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概况
分享到:
2011-02-24 11:21:56 【来源:百度】 点击:
  政治

 全国政府主席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全国的最高军官(军衔为上校),目前为卡扎非上校。卡扎菲执政40年来,致力于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兴办社会福利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1973年5月,卡扎菲提出了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世界第三理论”,并于1976年至1979年陆续出版了阐述这一理论的《绿皮书》。1977年3月,卡扎菲发表《人民权力宣言》,宣布利进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权的民众时代”,取消各级政府,代之以各级人民大会和人民委员会,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组织。2008年,利当局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变化,对内继续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对外奉行灵活务实政策,积极改善与西方大国关系。
 
  【宪法】 1969年12月曾颁布临时宪法。1973年,卡扎菲发动“文化革命”,宣布停止执行一切现行法律。1977年3月发表的《人民权力宣言》规定:《古兰经》为利的社会法典;人民直接行使权力是民众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保卫国家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宣称利信奉自由、社会主义和阿拉伯统一等原则。 革命领导人是全国的最高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
 
  【国家元首】单一元首制,称“全国政府主席”,由革命领导人提名或兼任。现任国家元首为卡扎非。实际上全国政府主席仅仅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利比亚国家的实权掌握在最高革命领导人和军队手中。现任革命领导人还是卡扎非(自称“九·一革命领导人”)
 
  【军事领导机关 】全国最高军官为“三军上校”,三军上校主持总防御委员会。现任上校为卡扎非 。

  【议会 】 称总人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总人民大会秘书处秘书和总人民委员会全体秘书、各人民省和地区人民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秘书、各地基层人民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秘书等逾千人组成。负责讨论和制定国家的有关法令、预算、对外政策、缔结条约;任命总人民大会常设机构与总人民委员会的成员;审查总人民委员会的工作等。1976年11月举行第一次大会,此后每年召开一次例会,必要时召开特别会议。常设机构为总人民大会秘书处,秘书处成员任期一年,可连任。
 
  【总人民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它协助总人民代表大会的总秘书处行使日常制订政策的权力。
 
  【政府】称部长会议,实行总理负责之,现任总理为卡扎非,另外还有19名部长,卡扎非上校目前已经组织过8届部长会议了。
 
  【司法机构】 1979年9月卡扎菲宣布由司法人民委员会掌管司法权。原有最高法院等机构基本上被各地革命委员会建立的特别法庭和革命法庭等取代。为统一审判工作,1988年3月成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局(1996年2月14日改为人民检察院)。1990年10月恢复最高法院。
 
  【政党】 除了“革命统一战线”外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完全一党专政。

     经济

     应该为非洲最发达国家之一,利比亚2009年统计数据2008年人均GDP为16114美元,为非洲最高!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经济原以农牧业为主。1961年以来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输出国之一。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还出口铁矿石、花生、皮革等,进口以机器设备、车辆、粮食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气储量也较多,其它资源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1985年石油探明储量29.18亿吨,产油5000余万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053亿立方米。主要工业部门是石油开采、炼油,还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发电、采矿、纺织业等。铁、锰、铜、锡、铝土、磷灰石、钾盐等矿藏尚少开发。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粮食不能自给,大量靠进口。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蔬菜等。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农业人口一半以上。货币名称:第纳尔。境内运输以公路与管道为主。有1800公里长的现代化沿海公路,5000余公里的能源运输管线和5个油港。

     资源

     利比亚(Libya)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

  利比亚1955年颁布国家石油法,并开始石油勘探。1959年发现了第一批油田,1961年开始出口原油。2004年,利比亚原油产量达到160万桶/ 日,国内消费约25万桶/日,净出口约134万桶/日(2004年6月恢复对美出口石油),出口占总产量的83.75%。利比亚原油油质好,并且含硫量低,蜡油产率高。
 
  利比亚油田通过管道网络接至地中海。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拥有7条输油管道,有6个石油储备基地,并还在筹化扩建石油储备和炼油基地。
 
  利比亚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尚处起步阶段,主要有萨拉赫、那胡拉、法里格、瓦法等气田,以及在锡尔特盆地发现了135亿立方米的新气田等。

    军事

     独立后,组建了利比亚皇家军队,1962、1963年先后建立海军和空军。“九·一”革命后,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服役期2年。1983年2月通过“革命总动员计划”,对全体适龄男女进行军训。1988年8月,卡扎菲宣布取消正规军,将其改编为“民众国卫队”,并在各省建立由省防御委员会领导的“防卫区”(地方部队)。1989年9月宣布成立全国临时总防御委员会(总司令部)。卡扎菲一直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三军总兵力6.5万。准军事力量“人民武装”5万人。主要装备来自前苏联。陆军3.5万,拥有各种坦克2950辆,装甲车2160辆,各种火炮1690门。编有1个坦克师,38坦克营,2个机械化步兵师,50个机械化步兵营,1个国家警卫旅,41个炮兵营,12个空投突击营,6个地空导弹旅。海军8000人(包括海岸警卫队),装备有潜艇、护卫舰、海防舰艇、驱潜快艇、巡逻艇、水雷舰艇、支持舰艇以及直升飞机。空军2.2万人(包括防空部队),作战飞机513架,武装直升机54架,教练机89架。编有1个轰炸机中队,9个战斗机中队,7个地面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2个运输机中队。   1992年4月15日起,安理会748号决议规定禁止同利比亚的一切军事交往和贸易。1999年4月,联合国中止对利制裁后,利开始重新装备部队。

     教育

 利实行免费教育。15岁以上接受过教育的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79%,利现有小学3451所,各类职业中学1150所,总计在校学生为145.555万人,各级学校教师总数为30.3146万人(据2006年公布数字)。
 
  利比亚高等教育事业归高等教育人民委员会(高教部)管理,各大学和院系也都设有各级人民委员会,负责学校的具体管理。利目前有14所高校,著名大学主要有:最高研究院、的黎波里法塔赫大学、班加西高尔尤努斯大学、宣教学院、石油学院、锡尔特塔赫迪大学、贝达欧麦尔·穆赫塔尔大学、胡姆斯纳赛尔大学、扎维亚四月七日大学等,其中前4所大学有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资格。截至2005年,利共有大学教师11928名,就读学生254456名,其中研究生2095名,教师学生比为1:21,基本与国际平均水平持平。学生在大学第1年接受全科教育,从第2年开始自主选择各系学习,本科阶段一般为4年,研究生教育一般为2-3年。利具有高等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13%。

     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有《新黎明报》(阿文日报)、《绿色进军周报》(阿文和英文)、《民众国周报》(阿文和英文)。民众国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每天出版阿、英、法文新闻稿,在巴黎、伦敦、罗马和贝鲁特等地设有分社。官方电台有(1)创建于1957年的民众国广播电台,1979年后改为现名,用阿语和英语从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广播;(2)大阿拉伯祖国和革命委员会之声电台,用英、法、俄、德、罗、匈、南、保、捷等语言广播;(3)民众国电视台,创建于1968年,后改现名,用阿、英、法语播放。

     外交

     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反对种族歧视和不结盟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阿拉伯统一,与非洲、伊斯兰国家加强合作,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支持民族解放运动。2004年6月28日,美国同利比亚正式恢复外交关系。1978年8月9日,利比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利比亚 概况

上一篇: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下一篇:旅游撒拉族自治县循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