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喀什到深圳:努尔艾力·库尔班的美好明天
分享到:
2011-03-30 14:13:53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

“我最想到大海里游泳,还想去现场观看足球比赛。”3月24日,努尔艾力·库尔班第一次乘坐专列火车,从新疆乌鲁木齐前往活力四射的东南沿海特区——深圳。

  就在几天前,他还是第一次远离他的家乡——位于我国西部边陲的喀什老城,来到千里之外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他是新疆选派的首批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的未就业高校大学生之一。这使他在短短几天时间,突然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这些“第一次”不仅让孩童时很多愿望得以实现,还将是他今后美好人生的开始。

  作为新一轮援疆工作的重点民生内容,在国家、内地援疆省市的支持下,新疆今明两年将先后选送2.2万名未就业高校大学生到内地接受培训,培训结束后面向全疆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受训人员以2002年以来沉淀的未就业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主,兼顾少数应届本科毕业生。

  努尔艾力·库尔班便是当中的幸运儿,喀什市与他同行前往深圳的还有另外31名同学,其中汉族2名,哈萨克族1名,维吾尔族28名。

  辛酸往事:当过收费员、搬运工,卖过汽车、化肥

  回忆起大学毕业时求职的艰辛和困惑,许多心酸往事已如云烟一般慢慢散去。2007年,努尔艾力·库尔班毕业于喀什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在当地一家私人商店当收银员,每月工资700元。

  努尔艾力·库尔班是家中的长子,他还有3个妹妹。6岁的时候,父亲突发急病不幸去世,当时最小的妹妹只有6个月大。除了政府的低保外,母亲在家织毛毯维持全家的生计,后来四处借钱到长途客运站附近租了个小柜台卖衣服供他上学。

  让努尔艾力·库尔班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店面转让,他很快失去了收银员的工作。在家待业了1个月后,他到喀什一个家电超市当起了搬运工。搬运工的活非常累,他的个子不足1.7米,但经常要独自一人搬着冰箱爬五六层楼,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最多搬20多趟。

  每次下班回到家,努尔艾力·库尔班感到浑身酸痛,躺在床上倒头便睡。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次做好饭放在他的屋里,不忍心叫醒他。

  在此之后,努尔艾力·库尔班还帮朋友卖过汽车,农闲的时候走村串巷推销化肥。后来结婚生了孩子,为了养家,还在街边开摩托车拉人挣钱。

  就业新政助他改变命运

  2010年,努尔艾力·库尔班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年初新疆推出一项“帮助零就业家庭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经过当地政府保荐,他被分到喀什机场社区工作,负责维护该片区的社会秩序和流动人口检查。

  短短几个月后,又一项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新政推出——选派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2010年8月,新疆组成专门工作组,前往全疆12个受援地州、40多个县市,调研目前新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以及乡镇、街道社区、学前双语幼儿园、小学、卫生院等当前及未来两年人才需求,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各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努尔艾力·库尔班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半信半疑地报了名,很快,他通过了笔试、面试。2011年2月17日早上,努尔艾力接到喀什市人事局的电话,被告知考上了——这意味着他很快将赴对口援助喀什的深圳开始培训和见习,也意味着回来后将有一份工作等着他。努尔艾力·库尔班马上激动地打电话告诉妈妈和妻子,妈妈听了后,在电话的另一头高兴得哭了。

  努尔艾力·库尔班很快与喀什市人事局签订了培养协议书。根据就近分配的原则,培养结束后他将到离家15公里远的伯什克热木乡兽医站工作,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努尔艾力·库尔班和他的妈妈还有妻子对这个工作非常满意:“离家很近,待遇不错”。

  未来充满希望

  按照“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努尔艾力·库尔班还有两种就业选择,一是他留在对口援疆省市深圳就业,二是他以他最新的学历证明自主在任何其他地方择业。而且,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还明确表示,对于自愿留在对口援疆省市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政府将予以鼓励,同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除了个人的体检费用,在整个培训见习过程中,努尔艾力·库尔班不再需要其他任何支出,由新疆以及各对口援疆的省市承担所有费用,为此,新疆和对口援疆省市需分别投入4亿元和4.5亿元。

  “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退休。”努尔艾力·库尔班说。他的妻子阿依古丽则憧憬着未来:“这次机会将改变丈夫和全家的命运,他不在家的时候,我会好好在家照顾5个月大的女儿。”

  “深圳是沿海的特区,我们喀什很快也要成为最西北的特区了。我打算回家去,说不定喀什特区将来比深圳特区还要好呢!”努尔艾力·库尔班充满期待地说。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喀什 深圳 努尔艾力·库尔班

上一篇:河南将维修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伊斯兰建筑群
下一篇:4·9青海西宁纺织品大楼火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