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创造精彩——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回眸与展望
因为专业,所以精彩。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因为专业,所以恒久。
与青海改革开放的步伐同行,与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相伴。一路走来,会展主题鲜明的“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的瞩目度、参与度不断提高。回眸与展望,收获在一项项合作签约中、一组组喜人数据中,在已经生成的成交订单中、生产项目中,也在无形的沟通了解影响中,在曾经、在时下、在长远中。
2007“清食展”——
当年11月举办的首届“清食展”,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19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18000平方米,参展的国内外企业248家,展位328个,展出的产品有13类241种。
3天的展会中,共有11万人次参观。展会成交额达1.96亿人民币,对接交流和贸易洽谈的企业510家(次)。
2008“清食展”——
这一届“清食展”共设460个展位,来自26个国家的客商参会参展,参展企业357家,共有417种产品参加展示。其中伊朗、摩洛哥、沙特和马来西亚四国设立国家馆,国内有14个省市自治区组成省(市、区)馆。同时吸引了正大、小肥羊、月盛斋、中粮、今麦郎、康师傅、徐福记、王老吉、科尔沁牛业、李锦记等知名企业参展。
4天的展会中,共有近10万观众参观了展会,展会成交额达2.13亿美元。
2009“清食展”——
第一次将展馆分为食品馆和用品馆,展出面积27000平方米,展位总数达1080个,共有860家企业参展。其中境外20个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参展企业为116家,设展位170个,来自法国、捷克、美国、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孟加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企业组建了国家馆。国内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60家企业参展,其中16个省市自治区组建了专馆。参展的大型企业有中粮、伊利、娃哈哈、上好佳、雨润、正大等。
4天展会期间,共有近13万观众参观了展会,展会成交额达3.82亿美元。
2010“清食展”——
2010“清食展”突出“绿色、跨越、合作、共赢”的主题,吸引了22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4个省区市的700多家企业参展。国内知名清真食品生产企业如伊利集团、正大集团、鲁花集团、康师傅等齐聚本次展会,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伊朗、叙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
为期三天半的时间,展会成交额近4亿美元。
2011“清食展”——
“十一五”开局之年的这届展会,共有28个国家和国内29个省区市的722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27000平方米, 12个国家设立了国家馆,19家省内外企业进行特装展示,共展出清真食用品产品500多种。
4天内共有16万观众参观了展会,有100余家中外企业签订了贸易投资合同和协议,签约项目130个,合同协议资金约4.5亿美元。
2012 “清食展”——
本届展会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第一次齐聚夏都西宁。青海会展中心A、B两馆展出面积达27000平方米,展位总数超过1000个,其中国外展位180个。A馆为特装展示馆,主要以外国国家馆、国内省(市、区)馆、国内大型企业、青海省州地市县的特装展示为主,展品以清真食品为主;B馆以青海省内企业特装、国内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业参展标准展位为主。此外,B馆还将设置洽谈休息区、商务服务区、礼拜区及餐饮区等功能区。
预计中外客商4000人,其中参展商2500人,中外采购商500人,中外参会者1000人。其中,国外来自35个国家的客商超过150人。
本届会展4天,其中专业观众日1天。活动主要内容有:展会开幕式、中国—穆斯林国家经贸合作高峰论坛、中外企业推介、采购洽谈会以及国际清真认证培训等。(作者:张利锋)
借国际展会扬名青海农牧业
从马铃薯、油菜、蚕豆特色产品,到牛羊肉、毛绒、奶业、农畜产品以及渔业产品……2012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27000平方米的两大展馆里,以青海省农牧厅领衔展出的高原绿色有机产品琳琅满目,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中外客商驻足,商机悄然涌动于一次次饶有兴致的询问和现场热烈的洽谈中。
发展青海清真产业,农牧业是支撑。举办国际清真产业大展会,农牧业是大主角。
“清食展”连续举办6年来,为借力这一日益成熟的国际性展会大平台,广泛宣传推介青海绿色清真农牧产业,抓住大展会引来的大商机,给青海农牧业生产企业架起一座加快对外发展的“金桥”,青海省农牧厅连年作为重要参展单位“登陆”展会。
“绿色、有机、富硒”,这是青海省农牧厅今年参展的主题。如此与现代经济发展和时代生活紧扣的主题,拨动着各路客商的心弦。
13日开幕当天,记者在省农牧厅宽大的展厅看到人流密集,停下脚步咨询者不断,坐下细细交流者不断。在这个极具个性的展厅,滚动播放的LED大视频,大幅青海美景风光图片,展现着高原的蓝天净土,无声讲解着青海的地域特色和原生态优势,传递着青海农牧业产品高品质的信息和发展成果。展台上,三江源的冬虫夏草,诺木洪的红枸杞、黑枸杞,龙羊峡的三文鱼,马佳肴的牛羊肉等,一个个青海农牧业知名品牌产品,让来往的观展者和寻觅商机的国内外客商兴致盎然,拿起来爱不释手。
