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健儿追梦铸传奇
分享到:
2011-07-08 19:55:48 【来源:西海都市报】 点击:

 

近年来,我省把体育事业发展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以“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为主体,以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尖扎国家水上训练基地、青海全民健身中心为主的体育产业发展链,体育已融入我省的旅游、文化、民族等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创新产业。

     多巴:高原训练最佳地点

     在藏语中,多巴意为“峡口”。早在汉朝,多巴就因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到了唐朝,因吐蕃与中原和亲,多巴的地理位置更显重要,它一度成为边关防御的主要军事要塞。

     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位于我省湟中县多巴镇,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海拔2366米,年平均气温6.5摄氏度左右。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世界公认的提高耐力性项目理想的高原体育训练场所。据了解,高原训练的最佳海拔在2000米到2500米之间,2000米以下达不到低氧的刺激,超过了2500米,会引起耗氧过度。因此,多巴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说,是高原训练最佳地点。2003年,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成为我国运动员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训练基地之一。

     世界冠军铸就“金牌工厂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逢国际国内大赛,便有许多国内外运动队特别是国家中长跑队、竞走队多次上多巴高原训练基地开展训练。著名竞走教练王魁率国家竞走队和辽宁女子竞走队8次上多巴基地训练,获得数次世界杯女子10公里竞走冠军、全国冠军;陈跃玲勇夺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掀开了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神秘的面纱;马俊仁带领弟子10次进驻多巴基地开展赛前训练,在斯图加特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取得3枚金牌,并在1993年第7届全国运动会上打破了1500米、3000米、10000米三项世界纪录;毛得镇、王春堂率领的王军霞、高红苗等一批名将在多巴基地训练后参加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王军霞获得女子5000米金牌和10000米银牌,“东方神鹿”王军霞在奥运史上留下了传奇神话。到2008年,从多巴基地走向体育赛场的运动健儿共取得奥运金牌6枚,15个世界冠军,世锦赛、亚锦赛等赛事金牌共计53枚。多巴基地作为2008年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也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的表彰。

     近年来,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加强投资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基地环境,基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以体育训练为主,集群众体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训练基地,并正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向国际化水平迈进。(申维祖 )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多巴 传奇

上一篇:宗家沟——因神话而神秘
下一篇:火烧沟:“龙池夜月”初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