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也这样想过?
分享到:
2012-04-27 22:27:39 【来源:《高原》】 点击:

    五十、哪个更重要?

    有文章说托尔斯泰其实是穆斯林,并陈述了托翁晚年与伊斯兰极为接近的一些思考和坚持,他至少是与穆斯林相知的。而至于朱元璋的族属,更是既有专著考证,又有激烈的争辩,莫衷一是。争执中,我们也许忽略了精神事实比身份归属更重要,所作所为比血统更重要。争来争去,争的就是名人,但说到底,也只是争个人名。

    五十一、只看上一眼不好吗?

    谈这类话题,只是把心中所感触的写出来,我从不敢做过多的思考,只希望有更多的感悟。人的理性虽可贵,但感性更安全,悟性更轻盈。也许我看到了一个乞丐感到的是沧桑和复杂,也许一个孩子只感到好奇和同情,而在另一个乞丐看来,那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同行而已。所以,感悟就像一朵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儿,只需要那一眼欣赏,但不宜凝视。

    五十二、您用的是方言吗?

    有一天偶然意识到,但凡使用汉语的举意或都哇,我都是用家乡话来做的。相信许多人都如此。相对于普通话,方言就是母语,就像老回回曾对经堂语有着母语般的情感一样。举意或都哇下意识的使用方言土语,不也证明着,信仰对心灵的那份哺育呵护吗?

   五十三、需要刻意吗?

    大殿里,绿色的羊毛毡垫粗糙,加铺的条毯和小拜毯相对细软。阿卜杜拉一个人在殿上。将要入拜时,心里动了一下,想到了哈桑额头深深的叩头痕迹,真吉庆啊。下意识往前一步,打算叩在粗毡垫上。需要这样刻意吗?伸出的脚又迟疑着退了回来。心里踏实了,随着低低的台克比勒,阿卜杜拉沉静了。

    五十四、你是否也这祥哭泣?

    从小跟随圣人(求主福安之)的一位圣门弟子说,圣人如此温和,以致从未高声责备过他,无论大事小事。看这段圣训时是在凌晨,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家人都还在熟睡,苏莱曼想到自己平日的急躁甚至粗鲁,愧疚突然热热地涌上眼眶,客厅如此寂静,只有一个穆斯林男人低沉的抽泣声。

    五十五、能联系到一起吗?

    有一种说法,咖啡最初是被穆斯林们用来完成夜功拜。如今这一功用,几乎需要考证才可得知。鸦片最初的用途,是用来麻醉的西域药材,“阿芙蓉”的古称,正取自波斯词汇。就连烧酒,也曾只是阿拉伯医生的消毒用的酒精,传入中国后,却制了烧酒,梁山好汉大碗喝水酒的时代从此消散。时间两端的用途竞如此两样,可见人类长久的选择多么的不可思议。

    五十六、不应该庆贺吗?

    沙姆将入,哈立德一进大殿,便看到一角的壁灯在昏暗中柔弱地亮着,恰似油灯一盏。三个身影围坐着,一个年轻清亮的嗓音似乎是在念诵,抑或在讲解。阿语么?抑或维语?一种特殊的调子。他们起身优雅地同殿内的乡老拿手时,才看清是三个巴基斯坦小伙儿。大胡子、腼腆的神态,巴服,绿色的缠头巾。沙姆散后,哈立德不想走,想和这些散发着遥远时代气息的人们呆上一会儿。他为他们打开了大吊灯,这明代古老辉煌的大殿瞬间恢复了灿烂的神彩,被震撼的巴基斯坦小伙激动了,礼起了庆贺拜,那一刻,哈立德觉得,这五百年的大殿,似乎涌动着潮潮的、咸咸的气息。

    五十七、就这样寂寞而终吗?

    哈立德总一个人在大殿里念诵、礼拜,隔着三层院落,街头的喧嚣触不到此处。长久的无人的寂寥,让这辉煌的古寺黯然神销。有时大殿门吱扭响一声,哈立德会心头一动,可往往是无聊的风。有时会有维族卖玉或卖馕的兄弟,可他们礼完即走,或聚在水房歇息,他们是失去家乡的人,不再想属于任何一个地方。哈立德的单位快要搬家了,大殿又将失去一位相处短暂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去去未来,已无法数清了,只是这延续了近百年的寂寥,不知何时是个结束。

    五十八、他们不也是真主的创造吗?

    一棵树,它吸收阳光,投下荫凉,从不拒绝任何人。穆斯林不也一样吗?在这普遍焦虑的光阴里,安宁者分享安宁,良善者分享良善,却不必区分信仰,挑选着给予,即使非穆斯林,不也是真主的创造吗?以信仰关爱别人者,确已做了最美的宣达。

    五十九、他们能理解吗?

    富人的钱中,有穷人的一部分。穆斯林的社会,这一观念如此深入,天课成为主命,乜贴川流不断。可中国社会以慈善为漂亮外衣的富豪们,不会理解这样的观念。他们也许更认可,穷人的钱中,有他们的一部分。在一个以反对贫富悬殊为旗号的社会里,也许只有回回社会持久地践行了它,并且还要平和地做下去。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您是否 这样

上一篇:宽容是伊斯兰文明的美德
下一篇:浅谈穆斯林的信仰道德与操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