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穆斯林的信仰道德与操守
分享到:
2012-03-03 21:21:38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道德是人类社会人们行为、生活的标准和规范。如果人的内心中没有它或者没有用这些标准、规范他们生活中的道德与行为,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就会发生危机。这就牵扯到信仰。在有信仰的群体中,信仰规范着他们的道德,它们的一言一行都靠道德自律的精神来规范。如果没有信仰,或者是信仰流失,或者是信仰与道德脱节,成为两张皮,那么,道德就会出问题。

    穆斯林是一个有信仰的群体。穆斯林信仰造物主,认为造物主安拉是创造和养育宇宙万物的主宰,宇宙、天体、人类都是造物主的被造物。因此,穆斯林信主独一,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穆斯林还是“导人于之善,并劝善戒恶”(3:104)不仅有信仰而且有道德的民族。

    穆斯林的道德来自于信仰。信仰与善功构成穆斯林的生活基础。因此,伊斯兰教认为:信仰渗透于生活,生活体现着信仰。因为伊斯兰教的信仰所包含的事项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证据就是《古兰经》。造物主说:“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安拉、信末日、信天使、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贫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2:177)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信仰不仅仅是行为,而是生活中的一颗善良的敬畏之心。敬畏之心就是时时刻刻服从造物主的命令和禁令,以取得造物主的喜悦。敬畏之心是穆斯林对造物主的忠诚,表现在每个穆斯林的意念、态度、语言、行为等等方面。敬畏之心还延伸到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个人品行、经济事务各个方面,都要遵从造物主的命令和禁令,执行造物主的法度。

    敬畏之心不仅仅表现在清真寺中的赞颂和崇拜的仪式之中。穆斯林坚守每天五次礼拜,与造物主交言诉己,忏悔、修行、修心。出了清真寺,更要感恩造物主,更要把造物主赏赐给自己的财富、知识、技能、成就与大家分享。假如走进清真寺,我遵从主命,诚信安拉;走出清真寺的大门,进入现实的社会活动中,却另一套,好像信仰道德的约束力相对减弱了,这些都是人性中的劣根,这是缺乏诚信,没有认识安拉,没有认清自己的一种表现;是缺乏敬畏之心的表现,更是对信仰的亵渎。敬畏就是信仰。有了畏惧之心,心灵就有了归宿和宁静,有了敬畏之心,就有了自我约束的涵养和力量。“敬畏”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感和良知感。所以,信仰、行为、道德是穆斯林社会稳定的三大要素。其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享受,规范着心灵与道德,两者之间相得益彰。造物主说:“他们信道,他们的心境因记忆安拉而安静,真的,一切心境因记忆安拉而安静”(13:28)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浅谈 穆斯林 信仰

上一篇:您是否也这样想过?
下一篇:古兰经的故事——真相、特点和目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