开馆不到一个小时,省农牧厅展厅的几百份宣传材料被全部“抢完”。一山东客商表示:“回去仔细读一读材料,然后选择合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会展第一天,他们这个展厅就引来马来西亚、伊拉克等国外客商的格外关注,省农牧厅已开始为有意与青海产企业合作的国内外客商"说媒"。
"我们参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优势,扬名青海农牧业,为青海企业牵线搭桥。"省农牧厅副厅长祁生援巡馆时说,除了在展会上做好"宣传员",当好企业"媒人",组织本省企业参加采购商品专场推介会,会展之外,省农牧厅还利用负责马来西亚商会和企业对口接待的机会,不失时机大力宣传青海农牧业取得的成果和发展思路,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来青海参观考察、投资置业。
青海是农牧资源大省,高原上纯正、绿色、原生态、无公害、绿色的清真食品资源,达到国际清真食品认证机构对原材料的要求。"十一五"时期青海清真食品产业快速发展,而这段快进的路上,正伴有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的一届届举办。
目前,我省已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有530多家,而在2007年时大概只有二百多家。6年来,省农牧厅通过宣传推广不断彰显青海绿色农牧业魅力,通过组织清真食品生产企业到"清食展"参展、洽谈,助力青海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并与东南亚、中东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截至2011年,我省已有30多个清真产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我省著名商标,有20多种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作者:张利锋 叶文娟)
展会让我们结识了更多的有识之士
7月13日是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的第一天。在A、B馆展厅,不管是来自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参展商,都以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向市民集中展示。
在B馆展厅,记者见到了青海裕泰畜产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马环娇,她告诉记者,企业从2007年成立之后,年年参加清食展,收获很大,不仅认识了北京月盛斋、内蒙伊利领先集团等很多国内知名企业,还和他们有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公司的销售额从刚开始的5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2.5个亿,生产的绵羊肠衣、牛羊肉系列产品远销欧洲、中东等国外以及国内市场。下一步公司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示范户+农户”的集约化经营模式,指导农牧业增效,带动农牧民增收。
第一次来参加展会的哥伦比亚中国商会的经销商带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祖母绿宝石、咖啡和手工真皮皮包。负责销售的克里斯蒂恩告诉记者,他们早就听说清食展了,来青参加展会是受青海组委会的邀请。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扩大开放、积极打造民族产业品牌的专业展会上,不仅让他认识了青海,了解了青海,更为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提高企业整体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和学习机会。
为了开辟中国市场,马来西亚煜龙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专门在陕西成立了一家代理公司。“听说清食展不错,这次特意到这个专业性的展会来了解一下”。该公司负责人郭先生说道。他告诉记者,虽然是第一次来参展,但感觉到展会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专业的,如果市场可以的话,想在青海找一个代理商来销售马来西亚的特色产品,让更多的青海市民认识、了解马来西亚的小食品。(作者:叶文娟)
花絮:红军吃过的糍粑
“您好!”穿着红军服的江西省绿滋肴实业有限公司招商部经理邓少颖给来到展位前的顾客敬礼,然后从江西的红色文化开始讲起,进而推销自己的产品。“当年红军在江西打仗时就是吃这种糍粑,是一种纯素食,是江西的四大糕点之一……”
邓少颖有声有色地介绍,他和员工们的这套装束更是赚足了回头率。不少客人就是被他们的装束所吸引,才来到原本不大的展位前,并在听了他们的介绍后买了产品。一拨又一拨的客人让邓少颖和同事们忙得不亦乐乎,邓少颖说:“我们这次精心准备后来青海参展,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产品。穿着红军服,戴着红军的八角帽来推销糍粑,是因为我们来自红色胜地——江西,我们卖的是红军当年吃过的红军粮糍粑,这样一介绍,大家马上就记住了。”(作者:花木嵯)
上一篇:青藏高原首个清真产业园将在青海启动
下一篇:王令浚出席第五届清真食品节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