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亮文化旅游融合大手笔
分享到:
2012-05-06 02:18:53 【来源:西宁晚报】 点击:

    四大重点活动

    文化活动:举办中国·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夏都丽人秀、夏都避暑旅游节、中国·青海西宁国际原生态舞蹈暨现代舞艺术节。

   体育活动:举办高原夏都国际风筝邀请赛、山地自行车赛、全国CBA篮球表演赛。

   省市联办活动:组织好青洽会、丁香郁金香节、环湖赛、国际攀岩赛。

   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策划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文化活动,推进市民大讲堂、百姓大舞台、消夏纳凉艺术节、夏都名特小吃美食节等文化活动。

    此外,区县还将举办丹噶尔民俗文化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中华母亲节暨王母故里敬母大典、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宗喀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区县特色文化展示周、现代农业观光游等品牌活动。

    四大精品线路

    市区(县)精品线路:突出西宁中心城市功能,整合塔尔寺、藏文化馆、日月山、丹噶尔古城、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老爷山、鹞子沟、北山土楼观、南山、东关清真大寺等重点景区,打造集观光、休闲、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精品线路。

    以市区为中心的辐射线路:打造环青海湖游、江河源头游、唐蕃古道游、宗教朝圣游、青藏铁路游等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多日游精品线路,并逐步向四川、新疆、西藏等周边邻近省区延伸,进一步扩大“魅力夏都、健康之旅”品牌影响力。

    差异化营销线路:加强西宁旅游产品整体策划和包装,加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互补性城市的旅游合作,通过夏季旅游带动冬季旅游,逐步实现旅游资源、区域品牌、市场营销、信息平台一体化,从而辐射带动华北、西南市场。加紧协调,力争开通与厦门、福州、济南、青岛等主要客源地城市的航线、航班。

    国外重点推介线路:继续加强与港澳台、韩国、日本等地的文化交流活动,宣传“魅力夏都、健康之旅”品牌,拓展东南亚、欧美旅游市场,逐年提高境外游客数量。

    2015·旅游数字

    ——到2015年末,新建和提档升级A级景区5家,使全市A级景区达到20家。

    ——到2015年末,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80家。

    ——到2015年末,力争引进3-5家国内百强旅行社来我市开设分社,鼓励支持3-5家旅行社在省外开设分社;旅游客运车辆达到900辆,客位20000个。

    ——到2015年末,星级饭店总量达到70家,全国知名连锁酒店达到30家。

    四区三县旅游品牌新定位

    城东区:围绕建成全省客流商贸中心和未来西宁新地标的目标,实施东关清真大寺片区改造,配合做好马步芳公馆的开发建设、提档升级工作,构建清真餐饮业体系,精心打造城东多元民族文化旅游区。

    城中区:围绕建成公共服务中心和核心商务区的目标,将水井巷打造成休闲购物商业步行街;按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南山多元文化综合旅游区和南川河道沿岸景观;实施城南温泉综合开发项目;将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打造成西宁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精心打造城中会展和现代商务区。

    城西区:围绕建成行政科研办公区、环境最佳居住区和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的目标,挖掘虎台遗址公园文化内涵,充实景区内容,提高虎台遗址公园知名度;按照4A级景区标准,整合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观赏园、高原明珠塔观赏旅游风景区、长岭绿化区等景区(点),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将商业巷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旅游要素齐全的旅游特色商贸街区和休闲购物街,精心打造城西都市文化和现代旅游服务区。

    城北区:围绕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山水生态宜居区的目标,建设以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主的生物园区博物馆群5A级景区;依托辖区设施农业优势,打造大堡子农业生态休闲观光示范区,并建设好自驾车营地。实施北山土楼观景区周边环境改造,建设“北山烟雨”景区,精心打造城北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

    大通县:围绕建成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胜地和西宁卫星城市的目标,开发打造老爷山景区,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景区游览内容;按照4A级景区标准开发建设鹞子沟景区,察罕河景区并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做好娘娘山景区总体规划,建设北川河大通段健身休闲长廊景观带和自驾车营地,实施明长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开发生产清真和绿色食品系列以及舞蹈纹饰彩陶盆、河湟皮影和刺绣等工艺品系列旅游商品,精心打造大通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胜地。

    湟中县:围绕建成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县、藏传佛教旅游圣地和西宁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的目标,全力开发打造塔尔寺大景区,实施塔尔寺5A级景区创建工作;按照国家4A级标准开发建设群加森林公园,并建设自驾车营地。按照A级景区标准开发南佛山和上五庄森林公园;加快上新庄温泉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温泉生态养生旅游;依托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打造高原体育、探险等深度旅游服务基地,发展体育健身旅游。开发生产以唐卡、堆绣、农民画、金银铜器、雕刻等为主的“八瓣莲花”民间工艺品及藏香系列旅游商品,建设“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和青海藏文化创意产业园,精心打造湟中藏传佛教旅游圣地和西宁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

    湟源县:围绕建成全省农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文化旅游名县和湟水河上游生态建设重点县的目标,启动丹噶尔古城景区二期开发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突出景区文化特色,提升景区品牌效益;按照4A级景区标准推进日月山景区二期建设,开发大黑沟生态休闲观光和宗家沟历史文化景区;建设湟源驿站自驾车营地和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开发生产皮绣、刺绣、排灯、陈醋、沙棘、牛角制品等系列旅游商品,实施丹噶尔文化创意城建设项目,精心打造湟源民俗文化旅游名县。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西宁 文化 旅游

上一篇: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下一篇:青海省博物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