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既反对大民族主义 又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分享到:
2012-02-19 10:49:21 【来源:民宗网】 点击:

  
  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结合中国情况提出并获成功实践的一项正确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邓小平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保障,着重于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他说:"反对大民族主义在政治上就要实行区域自治及联合政府,……这件事在中国是一件新事,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现在要创造经验,开始先在一个地方做出经验后,再把经验运用到其他地方去。"①
  
  邓小平在西南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把是否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政治问题来看待。他认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要使各少数民族享有他们应该享有的自治权。他说:"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这是他们的政治权利。"②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大西南第一个创建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地区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它的建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和伟大实践,浸透着邓小平的心血。可以说邓小平是创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奠基人。
  
  1950年7月21日,他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曾两次提到"康东"(即今甘孜州),七次提到"西康"(主要是指当时西康藏族地区)。他以敏锐的思维和高度的政治洞察力,把大西南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建立的突破口选在了甘孜藏区。他指出:"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纲领宣布了,少数民族很高兴,在高兴的同时,就要问什么时候实行,如何实行……,我们党在历史上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比如在内蒙古,这方面是有经验的;在陕甘宁边区北面,也有些经验。而在广大新区,还没有经验,对许多干部来说还是个新问题。但是必须开步走。"同时,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西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首先开步走的应是康东。"这个历史性的决策,是建立在他对甘孜藏区充分调查了解基础之上的。其根据是,在这里"各种条件比较具备。第一,藏族同胞集中;第二,历史上有工作基础;第三,我们进军到那个地方后,同藏族同胞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第四,那里还有个进步组织叫东藏民主青年同盟,有一百多人。"
  
  在康东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不仅仅是实现共同纲领中的民族政策,而且还将其作为推动西南少数民族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同时还将为和平解放西藏打下基础。他指出:"毛主席对西藏问题就确定了两条,第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二是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这两条搞好了,才能解决西藏问题。"所以,邓小平把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看作是带战略性的问题。他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可以直接影响西藏。"1950年6月25日,邓小平在为西南局起草的关于康定区工作问题给西康区党委的电报中指出:"在康定区必须坚决实行区域自治的方针,愈快愈有利。"
  
  对于如何保证适时、稳妥、成功地在康东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邓小平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诸如,充分尊重当地藏族和有关人士的意愿,命名问题须与藏民代表人物交换意见;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军队和干部要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把经济搞好;作好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1950年8月6日,邓小平起草的西南局《复西康区党委关于东藏成立自治区域人民政府问题电》中指出:"在藏东早日成立自治区域人民政府是完全必要的,但因为少数民族问题极为复杂,我们经验很少,故对每一个细节问题都必须在反复商讨之后,特别是与少数民族代表人物交换意见之后,才能实行,否则容易陷于被动"。康定军事管制委员会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按照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部署和邓小平的指示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建设的筹备工作。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于1950年11月17日至24日,在康东隆重召开了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1月24日,在康定召开了万人大会,举行了盛大游行。11月25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宣言》,宣告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邓小平 大民族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

上一篇:关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劳务输出的建议
下一篇:马明良获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