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报5月23日举办“西宁八景”评选活动以来,读者和市民热情参与,成千上万的网友通过本报腾讯微博和QQ群,为评选活动建言献策,并积极推荐他们心目中的景点。以下是本报从读者、市民和网友推荐的名单中遴选出来的70个候选名单:
●麒麟湾 地处西宁繁华地段,流水潺潺,绿阴浓浓,极富诗情画意,它是西宁市的城市人文风景名片,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老木桥 以前南川河上没有桥,直到1942年才搭建了一座木桥,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后来,木桥不断被各种现代化的桥梁所代替,但人们还是沿用了这座桥的老称呼“老木桥”,因为这是历史的记忆。
●昆仑桥 被称为青海的第一座立交桥,这座桥建成后,极大地增强了西宁人的自豪感,大城市有的高架桥、立交桥,西宁也有了。
●三棵榆 位于西宁西大街中段路南,三棵枝繁叶茂的老榆树挺立在道旁,给时尚繁华的西大街增添了几分古朴典雅的意韵,并给后人留下了一番怀古溯源的遐想。
●塔尔寺 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山坳中,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噶尔古城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如今的丹噶尔古城已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象,延续着古城文脉。
●北门泉 位于北门城楼下,水质甘洌清醇,四季不竭。正因为它的存在,西宁北城门又被称为“水门”。1999年,北门泉重新被开挖出来,泉水量比当年小许多。
●广惠寺 它背靠自东向西连绵起伏的黄伯垭山麓,面对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大通鹞子沟松林。创建于清顺治七年,古人选此地建一寺,真是独具慧眼。
●海湖新区火烧沟景观 火烧沟景观是西宁海湖新区重要的开发空间和绿地系统,也是海湖新区“两轴两带”系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游览休闲、娱乐健身、生态治理为一体。
●文峰塔 位于西宁乐家湾镇南山的西宁文峰塔是清光绪九年人们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修建的,距今已有125年的历史。
●金塔寺 位于西宁市南大街东侧宏觉寺街的西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前往上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将这里视为求子、保平安的福地。
●日月山 距湟源县城40多公里,传说众多,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感人的莫过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近年,人们又在日月山口修建了两座造型美观、风格独特的日亭和月亭,供游人参观。
●沈那遗址 1948年被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发现。2006年,作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凤凰台 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相传南凉时有凤凰飞临其上,故名凤凰台。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成为西宁的一大胜景。
●扎藏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湟源县城西15公里,初建于东汉延康元年,距今已有1700年。
●北禅寺 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悬空寺,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
●文峰碑 坐落于西宁古城南酉山, 始建于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距今五百余年。
●西宁小峡 小峡是进入西宁和青海腹地的必经之地,是河湟谷地的咽喉要道。当年那“石乱马蹄疾”的情景已成为一段历史,历经了风雨沧桑的小峡,可以说是西宁古城的一处文化遗存。
●黄河路小游园 位于西宁市中心广场西侧,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这里的“花儿”演唱等民间艺术的展示,给游客提供了了解青海民俗文化的理想场所。
●山陕会馆 建于1888年的山陕会馆,由客居西宁的山西、陕西籍商贾集资兴建,作为开展商务联络交际活动的固定场所,兴盛时聚会商户多达五六十家。
●西宁植物园 坐落在西宁西山湾,是一座天然公园。植物园中的盆景园、丁香园、蔷薇园、松柏园等园中园,给游客上了一堂生动的植物科学课。
●北山地质公园 2010年,西宁市在北山修建了一个象征北京和青海深厚友谊的风景区——北山地质公园京韵青风景区。整个景区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主入口区、京韵祥和景区、京青文化展示区、京华烟云景区和青风毓秀景区。
●大黑沟森林公园 省级森林公园,距湟源县城约十公里,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它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是青藏高原地形地貌、植被、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天然微缩景观。
●东关清真大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建于明洪武年间,位于西宁市繁华的东关大街南侧,每天来往人群川流不息。
●南禅寺 位于西宁市南山北麓,与北禅寺遥遥相对,故被称为南禅寺。
●西宁南山公园 这里郁郁葱葱,空气清新湿润,群鸟啼鸣,游人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整个公园风景秀丽,是一个休闲观景的好地方。
●西宁火车站 始建于1959年,如今,正在实施的站改则是西宁火车站首次大规模改造,改造工程包括客站、客运候车楼的重盖、站台重修和站场新建。
●湟水河森林公园 公园集传统中国园林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为一体,以植物、水景、仿古廊亭、桥栈、浮雕、文辞为园林文化元素,体现了湟水流域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
●娘娘山 又名金娥山。山顶有一座天池,每到夏季雨水旺盛之时,天池里水波荡漾,池畔蝴蝶飞舞,五彩斑斓,这便是“西宁古八景”中的“金娥晓日”。
●卡约文化遗址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卡约文化距今约三千年左右,是了解先民生产生活的理想之地。
●南凉虎台遗址 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西侧,远远望去在楼群之间有一个大土墩,西宁是十六国时期南凉国的都城。传说南凉王朝第三代君王为太子虎台修建的阅兵台,“虎台”之名由此而来。
●西宁新宁广场 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大街与新宁路交会处,东接省博物馆,西连新宁路,北邻五四大街,南靠省图书馆。它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宗家沟 是湟源县老八景之一。沟内引阔处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境内奇石怪峰,层峦叠嶂,有“丑人峰”“太阳醉酒”“狮象岭”“仙人洞”“桃儿洞”等奇峰和溶洞。
●青唐城遗址 地处西宁南绕城快速路,至今已有九百余年,是西宁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鹞子沟 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部,作为一个风景区,它包含了文化的、历史的、自然的诸多要素,而且可以登高览胜、科学考察、休闲娱乐,是一处优美的天然生态家园。
●青海省博物馆 2001年青海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丰富的馆藏,展现了高原民族灿烂的文化。
●西宁文化公园 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海晏路,公园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布局手法,现代特色突出,具有欧式风格。园内江河源风情水溪、儿童游乐场、花卉展销中心等景点别致、独特。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 旧馆初建于2003年,2008年8月筹建了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新馆。中心已成功举办“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郁金香节”等重大展会、活动。
上一篇:西宁市六项重点加强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下一篇:西宁市全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