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青年励志片《歌行千里》 登陆央视电影频道
分享到:
2011-06-17 18:59:03 【来源:搜狐娱乐】 点击:

      6月16日,一部由新疆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拍摄,由新疆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沙丽琼执导,国内知名演员王双宝、巴多、周翔、张乃鸥等分别担任剧中男女主角的影片《歌行千里》,将于早上8时10分,在央视电影频道与广大观众见面。据了解,《歌行千里》是全国首部反映现代回族人民生活的影视作品。是根据新疆著名回族歌手苏尔东的故事创作改编,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孤身来到大都市,在自己的努力下,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

  6月10日,记者采访了影片主人公的原型——新疆著名回族歌手苏尔东和该剧导演沙丽琼。

  玩笑成就的音乐梦想

  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县的苏尔东,生长在美丽的巩乃斯河畔,从小就喜欢唱歌,又受到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熏陶,让他对音乐倍加热爱并有着极高的感悟力。大学毕业后,他开始进行音乐创作,他当时创作的作品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歌曲。1991年,苏尔东出了第一张维吾尔语专辑《远方的祝福》。而着手进行回族歌曲的创作,则缘于一次同学聚会。

  在一次同学聚会时,朋友的一句玩笑话却深深地刺激了苏尔东:“你的哈萨克族歌、维吾尔族歌唱得那么好,你唱首回族歌曲听听。”另一个人就说:“回族哪有歌呢?”苏尔东当即反驳:“回族怎么没有歌呢?‘花儿’就是我们的歌。”朋友又说:“你们没有现代的回族歌曲,传统的‘花儿’我们听不懂也欣赏不来。”

  苏尔东虽然当时很憋屈,但事后想想朋友的话也在理。人们知道的回族歌曲一般也仅限于“花儿”,老一辈们唱的“花儿”,曲调单一、配器简单,歌词又大多是方言,如今会唱“花儿”和会听“花儿”的回族人都越来越少,更别说其他民族的听众了。应该借鉴现代音乐元素,把“花儿”的内容与通俗的形式巧妙结合,将“花儿”这一源于群众,日渐脱离百姓生活的艺术形式重新拉回大众中间。“从此我开始对回族传统‘花儿’的唱法、唱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积极的实践,刚开始不被人接受,经历了许多曲折,慢慢地,我唱的回族‘花儿’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百姓的喜爱,他们给我的鼓励让我一直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来。”苏尔东说。

  渐渐地,苏尔东在音乐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但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梦想的最终实现,“我的目标是不仅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了解、知道我们回族人的歌,还要给他们讲我们的幸福生活。”苏尔东说。经过多次构思,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数字电影《歌行千里》顺利开拍。

  展现新疆民族文化独特内涵

  沙丽琼,该片的女导演。对这部影片充满了感情:“这是一部歌手励志片,原型就是咱们新疆回族歌唱家苏尔东,通过这名农村歌手的故事,让观众听到苏尔东创作的歌曲,使苏尔东的艺术才华得以展示。”这位少数民族女导演,从2003年创作《喀纳斯故事》开始,已经连续拍摄了9部民族题材的电影,可以说对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驾轻就熟。

  沙丽琼介绍说,电影《歌行千里》有三大看点,首先这是一个草根歌手都市圆梦的励志故事,在“西单女孩”“旭日阳刚”这些草根歌手逐渐被人们认可喜爱的今天,影片中才华横溢的回族草根歌手曼苏尔对音乐的追求、坚持自己创作现代“花儿”并终获成功的故事能够吸引很多人的眼球;其次,影片中十多首传统“花儿”和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再创作的现代“花儿”,以及大量回族文化元素的运用和回民生活氛围的营造,让观众不但可以看到本色的回民生活,也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回民音乐,大饱耳福、眼福;最后一大亮点是,这部影片虽然投资并不多,但是转战乌鲁木齐、伊犁市和昭苏县三地拍摄,呈现出大制作水准:场景转换达到70场以上。

  沙丽琼说:“虽然这部影片的投资成本无法与国产大片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常年生活在新疆,对新疆民族文化有较多的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一些生活细节。因此,这部小成本的数字电影看起来颇有胶片电影的风范。我们相信,以我们对新疆这片热土的挚爱和了解,若有大的资金支持,一定能制作出更加精良的作品来展现新疆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青年 励志

上一篇:"相互尊重是长久和睦之道"--走访拉萨清真大寺教长亚古
下一篇:台湾高铁遭遇地层下陷 使用期堪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