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穆斯林
分享到:
2012-07-23 20:18:37 【来源:伊光】 点击:

当您经过台湾某个街头,是否曾瞥见别具异国风情的清真寺?是否曾踏入哪间清真餐厅饱餐一顿?听到伊斯兰教或穆斯林,也许直觉联想到遥远的阿拉伯,但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就住着一群穆斯林!

伊斯兰教亦传到了台湾,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部分穆斯林军旅百姓随郑成功自福建等地来到台湾,大多落脚于今天的鹿港与台西一带,以郭姓与丁姓人家居多,并于鹿港建造了清真寺。然而距离的阻隔,来台的穆斯林未能与原乡保持联系,加上日本统治台湾半世纪,最终使得当地穆斯林逐渐汉化,与伊斯兰的信仰与社群氛围慢慢疏远,甚至以断绝收场。因此当时那批最早迁徙至台湾的穆斯林,如今只能以史料及其留下来的遗迹加以缅怀了。

时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南京的中国回教协会(注二)为发展台湾地区教务,始聘请专人前来台北筹办相关业务,并集资于台北市丽水街兴建了首座清真寺。(注三)国民政府迁台,超过万余人的穆斯林随之来到台湾,他们多以军、公、教职为主,分散于全台各地。虽然因为时空环境的影响,穆斯林无法像过去般建立自己的社群,但是最基本做礼拜的清真寺必须建起来,加上原有的清真寺已不敷使用,因此在各地穆斯林的努力,以及当时阿拉伯世界友邦的援助下,从北到南共六座清真寺陆续完工。(注四)其中台北清真寺于民国四十九年(1960年)落成,之后包括沙特阿拉伯国王费瑟、伊朗国王巴勒维、约旦国王胡笙等重要贵宾均曾莅临,数十年来扮演着北区穆斯林的信仰中心,该寺并于民国八十八年(1999年)被列为台北市市定古迹。

(图说:台北清真寺。)


(图说:龙岗清真寺。)


除了随国民政府来台的穆斯林及其后代之外,现于台湾居住着许多来自泰国、缅甸的云南籍穆斯林。该群体中部分为泰北与滇缅游击队的军旅及其眷属们,此外多数则是为求更好发展,而于民国七十年代前后迁台的泰缅云南籍华侨,他们在当今中坜忠贞一带,以及新北市中永和地区自成聚落,生活中仍保存其族群与宗教文化,且在台湾穆斯林社群中渐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宗教、籍贯等为凝聚的认同力量,造就了他们的社群型式与族群意识,成为台湾穆斯林中较为呈现聚落型态的群体。(注五)

台湾穆斯林的组成虽以上述两个群体为大宗,然而近年来有愈来愈多的人因为与穆斯林婚配或是对伊斯兰教产生兴趣与认同,进而改信伊斯兰教。尽管不像传统穆斯林从小在家庭生活中接触宗教,但是这些皈依穆斯林们却更加认真学习宗教知识,落实宗教规范,并积极参与各类宗教活动。

而在今日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们因求学或工作而旅居他国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台湾亦经常可见来自阿拉伯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外籍穆斯林,他们之中许多已在此地成家立业,或是取得我国国籍,在渐渐融入台湾生活的同时,自然也成为台湾穆斯林社群中的一份子。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目前在台湾工作的东南亚籍工作者,其中印度尼西亚籍人士就占了十五万。平心而论,外籍穆斯林确实使伊斯兰教在台湾的发展更加多元,体现伊斯兰文化兼容并蓄的风貌。

穆斯林的生老病死、食衣住行,几乎都与伊斯兰教息息相关,为了生活所需,穆斯林于台湾各地奔走,陆续开设合乎伊斯兰饮食规范的清真餐厅,让穆斯林吃得方便又安心;(注六)此外向政府寻求协助,于北中南三地开辟「回教公墓」,使穆斯林的身后事无后顾之忧。(注七)另于各地清真寺兴办宗教教育,举办青少年文教活动,将伊斯兰信仰与文化传承下去。由于穆斯林在台湾是少数族群,日常生活无时无刻受到大环境影响,因此必须从身旁的细节着手,对于信仰若没有坚持,很容易就将被环境所同化,这是台湾穆斯林必须正视,并妥善处理的课题。

(图说:高雄清真寺。)


民国六十年代的石油危机,让全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中华民国却因为在地穆斯林与阿拉伯世界的邦谊,并未受到明显波及。五十多年来,台湾的穆斯林在社会上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当初来台的第一代,至今已繁衍至第三,甚至第四代了,虽然先辈们逐渐凋零,但是后继有人,更多新血的加入,使得台湾穆斯林社群变得更具生命力,也为台湾多元文化注入更丰富的元素。

下次您若经过清真寺,别急着走过,不妨停下脚步,认识这个早已融入你我身边,具有悠久历史,却似乎又新奇陌生的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人群。

(注一)所谓的「回族」正式被官方赋予民族身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所发生,中国大陆当局以其对于民族的界定,将回族识别出来。而现今中国大陆共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除了回族散居于各地外,其他民族多聚居于中国大陆西北地区。

(注二)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于武汉成立,后更名为中国回教协会。其成立宗旨除宣扬伊斯兰教义,办理国内穆斯林相关事务外,更有配合政府政策,达到兴教救国之功能。民国四十年该会于台北复会,是为综理台湾伊斯兰教各项事务的领导单位,办理业务包括教义宣传、文化推展、人才培训、国际交流等。

(注三)虽然于前述提到穆斯林早年于鹿港建有清真寺,但经历两百多年后已不复见,当地穆斯林社群亦已消散,故以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当时全台无清真寺的情况而言,将丽水街清真寺称为首座清真寺即有其合理之处。

(注四)台湾现今的六座清真寺,其中在台北市有两座,分别为台北清真寺与文化清真寺,另座落于中坜的名为龙冈清真寺,其余分别为台中清真寺、台南清真寺与高雄清真寺。

(注五)在台泰缅云南籍穆斯林以中坜龙冈、忠贞一带为主要聚落,以龙冈清真寺为宗教生活之重心,据统计该地区约有近三百户穆斯林家庭居住。至于在大台北地区,据悉亦有一百五十户左右的穆斯林,以中和南势角与永和为主要分布区块。

(注六)伊斯兰教对饮食的规范,主要源自《古兰经》第2章第173节:「他只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穆斯林在生活中就得符合宗教所定下之规范,当然穆斯林经营的清真餐厅也同样如此。

(注七)伊斯兰教对丧葬讲求速葬、土葬与薄葬,穆斯林亡故后经过一定的仪式与程序,即于三日内下葬。由于教义对于土葬的规定,并禁止火葬,因此对穆斯林而言,势必得有土地以作为安葬之用。而早年在穆斯林的努力争取以及政府的协助下,于北中南三地各画定一区设置专门的回教公墓,以利穆斯林使用。

责任编辑:贝贝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台湾 穆斯林

上一篇:王征的摄影
下一篇:沙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