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族史略
分享到:
2012-02-18 14:19:21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民族节日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拜拉特夜、盖德尔夜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土尔”的意译,青海回族称“大尔德”,伊斯兰教历10月1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是穆斯林的斋月,回族群众习惯用阿拉伯语称它为"莱麦丹月"。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穆斯林为了纪念《古兰经》的降示,要封斋一个月。相传,在伊斯兰教的至圣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开始传授给了他。因此,穆斯林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使回族逐步养成坚韧、刚强、廉洁的美德。斋月结束,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开斋节。这天上午广大穆斯林要举行隆重的开斋节会礼,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日的聚礼要隆重得多。会礼后全体互说“色俩目”问候,恭贺节日。同时,还要去上坟。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宰牲节”,青海回族称“小尔德”,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觐,朝觐的最后一天,即12月10日,举行庆祝活动。相传,伊斯兰教的古代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当易卜拉欣执刀宰伊斯玛仪时,真主派天仙送来一只羊作为祭品,代替了伊斯玛仪。穆斯林为纪念易卜拉欣父子对真主的虔诚和伊斯玛仪对父亲的孝顺,在这一天要宰牲过节,这就是“古尔邦节”的来源。古尔邦节这一天,也和开斋节一样,要举行非常隆重的会礼,会礼结束后,大家互道“色俩目”问候,有条件的家庭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割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节日期间,家家户户用丰盛的菜肴和传统的民族食品招待亲朋好友。同时,还要去上坟。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回族史略

上一篇:中華回教博愛社簡介
下一篇:民国时期山东穆斯林生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