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在西宁的大街上,可曾留意到身边的文化墙。无论是反映地方特色文化,还是展示时代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每一面文化墙都传递着催人奋进的时代赞歌。
城东区乐都路上的文化发展辉煌、民族团结友爱、全民健身等几组文化墙以浮雕的形式将我省重大活动、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展示在了市民面前。正如马明德老人所说:“文化墙传递着一种精神,《孟母断织》《持之以恒》《哭竹生笋》等经典故事不仅给过往行人以知识,也成了教育孩子的好教材。”
索麻巷的改造,让索麻巷的由来成为了社区居民谈论的话题。东关大街连接北关街的索麻巷,清初时被人们称为郭家庄。清代同治年间,巷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索麻老人,老人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巷道改名索麻巷。因为文化墙上的记载,市民知道了巷名的来历。同时,“父母道、子女道、老人道”又使这面墙成了教育墙。
文化墙展现着一方的精气神。城西区南凉虎台遗址公园旁边的廉政文化墙、城中区南大街红十字医院旁边的中医经典故事墙,还有城北区雷家巷的古诗文墙都给大家以人文启迪。此外,红色文化墙、创城文化墙、政策文化墙等一些与群众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化墙,成了传递党和政府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桥梁。正如城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嫒嫒所说,文化墙的建设,不仅可以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精神文明宣传、提升城市品位、丰富群众文化也有着积极意义。(作者:祁国彪)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上一篇:骑自行车环青海湖攻略
下一篇:香日德,一个不为人所知的高原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