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也这样想过?
分享到:
2012-04-27 22:27:39 【来源:《高原》】 点击:

    二十、能做到吗?

    先知(求主福安之)曾夸赞过两种人,一种是默默无闻,来去都不引人注目的信士,一种是看似平凡无奇,甚至功修平平,但心中无有一点嫉妒和怨恨的人。在人人要做弄潮儿的光阴里,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太容易了,可做一个受真主喜悦,给他人带来安宁的默默无闻者,又有几人能做到,或甘心如此呢?

    二十一、善小就可以不为吗?

    先知(求主福安之)说最低的信仰是清除路障。我常常被那些用心踢开石子儿,或雪后扫雪、雨后补路的人所感动。一个汉族穆斯林告诉我,她正是被巴基斯坦同事细心清除路上土块的举动所感染的。此时,这最低的信仰,却展示了信仰的高度。

    二十二、这样的憎恶还有吗?

    先知(求主福安之)说最弱的信仰是面对恶行时用心去憎恶。反观自身,细微的罪错日日不断,先贤中甚至有人因此而忧伤流泪,以致哭瞎了双眼。心如果时时保持这种憎恶,这类忧愁,我们才可能避免被罪恶吞没。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最弱的信仰,给了我们最强的保护?

    二十三、这般哭泣是为了谁?

    这是真实的故事。一位兄弟听闻了另一位兄弟的遭遇,在心中将要升起对干罪者的蔑视和斥责时,却突然想到了当年的自己,顿时无地自容,如同被当众揭去了外衣。沙姆之后,人们都走了,自责的灵魂抽泣、呜咽,最后嚎啕大哭,因为自己的罪错,和麻木健忘。涕泪俱下,打湿了拜毯,也打湿了手心。他告诉我们,那一刻他才明了,捧手做都哇的深意,接住了泪水,也接住了真主的慈悯与呵护。

    二十四、何时会有这样的恐慌?

    礼拜就是心灵的呼吸,一呼一吸中,灵魂才自由健康的成长。可我们往往只顾身体的呼吸,忘记了喘息渐消的那颗心。小时候我曾差点被急性喉炎夺去生命,母亲每次提及我那憋得紫茄子一样的小脸,就会把当年的恐慌带到眼前。如果心灵的窒息也能带来这样的恐慌,多少人的精神都将自由的呼吸,挺拔的生长啊。

    二十五、真的自由自在了吗?

    这是一个彼此提防的社会,却也是一个心灵撤防的时代。因为怕失去人们处处提防,可为了所谓的自由自在,人们丢掉了原则,取消了规矩,自己拆掉了堤防。百无禁忌中心灵彻底暴露在尘世中,任由社会的欲望之潮侵蚀摧毁,带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行走在尘世上。

    二十六、庄周梦蝶,蝶梦庄周?

    一位自五八年宗教改革就残害教门的回民干部,临无常前,专门请一位老阿訇来,做了讨白。另一位,则至死不曾悔改,没有歉意,他的埋体被送回故乡时,回民乡亲拒绝为他站殡礼。人生如梦,至死方醒。多少人,一生都没能醒来,死后才真正结束迷梦,可两手空空,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最后的时刻呢?

    二十七、到底是谁胆大包天?

    家乡的一位老阿訇,年轻时率众砸了公然提供大肉的公家清真食堂,文革十年,蹲了十年大牢。同样光阴里的两位阿訇,却召集乡老,当众示范大肉吃得,且很好吃。幸好,历史是人民写的,不待后世,甚至不待死后,人们已然分明了哪个是荣耀,哪个是可耻。

    二十八、给还是不给?

    常常在地铁里遇到各样的乞丐,清真寺门口更是如此。除了个别的乞丐,我很少给他们回应。可你知道,乞丐的存在,也提醒着人们的善心,即使你偶尔为之,那种给予也是良可受益的同情。我们的教门不主张人们轻易乞讨,但也不主张轻视乞丐。回回有句老话, “人人都是黑泽尔”,那隐遁在人间的黑泽尔圣人,也许就是那个脏兮兮一脸江湖气的乞丐。要拿捏得好,需要的可不仅仅是阅历和智慧,还需要一份同情、良善和谨慎。

    二十九、只奔这一夜吗

    同着“人人都是黑泽尔”,回回的另一句老话是“夜夜都是盖德勒”。 “盖得勒夜”是斋月中的高贵之夜,忏悔之夜,平日不务忙教门的人,也格外重视这一夜的功修。但“盖德勒”从未明示具体是斋月的哪一天,此中深意,您多念叨几遍那句老话儿,或许会有所体悟。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您是否 这样

上一篇:宽容是伊斯兰文明的美德
下一篇:浅谈穆斯林的信仰道德与操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