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骑兵师抗日纪略
分享到:
2012-10-06 23:09:11 【来源:新华网】 点击:

       蒋介石历来把他的嫡系部队摆在后方,把地方等杂牌部队摆在前线充当炮灰。1941年夏,日军以优势兵力,由皖北的寿县、凤台两县出发,三面包围我军。当时马彪师长考虑到我军防守之地,是涡河、沙河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日军六十师团和一个师多的伪军,沿沙河西进,是在骑八师的右后方,我师腹背临敌,难以支撑,并判定敌军的出动是扫荡,而不是西进。因此,决定我军由怀远的河溜集,蒙城的双涧集、陆瓦房等地,转移到阜阳、颖上沙河以北地区。这个时期,敌我仅发生小部队遭遇战,并无大的接触,日军扑空后仍退回原据点。当我军返驻原防地时,曾与新四军彭雪枫部接触,发生冲突,双方在黑夜中展开战斗,结果,彭部与我师双方都受到了一定损失。后来才知道,我师与新四军彭雪枫部所以发生战斗,完全是奉蒋介石之命行事。这次发生的不幸事件,正值抗战第二阶段(武汉沦陷后),蒋介石包藏祸心,对日采取消极抗战,对八路军、新四军则暗中采取冲突磨擦,充分暴露出了积极反共的真面目。回忆马彪部队初到皖北时,全师官兵都认识到是来打日本侵略军的。因而与友邻部队彭雪枫支队双方经常派员联络往来,彭雪枫曾派人给骑八师100匹军衣布料,马彪骑八师也派人给彭部送去战马10匹和20枝步枪,还随时互通情报,共同对付蚌埠的日军,为此还受到过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和战区来电报责备。以后不久,彭部就调到津浦路以东去了,再未发生过联系。

      马彪离职与马步康接任骑八师师长
 

      1941年以后,马彪师的内部勾心斗角,意见分歧,当时马彪因兼任何柱国骑兵第二军副军长,并有升任六十四军军长的传说。于是有人即向青海马步芳告密,说马彪有野心,想脱离青海,加之补充兵源,多是来自豫皖陕西地区所抽调的壮丁,大有摆脱青海的表象。1942年夏,马步芳生怕骑八师的兵权完全落到蒋介石中央军的手里,因而急忙由青海飞往重庆,向何应钦进行活动后,就向蒋介石当面报告说:“马彪因年老申请退休,拟由马步康去接替……。”蒋介石随即准其所请。马步芳返青后,即派马步康带领部分人马(马步康系马步芳的堂兄,时任马步芳的一百师二九八旅旅长职),前往皖北阜阳东北的马店子与马彪办理交接手续。马彪至此含冤未回青海,索性居住西安。不久,马彪接到蒋介石电召,旋去重庆面谒蒋介石,当面诉说他并未要求退休,并表示:当此抗战紧急关头,宁愿当个老黄忠战死沙场,死而后已。而蒋介石也假意地嘉许马彪勇敢善战,屡立战功,犒赏了银币10万元。并分别电示西安胡宗南,及苏鲁豫皖边区总司令汤恩伯,妥善安置。汤恩伯接电后,便在沈邱筹备成立骑兵纵队,打算由马彪来领导,曾派人在甘肃夏河等地买马数百匹,先成立了第一团,当时由谁来任团长还未加肯定。但在继续买马中受到了马步芳的忌恨刁难,买马事宜很难进行。马彪在这种情况下,看到成立骑兵纵队的计划就要落空,于是他只好仍返回西安,即以中将参议的名义,休居西安市。

 

     中原大会战前后

 

     1942年,整个苏鲁豫皖边区一带,除了零星的拉锯战以外,日军基本上改变了战略措施。

 

     自南京汪精卫伪政府成立后,在日伪合作下,各地大力推行伪政权,积极收买汉奸、叛国分子,扩编伪军,企图收到“以华制华”的效果,特别是要进一步勾结国民党军,共同进行反共。当皖南事件发生时,骑八师一直在皖北,没有参与其事,回忆在敌我进行拉锯战的一段时间里,在蚌埠一带靠铁路沿线,曾出现过三个轮替性的地方政权组织,即:汪伪政权、人民政权和国民党政权。由于汪伪政权和国民党政权里的官员乘机发国难财,压榨迫害群众,真是搞得民不聊生。

 

 1943年至1944年之交,日军又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掀起了中原大会战。先是攻占了河南阳,日军为继续打通平汉线,重点该线水、陆码头的漯河据点,就调动板垣师团的主力,首先围攻漯河外围的阜阳重镇。为了保卫阜阳,苏鲁豫皖边区总部调马步康骑八师赴颖上一带,作为侧翼掩护,参加了保卫阜阳的战役。在颖上县与友军主力部队取得联系后,作为机动掩护力量,尽量迂回到敌后侧出其不意地进行袭击。当时正值田苗茂盛季节,人马容易伪装隐蔽,在偷袭、奇袭中,常使进犯的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来,骑八师司令部暂驻后方的一个村子,由于敌密探告知,在我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副师长卢广伟和一个士兵被敌人飞机投弹炸死,马步康及司令部其他官兵等幸而没有伤亡。

 

    中原大会战结束后,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敌人的种种不利因素,豫皖一带的日军,除和骑八师部队发生零星接触外,没有发生较大的战斗。但与此同时,蒋介石却密令积极进行反共。惟这时在铁路以西活动的革命部队,如新西军的彭雪枫部早已调往铁路以东去了,所以再没有和骑八师发生过冲突。接着,骑八师又划归第五战区指挥,仍驻皖北。

 

     日本投降以后
 

     1945年日本投降后,骑八师同其他友军,奉命开往徐州“接收”。部队驻徐州九里山一带待命。因当时的中央军视骑八师是地方杂牌军队,只准在城郊驻扎;不准进城实际执行接收任务。蒋介石嫡系部队在接收中,舞弊弄私,大发横财,故当时人民群众把“接收”称作“劫收胜利果实”。

 

   接收完毕后,马步康鉴于所属官兵多属家乡子弟,而且亟欲凯旋故里;同时马步康也看出打内战将愈陷愈深,最后全师有被消灭的危险,因而除急电青海马步芳代为向有关方面斡旋外,马步康自己也直接向总部大事活动。终于,该师于1946年元月,由陇海路调至陕西富平一带,当时由于战后部队缩编和整编的需要,就与暂编骑兵第二师马禄部合并,整编为一个师,仍保持骑八师番号,马步康仍任师长。同年3月,调驻甘肃永登。

 

      回顾这个师自离青东下,几经扩编、改编、整编,伤亡近万人,逐年补充的豫、陕籍士兵达半数。尽管这个骑兵师是国民党地方部队,有它反动落后的一面,但在整个抗战八年期间,全师官兵远离家乡,转战苏鲁豫皖边区,不惜流血牺牲,与日本侵略军奋勇作战,为保卫祖国作出了贡献。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青海 骑兵师 抗日

上一篇:马步芳参加抗日
下一篇:国民党派系在青海的斗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