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意识”看新青海崛起
分享到:
2011-04-25 09:36:59 【来源:青海新闻网】 点击:

 

  一、确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是取得“十一五”辉煌成就、建设新青海的精神动力

  2007年5月省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首要前提是“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青海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青海人的一种文化自觉、自省、自信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再认识和行为方式的再发现、再调整,是一个群体自觉的、合目的性的、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自觉认同。“青海意识”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建设新青海增添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历史和内在的根本原因来看,青海地处西部青藏高原,长期以来,由于环境和文化、历史的原因,处于相对封闭和被“边缘化”的历史发展格局,外界交流不够,发展基础薄弱,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普遍形成了自卑心理。正是基于对青海历史和省情的深刻认识,为完成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三大历史任务,省委率先提出了“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这一战略思想。因为,只有自信,才有开放,只有开放,才有创新。“十一五”的实践证明,青海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可以说“青海意识”的提出与形成,是取得“十一五”辉煌成就、建设新青海的精神动力,是迈向新青海历史跨越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思想根基,具有里程碑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青海意识”找到了开启青海迈向文明进步之门的金钥匙,“青海意识”正在转变成为加快发展的思想动力和集体认同的实际行动。

  二、发扬“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实干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夺取“十二五”新胜利、建设新青海的精神保障

  “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是历史形成的,是无数青海人精神行为的崇高体现,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充分说明在青海高原地区的实践活动比其他地区需要更大的奉献和十分的努力,要求“真干、实干、苦干”。玉树地震形成和展示的“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玉树奇迹和玉树速度,这种精神是长期以来青海各族人民不屈不挠与自然灾害斗争实践的集中反映,是青海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守望相助的美好品格,彰显了青海各族人民追求发展进步的强烈愿望,生动诠释了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

  “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以及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青海精神,这种精神和行为方式是“青海意识”的集中体现和集体价值的高扬,是夺取“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实现跨越发展的精神保障。

  三、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三大历史任务,实施“七大战略”,着力推动“四个转变”,是新青海迈向历史新跨越的重要途径

  青海资源富集、生态地位重要而敏感,是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具有资源上、生态上和稳定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将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并就此确定为新青海建设的“三大任务”。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青、人才强省、资源转换、开放融入、民众创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立省战略。

  围绕“三大任务”,实施“七大战略”,目的是推动青海实现“四个转变”,就是着力实现经济建设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转变,着力实现改革开放由相对封闭、低价层次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转变,着力实现人民生活由整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着力实现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向共同繁荣进步的转变。“四个转变”是新青海迈向历史新跨越的重要途径。

  四、牢固树立“青海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四个发展、四个坚持”为法宝,推动欠发达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新青海崛起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省委、省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实际,提出了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发展最根本、最关键的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务实,奋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我们如何才能“闯出”这条路?省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上,在深刻分析青海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青海已经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闯出这条成功之路,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扩大内需、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和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机遇,牢固树立“青海意识”,正确认识青海欠发达的省情、特殊重要的资源、生态和稳定地位,大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探索完善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其中、跨越发展是基础,绿色发展是本质,和谐发展是核心,统筹发展是保障,它们四位一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新的关键阶段青海发展路径的有机体。

  可以说“四个发展”的提出,初步解决了科学发展在青海的具体化的问题,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省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发展支撑,坚持特色引领,坚持集聚带动,坚持协调推进”的“四个坚持”。“四个发展”与“四个坚持”两大法宝,准确诠释了欠发达民族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新青海崛起的发展路径。

  夺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新胜利,实现新青海崛起,需要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我们应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国家支持相结合,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以自信开放创新的精神努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努力使青海与全国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让青海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

编辑:雨点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青海 意识

上一篇:阿里山小火车翻车已有5人罹难 海旅会人员赶往现场
下一篇:5名优秀人才各获10万奖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