这节经文中提到响应这个号召的必要性。其结果便是真主将拜功、协商制和分舍财物置于同等的宗教地位上。

    按照这一标准,一个忽视了协商制的社会不再被视为是一个信仰健全的社会。同样,一个没有从完整意义上对协商制加以践行的穆斯林团体,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团体。所以说,协商在伊斯兰教中是伊斯兰生活的基本,无论是领导还是被领导者都必须加以践行。领导者被责成在政策制定、行政、立法等与社会相关联的事务上践行协商制,而被领导者则被责成向领导者表明他们对领导者的意见和思想。

关于协商这项伊斯兰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此述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裨益的。

    伊斯兰的协商制是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意见的先决条件。一个由个体或社会作出的导致失败和严重后果的决定,常常都是因为没有审视其他的人的意见或批评。凡是固执己见,从不考虑他人意见之人,无论他的天赋有多高,如何聪慧非凡,甚至是精明无比,他的主张都可能犯错,甚至比起那些智力中等,但是愿意以协商的方式采纳他人意见之人更容易犯错。因此,一个富有理智的人,他最愿意并谨守协商之道。他也是最能够从他人思想中获益的人。凡是在行动和计划中满足于个人的思想,或者试图将一己之见强加于他人者,他不免会失去行动的活力,周围的人也注定会逐渐远离他,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因此,协商是让一个人在他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摘取最好成果的先决条件。同时,协商也是一个人超越自身非常有限能力,而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手段。

    因而,我们应当扩大协商的范围,在开始工作之前,广泛咨询,认真采取各种手段和举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有害的行动中,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损害自身能力,或受身边亲友的指责。凡是没有同有学识,有经验之人协商便开始的工作,注定将会令自己后悔不已,并对自己下一步的工作不知所措。有多少轻率而鲁莽行事的人所做工作,刚刚开始,便面临着夭折与停滞的结果,并给其他人造成不幸与损失。

    伊斯兰的基本规则被认为是一个完美的体制和系统。伊斯兰的协商制是力行和维护伊斯兰的最重要的活力之一。伊斯兰的协商制是解决那些没有经训明文规定而又涉及个体与社会,人民与国家,科学与知识、经济与社会事务的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伊斯兰认为,国家的协商机构优先于国家的行政权力。同伊斯兰的协商制相比,今天土耳其国家的协商机构行使的职能有限,涉及范围有限,并受到各种约束。

    国家总统(国家监护人)也应当受到协商原则的规范,即便他在真主御前获得真主的启示与灵感,受真主所支持、教诲、护佑也罢。历史上,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同样,现在我们也要这样做。假若在这儿和那儿我们疏于实行伊斯兰的协商原则,那我们的人民和社会就将被各种各样的名目所划分和区别。

    一个疏忽或忽视了伊斯兰协商原则的社会,永远都不会是一个成功的社会。当穆圣先知说:“凡是向真主求善之人,他不会失望;凡是同人们协商之人,他不后悔。”(由塔巴拉尼传述)。所以说,伊斯兰“乌玛”的成功与未来的保障都与伊斯兰协商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伊斯兰的协商制在古兰经中有两段经文明确提及,在其他的许多节经文中则给出了暗示。

    明确而不存在任何歧义地提及伊斯兰协商制的两段经文是:

    真主说:“وَشَـاوِرْهُمْ فِي اْلأمْرِ(你)当与他们商议公事。”(3:159)
    真主说:“وَأَمْرُهُمْ شُورَى بَيْنَهُمْ 他们的事务是由协商而决定的。”(42:38)

    这是两节明确提及伊斯兰协商制的古兰经文,而在以“الشورى 协商”一词命名《协商》章,则包含了更多的哲理。

    在《协商》章中,协商一词是用来描绘并赞扬圣门弟子的,仿佛这节经文潜含着对圣门弟子之后,所有在他们的工作和事务中采取协商制,并以之为工作中心的人的赞赏。而选择“协商”这个受赞的品性来多次赞扬圣门弟子们,则证明了“协商”的重要性。

    正如,古兰经中以协商为伊斯兰的最为重要的规则一样,先知圣训中也非常重视伊斯兰的协商制,并以圣训明文的方式明确倡导。穆圣先知在每一个没有古兰经明文规定的问题上,都同圣门弟子们协商解决。而参与协商的圣门弟子们,有男人、女人、青年和长者。尽管人类在今天已经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并未达到历史上先贤们在协商思想上所达到的高度。

