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阿拉伯剧变为中国提供了商机
分享到:
2011-06-10 09:35:20 【来源:国际在线】 点击:

新加坡《海峡时报》6月7日文章: 欧洲一家重要智库的研究报告称,欧洲政府应借助阿拉伯革命契机,推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承担责任”。欧洲外交关系协会上周的报告称,当前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冲突促使中国“认识到先前的不干涉政策与其全球经济活动日益脱节”。报告建议欧盟如今可与北京“共商危机管理。”该报告可谓长人见识,但结论未免太离谱。目前并无证据显示中国人认同西方对中东局势影响的分析。北京倒是希望阿拉伯剧变会为中国提供些独特商机,且往往是对西方不利的。

  中国人跟大家一样,完全没料到始于突尼斯的汹涌浪潮。不过,中国外交官误判别国国内局势已非第一次。例如,中国曾支持伊朗国王直至其1979年被推翻。1989年罗马尼亚动荡时,虽形势看似已不可逆转,但中国仍忠于罗共政府。上述事件中,北京均低估了别国内部反对派的实力,后来不得不耗时数年恢复自己的影响力。

  从这些标准判断,中国对此次阿拉伯剧变的反应要机敏老练得多。北京加入谴责利比亚暴力的国际行列。更重要的是,它没否决授权用武力打击利政府军的联合国决议,而是投了弃权票。

  正如报告所言,北京的新政策源自多重盘算。一是多数阿拉伯国家支持军事干预利比亚,中国不愿惹恼阿拉伯人。其次,中国在利有3万多本国公民和180亿美元的投资,这一切都受到动荡加剧的威胁。

  但中国的利比亚政策只是个特例,算不上新规则。北京仍强烈反对对叙利亚或也门进行外部干预。而且,中国现在有理由认为,不论阿拉伯革命如何收场,北京都将获益。与西方一样,眼下中国对保护利比亚境内投资无能为力。但若反对派最终获胜,中国人不会吃亏。

  与此同时,能源丰富的海湾地区也为中国打开新的机遇之门。美国对中东的表态让沙特国王大惊失色。沙特人看到,美国人在阿拉伯长期执政者最困难的时候抛弃了他们。沙特现在急欲改变向华盛顿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北京提供了这个机会。经济利益的考量也在推动沙特加深对华关系。美国虽为沙特提供军事保护,但只从那里进口15%的石油。沙特能源出口近75%流向亚洲,中国是主要买家。

  当然,中国在中东的地位仍不牢固。北京缺少西方政府所享有的专门人才和密切人脉的优势。但北京相信,事情正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像中国屈指可数的中东问题专家之一安惠侯所说,“阿拉伯世界日益向东看”。因此,实际情况并非欧洲报告所预想的那样,阿拉伯世界的动荡并未导致中国在对待世界事务方面改弦易辙。相反,只是确证了北京历来秉持的一种观念:全球安全问题由西方去应对,中国人则专心发财。

责任编辑:habibnllah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阿拉伯 剧变 中国 伊斯兰 穆斯林

上一篇:哈萨克斯坦发行《担任伊斯兰会议组织轮值主席国》纪念钞
下一篇: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在安理会表决伊朗制裁委专家小组延期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