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的生平
分享到:
2012-11-17 20:54:15 【来源:】 点击:

    统一阿拉伯半岛
 

    先知穆罕默德的“迁徙”结束后他开始联盟游牧部落。许多人看到穆罕默德是当时阿拉伯半岛最强的人,许多部落派代表去麦加要求加入同盟。在他去世前虽然有部落发生过几次叛乱,但这时的新生的穆斯林政权已经足够强大来应付它们了。
 

    穆罕默德回到麦地那来调停当地两个部落之间的争执。他依伊斯兰教原则建立福利设施、收取税收(天课)将它们分给贫困老弱、签署了众多和平协议、修建了许多清真寺和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对所有宗教族群和平相处的宽容环境。
 

    逝世和后事
 

    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前不久他就对弟子们作出最后训诫。内容大概是要穆斯林弟子坚持礼拜真主、团结一致等。他的去世在他的信徒中无可避免地引起了一场大危机。这场争论导致了日后伊斯兰教的分裂。什叶派相信穆罕默德在死前指定阿里作为他的继承人,而逊尼派则对此提出疑义。
 

   有关穆罕默德的争论
 

   穆罕默德的品行
 

    多年来,一些非穆斯林,尤其基督新教的学者,质疑穆罕默德的品行。有些可能是误传的,有些可能是误解了古兰经和布哈里圣训中的记载。
 

    但是以下的却是在《古兰经》和《布哈里圣训》里有关穆罕默德品行记载的原话:
 

    • 穆罕默德娶妻阿伊莎并和她有性关系时,穆罕默德五十二岁,阿伊莎九岁(布哈里圣训5:58:234;7:62:65及88)(实情是穆罕默德娶阿伊莎时并没有立即和她有性关系,而是待她到成年之后双方自愿的情况下才行房的。)
 

    • 穆罕默德教导男性穆斯林可以和女奴发生性关系:“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末,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或以你们的女奴为满足。这是更近于公平的。”(古兰经四章三节;二十三章第五节及第六节;三十三章五十节及五十二节;七十章二十九节及三十节)
 

    • 穆罕默德有很多奴隶,有黑人、阿拉伯人、埃及人、犹太人、基督徒,有男有女。(布哈里圣训1:2:29)
 

    • 穆罕默德只是一个警告者,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引导者:“你只是一个警告者,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引导者。”(古兰经13:7)
 

    穆罕默德的历史意义
 

    伊斯兰教最主要的教义是对真主的真诚的信仰,和超越部落分裂和对布道者的信奉的道德观。伊斯兰传统认为穆罕默德是文盲,不会阅读及书写。他成长时,他曾经多次作为商队的管理员,他的任务是保护商队完好到达目的地和保护所有的商品完好。他生前所有的买卖都是公道的,所以他的买卖相当成功。
 

    古兰经是先知穆罕默德632年最后一次去麦加的路上口述记下来的。这说明古兰经在穆罕默德生前即使还没有写到纸上,至少已经有一个固定的顺序了。
 

    而所有穆斯林均相信,穆圣去世后,《古兰经》还没有定本。艾卜•伯克尔继位的第二年,叶麻默(al-Yamama)战役,不少哈菲祖(能全部背颂《古兰经》的圣门弟子)牺牲了。欧麦尔向艾卜•伯克尔建议赶紧整理《古兰经》,以免散佚。艾卜•伯克尔便说:“使者没有做过的事,我们怎么能做呢?”但欧麦尔终于说服了他。他就使人去把宰德找来,对他说:“你是一个有才智的青年,我们对于你是毫不怀疑的;你还替使者记录过启示。请你把《古兰经》搜集起来吧。”事后,艾卜•伯克尔又邀请了武百耶、阿里、奥斯曼三人来协助宰德。
 

    他们四位都是替穆圣记录启示的,又都能背诵全部《古兰经》,他们组织了一个《古兰经》整理委员会(在那个时候,当然没有此类名称),经常开会整理他们以前所记录的启示,以背记的资料和记录的资料,互相较对。
 

    他们校到第九章《讨白章》第一二八节和一二九节的时候,只有背记的资料,没有记录的资料,后来,费了很大的工夫,在艾卜•胡宰默(Abu Khuzaima ibn 'Aus)的家里找到了记录的资料,他们才敢着笔。第三十三章《艾哈萨卜章》的记录资料,也是费了许多工夫,才由胡宰默的家里找出来的。他们把全部《古兰经》整理起来,交给艾卜•伯克尔保管。他去世后,归欧麦尔保管。欧麦尔去世后,归他女儿圣妻哈福赛(Hafsa bint 'Umar)保管。于回历二十五年(公元645年—646年),利亚和伊拉克的穆斯林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战役中曾为《古兰经》的读法而发生争执,侯宰斐(Hudhaifa ibn al-Yamani)目击这种情形,感觉不安,返回麦地那后,报告哈里发奥斯曼,并且建议说:“在这个民族象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样分裂之前,你赶快设法挽救吧。”奥斯曼就派人去对哈福赛说:“请你使人把《古兰经》的资料送来给我们,让我们抄录几部,然后送还你。”奥斯曼命宰德、伊本•左丕(Abdullah ibn Zubair)、赛义德(Sa'id ibn al-Asi)、阿卜杜拉赫曼(Abdurrahman ibn al-Harith)等人写了好几部。宰德是麦地那人,其余的都是麦加的古莱氏人(Quraish),奥斯曼对他们说:“倘若你们为《古兰经》的词语而与宰德的意见不一致,那么,你们照古莱氏人的方言抄写吧。因为《古兰经》是依他们的方言而启示的。”他们总共抄了七部,一部保存在麦地那,其余的分寄麦加、大马士革、也门、贝海赖尼、库法、百索拉等地。奥斯曼下令把其它的抄本一概焚毁,他下令抄写的《古兰经》,称为定本(al-Mushaf al-Imam),或奥斯曼本(Mushaf'Uthman),现在通称奥氏本(al-Mushaf al-Uthmani)。现在全世界通行的《古兰经》,只有这种定本。
 

    在政治上先知穆罕默德建立了辉煌的阿拉伯帝国,他的继承人将这个帝国扩张为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河的大国。
 

    他死后数世纪中许多穆斯林获得的创造经常被归功于他的精神影响,尤其归功于他对知识的追求。对他生活的研究在穆斯林世界导致了一个专有的历史科学(圣训学)。
 

    穆罕默德在历史上最重要的作用当然是他作为伊斯兰的先知。穆斯林相信先知穆罕默德明确地区分他作为先知的宗教模范和他的个人喜好严加区分。他将他的错误归罪于自己,而将他的成就归功于安拉。他一再坚持将古兰经与他的言论和行为分开来对待。他一直反对别人将他看做神。穆罕默德去世后,弟子中有人十分激动,不能接受先知的离逝,此时,先知的大弟子兼好友艾卜•伯克尔对其他弟子说,要让那些爱戴穆罕默德的人知道,他确已离我们而去 ;而让那些崇拜真主的人知道,真主是活着的,永远不会死亡。
 

    无论如何,穆罕默德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力至今仍然十分巨大,在美国历史学家撰写的《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中,综合各类因素穆罕默德排在第一位。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罕默德 生平

上一篇:马家军东征悲壮抗战:百名骑兵集体投河殉国
下一篇:伊斯兰与世界文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