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竹筒饭
黎家人热情好客,待客总要拿出自己最好的食品,如肉质鲜美的黄牛肉,芳香的竹筒饭,风味独特的“南杀”,山兰米酒更是必不可少的。黎家人好喝酒,山兰米酒家家都有酿制,是用自家山兰稻米酿制的,味道醇香可口,又称酒蜜,浓而不烈,极富有营养。黎家人喝酒很是畅快,如客人不爽,他们会认为是看不起他。喝酒一般分三巡:一巡,黎家同胞敬酒,主人把酒举在头顶上,说“喝了这碗酒我们便是朋友了。”于是仰起脖子,酒碗见底。一碗酒下肚后,大家便愉快地交谈起来,如有什么话,什么要求,趁着这时的酒兴尽管说出来,否则,酒醉后再说便无效了。黎家有个古老的规矩:“醉酒说话不算数,酒前一言诺千金。”第一巡酒过后。便可尽情畅饮,互相对饮。每次敬酒,必须一饮而尽。如酒量不大,纯朴的黎家同胞也不会勉强,你被灌醉,当众出“丑”,大家也不会看低你,反而觉得你够朋友。喝到高潮,也就是酒过三巡之后,欢乐的黎家同胞会在似醉非醉的时候,趁着酒兴,即景自编自唱起黎家山歌,这时,你会被这场景所感动,醉倒于歌海之中。
当年苏东坡居儋州时,常常与当地的黎族百姓打成一片,纯朴善良的黎族同胞把他尊为上宾,请他喝酒。苏东坡喝了黎家蜜酒,趁兴写下一首诗: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头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来访的客人,如遇到刚开坛的新酒,主人会把几支竹管插入酒坛,与客人一同吸酒饮用,那酒味醇香无比,不仅是黎家酒香,黎家人主客同吸兄弟般的情谊,更是让人陶醉。
在海南苗族约有6万多人,分布较散。据说,海南苗族来自广西,源于瑶族,是明朝时作为军队调入海南的。又传,苗族进入海南是因避战乱逃来的。过海时,有邓、盘、蒋,李、陈五姓人家,共乘一只帆船渡海,在中途遇上风暴。是一只大鸟飞来,将船引出了旋涡,他们才到了海南岛岸边,这一天,恰好是农历三月三日。五家人上岸后散居各地.相约每年三月三日相聚以作纪念。三月三日也成了海南苗族同胞的重要节日。
海南苗族风俗
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与黎家人一样,盛装欢庆节日。各家还制作五色饭,(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纪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五色饭是苗族人将山兰稻米,分别用桑等植物叶浸染成黑,红、绿、黄四色米,与白色米共煮,混合制成特香佳肴。海南苗族许多生活习俗与黎族有相似之处,不过苗族人信基督教,而黎族人信鬼神。
传统的苗族男装大襟短衣,襟向右开,颜色多为蓝、黑色。现在,男子的服饰已基本与汉族服饰一样。而苗族女子的服饰就显得精美了。
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苗族妇女的头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制作别致,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另一种是小花帽,这种花帽在平常农闲、休息时,她们都爱戴,是平顶式的,做工精美,绣有花纹。
苗族妇女很少戴耳环,盛装时才戴,手饰和脚饰也很少,没有戴颈圈的习惯。苗族衣服以深蓝及黑色为主,配以红色的腰带,下装是一条过膝的短裙,两侧有叠缝,叠裙上有美丽的图案,均是腊染而咸。小腿上,是一条长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两条1米的红色彩带。打腿时,先用绑腿布缠绕于小腿上,然后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绑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与上装搭配十分和谐。
苗族的婚恋习俗与黎族有所相似。三月三,也是苗族男女择偶的日子。这一天,男女青年盛装来到山坡上,对唱情歌,相中的,可以一同夜游。男女初次交友,一般都不会告诉父母,等到恋爱关系确定后,便由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双方父母开始商议结婚条件,女子如无兄弟,男方必须来女方家入赘,直至二老丧终;如有兄弟,男方也必须入赘二、三年,因为在苗族人看来,女婿入赘是报恩,不能省免的。
苗族的婚礼,分别在男女所在村寨分两次举行。一般先在女方举行。新郎来到女方村寨时,往往要受到许多刁难。如女方村寨中的男女老少排队在村口,和新郎对歌,对了歌才能通过。新郎还要向人们撒“开路钱”或散发喜烟,有的村寨的姑娘故意在村口拉起绳子,新郎必须向姑娘们交“开寨费”才能进入。人们还会一路上向新郎敬酒,让他不胜酒力,出洋相取乐。进入村寨后,新郎一行人便选定村中一“落脚点”,等待举行迎亲仪式。
傍晚时分,女方家举行隆重热烈的迎亲仪式,村里的小伙子姑娘们身着盛装,夹道欢迎送亲队伍。在粉枪和鞭炮声中,新郎与送亲人员在媒人带领下,步行到女方家门口。而后,席地摆酒庆贺,这是婚礼的高潮。婚礼完毕,男方便到女方家入赘,女婿必须勤俭持家,孝敬父母。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海南回族民风
三亚市区乘车前往天涯海角,沿途经羊栏镇,会看到一幢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宏大优美肃穆,那就是海南穆斯林清真寺。三亚市羊栏镇是海南穆斯林聚居地,主要分布在回辉、回新两个村庄,约有6000多人。据史学工作者考证,海南穆斯林是占城(现属越南)来的阿拉伯人后裔。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在与当地民族交往中,接受了当地民族文化,又保留原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习俗。
三亚回族人讲回辉语,这是揉合当地黎语、迈话方言和原民族语言的一种方言,在我国回族中是十分独特的。回族男子的服饰与当地汉人穿着打扮无异。女人服饰却仍保留着唐宋时代妇女服饰遗风,富有特色。她们头戴大花彩色毛巾帽,以斑布为衫,纽扣从颈部沿上身右侧开,一般为8个,别具一格。她们崇尚黑、绿、蓝、白色,不喜欢花红色。回族妇女聪慧,善做生意,在海口、三亚街头常可看到她们活跃的身影。
回族男女嗜好槟榔,男女订婚时要送槟榔。订婚后,男方征得父母同意,选吉日送1200个槟榔到女方家作订婚礼,这是回族人保留海南当地汉人的古婚俗。同时,男方还要送给女方父母八百斤挂面以及其它礼物为彩礼,彩礼交定后,双方父母共议婚期。婚期一般为五天,首天,男女双方分别在家中搭一个帆布的迎宾堂,举行“升帆”仪式。新娘则要邀请全村妇女前来洗头,傍晚时分,鸣爆竹.庆祝新婚。第二天,亲朋好友回请新娘、新郎。男宾请新郎,女宾请新娘。第三天,新娘家款待前来祝贺的宾客。第四天,新郎邀请全村人来作客,并组织迎宾队,前往女家迎亲。迎亲队伍由新郎哥哥带路。新娘出门戴黑面纱,哭泣着向父母告别。新娘过门后,新郎家请阿訇为新人主持婚礼。晚上,亲朋好友相聚庆贺,十分热闹。婚礼的第五天,新娘一大早就起来,打扫院落,下厨为炊,款待夫家兄弟姐妹,希望受到夫家的欢迎,此宴请也标志着婚礼结束。从此,新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上一篇:中华回乡文化园:独具特色的伊斯兰风情建筑群[组图]
下一篇:甘肃省临夏市南关蝴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