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十年阿富汗战争
分享到:
2011-10-11 11:06:06 【来源:半岛网】 点击:




1)塔里班拒绝交出基地领袖奥萨马·本·拉登后,美国发动“持久自由行动”。


译者按语:对阿富汗战争更流行的说法,曾是“反恐战争”。当下,美国追捕的基地领袖据说已经离开人世,而基地营地也移出阿富汗,确切地说,他们似乎东征西战了。

    无疑,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颇具昔日十字军东征的味道,在“反恐”的遮掩下,由韩国等附庸美国的“中性国家”一直尝试在阿富汗“进口”基督教。

按理说,美国反恐的主要目标早已实现:打散基地组织。

    基地什么呢?那是宣传意识形态的学校,不仅决心减缓西方对穆斯林资源的廉价掳用,而且要在穆斯林土地上恢复《古兰经》和《圣训》的权威,恢复被凯末尔及其酋长盟友破坏的哈里法制度。因此,这场战争同时得到美国的阿拉伯等盟友的拍手称快与趁火打劫。

    人们疑问:美国会彻底离开阿富汗吗?还有,美国侵占伊拉克,绞杀该国总统,“解放”伊拉克民众之后,唯独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们入侵伊拉克的借口。这显然不是情报错误,也非政客判断失灵。

    其实,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夹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战局成功之后,美国将听从以色列的呼吁并与之联袂进犯伊朗——说是为了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

    看看中亚的“穆斯林国家”,那是由美国盟友继续统治的后苏维埃国家,它们一面投靠美国那样的“世俗”国家,一面打压自己的国民,说是阻止或消灭“宗教极端主义”。

    凡此种种,想到英语新词“伊斯兰恐惧症”……

    在法国,针对穆斯林的“法案”不断,不是禁止穆斯林妇女佩戴面纱,就是禁止穆斯林在清真寺之外“占地”礼拜。也怪,既不让穆斯林扩建清真寺,又不让“溢出”清真寺礼拜,这还不是伊斯兰恐惧症?

    在“中立”的瑞士,政府不许穆斯林修建清真寺的宣礼塔(中文有译作“尖塔”的),这还不是伊斯兰恐惧症?

    在某地,不准“未成年”进入清真寺、不准“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宗教活动”、政府部门协助甚至参与强行揭走穆斯林妇女的头巾……这又是什么?


 

2)2001年11月,美国支持的北方联盟之援军推进阿富汗东北部城市昆都士,支援被塔利班反击所困的美军。

    心疼不已。

    这十年,践行和而不同的君子蒙难,操持同而不和的小人猖獗。美国的单极霸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肆无忌惮!

    真正的和谐社会建立在多元文化、多元传统、多元宗教的相互依存和彼此尊重上。
我们这个世界完全可以和平,各种人群完全可以和睦相处……

    突然想起蒙古人的西征。他们也曾占领巴格达,甚至占领圣城麦加。然而,他们没有久留,不少人还带走了伊斯兰信仰……

    前话不表,我们一同去阿富汗看看——


  自美国侵占阿富汗以来,这是一组描述进展、暴力以及阿富汗变数的图片。(半岛网修订于2011年10月7日。)

  这是一场由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一场推翻塔利班政权并追寻基地成员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年。这样的军事干预承诺给阿富汗一个新的开始,却疲于派系间的十年打斗——结束塔利班统治之后。

    十年来,这满目疮痍的战乱之国得到了一些事:女童返校,宪法出台,选举进行,迈向制度化的民主管理。但是,这十年也损失了众多人命,包括阿富汗平民和联军。塔利班继续在市区中心发动高调袭击;最近,随着卡尔扎伊的和平特使拉巴尼的被暗杀,通过谈判解决冲突的前景变得黯然。




2001年,卡尔扎伊在作为阿富汗过度领导的就职仪式上祈祷。



美国海军进攻赫尔曼德省,这是塔里班在阿富汗南部的重要据点。



2001年,一北方联盟战斗人员走过一个满是塔利班士兵尸体的院落——马扎里-沙里夫附近的一个要塞监狱。


2002年,在塔利班禁止女性接受教育五年之后,阿富汗女童回到学校。



阿富汗人在排队选举总统时,有人教导他们怎样投票。


在暴力取代的南方,待在首都喀布尔营地的人家在严寒的天气里挣扎。


20多万阿富汗安全部队受到训练。但,他们保卫国家的能力依然是问题。


阿富汗政府及其国际盟友发起旨在支持阿富汗政府军的“夺心之战”。


 

在前途依然未卜的时候,日落后,一位阿富汗男士在可以俯瞰喀布尔的小山上礼拜。喀布尔是近期遭袭的目标城市。


 

美军伤亡上升到1700多人,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率下降到最低点。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图说 十年 阿富汗

上一篇:3名妇女获诺贝尔和平奖 利比里亚现任女总统入选
下一篇:外媒:卡扎菲再度发声向“过渡委”叫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