    是的,穆圣先知曾经在每一个问题上同圣门弟子们协商,咨询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在每一个计划中征求他们的同意,照顾公众和群体的感受,顺应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的习惯和倾向,从而让自己的决定获得有力的支持,而不会轻易动摇。穆圣先知的确在培养每一个圣门弟子,以便让他们都以自己的精神、思想参与到他所制定的工作中来,所以,穆圣先知以最为稳健的方式,实现了他的各项伊斯兰工程。

    让我们看看穆圣先知在生活中是如何践行这一事务的:

    当穆圣先知抵达“伍侯德”战场时。穆圣出于对战略事务的考量,而向他一些伙伴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将弓箭手布置在伍侯德山的制高点,让他们准备战斗,并警告他们不管战事结果如何,都不要离开他们的位置。穆圣还禁止他们退下制高点去瓜分战利品等等建议。但是,这些圣门弟子们却错误地判断战事已经随着时间的迁延而结束,已经不必再继续执行穆圣的命令。于是他们擅自离开了伍侯德的战略制高点,变相地违背了穆圣的教导。

    在伍侯德战役中,穆圣还遇到另一种违背他意愿的情况。那就是,假若伍侯德战役是穆圣的最后归宿,在他遭遇了这一系列损失与伤害之后,穆圣本可以挥手拒绝圣门弟子的意见,并对他们说,你们走吧,愿真主惩罚你们!但是,穆圣并未这么做,而是在圣门弟子忙于寻找罪责,思量辩护时,诵读了真主的经文——“وَشَـاوِرْهُمْ فِي اْلأمْرِ(你)当与他们商议公事。”(仪姆兰的家属章:159),然后,穆圣把圣门弟子们召集在一起,同他们相协商。协商时,穆圣脸上的血还在往下滴着。这是因为那些违背穆圣指导的圣门弟子的错误,而让穆圣受到严重伤害的结果。当时的场景是:穆圣和圣门弟子们在烈士们的尸身中间,在圣门弟子不知所措,备受压力的情况下相互协商。在这场考验中,甚至有的圣门弟子把脸转向麦地那的方向,不再顾及在伍侯德发生的一切。而穆圣则不仅同这些圣门弟子协商,而且还传达真主启示给他的命令——要求穆圣原谅圣门弟子们,并为这些圣门弟子们向真主祈求来自于真主的恕饶。

    就这样,穆圣先知彰显了他所受命执行的伊斯兰的协商制,即便他信仰的一生时刻都处于天启光芒的庇护下也罢;就这样,穆圣提醒所有肩负责任的领导们,要对他们所领导的民众敞开言路,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并警告那些专制之人将面临的恶果。

    据来自穆圣的传述说:在伍侯德战役后,真主降示了“وَشَـاوِرْهُمْ فِي اْلأمْرِ(你)当与他们商议公事。”(3:159)的命令。

    这段传述说明,真主和穆圣本无需同圣门弟子们协商,但是真主为慈悯这个民族而派遣了他。这段传述还向我们强调指出:凡是与人协商者,他就会成功;而放弃协商之人,他已经迷误。由此可知,真主命令穆圣践行协商制——即便穆圣本人无需与他人协商,也无需这一制度——以及让每一位领袖和负责人务必遵循协商制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要在你的双手上放满穆圣先知的箴言和警句,这些圣训让世界充满了吉庆;这些圣训因为出自穆圣之口而尊贵无比。

    “凡是向真主求善之人,他不会失望;凡是同人们协商之人,他不后悔。凡是节俭之人,不会贫穷。”(由塔巴拉尼传述)。

    “凡是与他人协商之人,不会面临困难;凡是自以为是之人,不会幸福。”(来自希哈比的穆斯乃德)

    “经过协商的事情,便是最为稳妥的事情。”(艾布·达乌德传述)

    “以真主发誓,凡是征询他人意见的民族,他们受引导而趋于更好之境。”(布哈里传述)

    有鉴于此,伊斯兰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协商是伊斯兰的基本原则之一,务必加以贯彻和执行。在伊斯兰的各个历史时期,这一原则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应对过各种各样的局势。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中国1.18万名赴沙特朝觐人员全部平安回国
下一篇:回族穆斯林要以自己民族信仰而骄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