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无可替代阿拉伯文书法魅力
分享到:
2011-08-23 10:02:21 【来源:伊光】 点击:

 

贝鲁特消息﹕黎巴嫩当代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说﹐用计算机可以制作各种优美的书法文体﹐但无法替代书法家的艺术创作。 今年高龄七十五岁的书法家马哈茂德‧白优恩﹐他的书法作品在许多国家展出﹐许多人争相购买和珍藏﹐他说如今面对计算机技术与书法艺术的竞争﹐必须努力奋斗﹐保持书法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地位。 他说﹕“必须承认计算机是现代的新技术﹐能制作优美的书法﹐但绝不能代替艺术家才艺和智能的创造性﹐计算机不能生产书法杰作。”

    白优恩先生年青的时候专为政府礼宾司书写宴席菜单﹐显露他一手优美的书法技艺﹐为宴会增添光彩﹐后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名流书写记念文件﹐如喜庆礼单﹑赞美诗词﹑国家元首祝贺词。 他是黎巴嫩总理办公室特聘的书写专家。

    他回忆说﹐他抄写过的最长的一封信﹐是当时黎巴嫩总统拉菲克‧哈里里向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的国庆贺词。 阿萨德总统2000年逝世﹐由他的儿子巴沙尔继位﹐而哈里里在2005年的一次爆炸案中丧身﹐至今责任追查不明。 他说﹕“这封信长达四页﹐根据要求﹐必须用优美的手写体表现出来。”

    他在周围挂满各种书法作品的私人书房里接见记者﹐现在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抄写《古兰经》﹐这是他步入老年之后的新嗜好。 他对工作十分认真而且辛苦﹐精益求精﹐三年才能抄写完整部经典﹐如今正在书写第三部。 他说﹕“抄写古兰经﹐不同于商业服务﹐而是出自心灵的创作。 抄写时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进入神情贯注的状态。”

    在他日暮之年﹐发现阿拉伯文书法艺术遭遇到强劲的对手 ---- 计算机。 人们不像过去那样从小热爱练习书法﹐商家制作文字作品不再有求于书法家﹐而直接从计算机上随意采样﹐拼凑。 因为市场需求量减少﹐所以高水平的书法家也相应减少﹐寥若晨星。 好在凡是有穆斯林居住的地方﹐各国都有本土的阿拉伯文书法家﹐国际行情未见削减﹐经常举行国际性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展览。 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源自于《古兰经》﹐这是一部直接来自真主启示的经典﹐并且为阿拉伯语文确定了最佳标准。 随着伊斯兰向世界各地传播﹐一千多年来﹐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成为各时代延续不断的文字书写技术﹐代代相传﹐创作出许多令人惊叹的优美书写字体。

    最为古老的库法体﹐表现为规则的几何式造型﹐着重在横向在线的走笔﹐而纳斯赫体则是圆润自然﹐如行云流水那般舒坦流畅。 比较后期产生的迪瓦尼体﹐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代的新体写法﹐经常用来书写官方公文﹐如委任状﹑帝王诏书﹑勋爵证书﹑贡品礼单﹐又称“宫廷体”。 迪瓦尼体的书法艺术有许多装饰性﹐笔法没固定规则﹐而且增添许多艺术或标音符号﹐现代也经常用来制作标识﹑商招﹑警句﹑校训。 如今的计算机文字书写软件﹐充其量不过是高级机器﹐把固定的艺术笔划合成词句﹐对于随心创作的迪瓦尼体阿拉伯文书法只能望洋兴叹。

    黎巴嫩是1943年建国的新国家﹐文化历史不如北非或安达鲁西亚(今日之西班牙)悠久﹐因此阿拉伯文书法家历来不多﹐比较有些名气的近代名笔有卡麦尔‧艾尔-巴巴(1905-1991)和纳斯伯‧马克雷姆(1889-1991)。 白优恩先生说﹕“当代在世的黎巴嫩书法家还有十多人﹐例如80高龄的萨拉赫‧哈菲﹐但一般人达不到前辈艾尔-巴巴的水平。”

    他说﹕“过去书法家曾经很吃香﹐能挣很多钱﹐现在不行了﹐被计算机抢了生意” ﹐但是他的作品在许多地方可以看到﹐如游览圣地的匾牌﹑石刻和墙壁上的艺术文字瓷板。 他苦笑着说﹐当年凡是有大选﹐参加竞选的候选人都来请他书写竞选广告﹐增加他们的号召力度。 他希望将来能建立一所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学校﹐培养书法艺术专业人员﹐一方面满足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爱好﹐表现艺术天赋。 伊朗有200所这样的学校﹐伊拉克有100多所﹐埃及至少有36所﹐但是黎巴嫩还保持在原始的个别师傅带徒弟阶段。

   他现在除了抄写《古兰经》﹐修心养性﹐自娱自乐之外﹐也创作一些艺术作品﹐有时应一些学术机构邀请﹐给艺术专业学生讲课。 他说﹕“我们绝不会让这门艺术失传。”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计算机 无可 替代

上一篇:卡塔尔公布开斋节政府部门放假安排
下一篇:阿联酋开斋节放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