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阵风”、“幻影-2000”战机在北非上空呼啸,“战斧”巡航导弹撕裂地中海空气……法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3月19日开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
军车被炸、建筑毁坏、平民伤亡……已然动荡的利比亚,在轰炸中面临新的战火与危机。
国际社会为之震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对这场军事打击表示遗憾,呼吁避免更多平民伤亡。很多国际媒体对战争表示担忧。从非盟机构到美国白宫前反战游行人群,很多人反对外国军事干预,呼吁“不要利比亚战争”。
此次军事打击,距2003年3月20日美国领导的军事同盟发动伊拉克战争,整整8年。
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对利军事打击从天而降
2011年3月19日,的黎波里时间18时45分(格林尼治时间16时45分)。
正当利比亚人为国内动荡和国家前途揪心之际,一架暮色中盘旋在利比亚上空的法国战机瞄准卡扎菲军队的一部军车开火。被西方国家命名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就此打响。
利比亚爆炸不断,火光冲天,黑夜映如白昼……
几小时内,法国“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实施了四次空袭,摧毁数辆卡扎菲军队装甲车。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国和英国军舰及潜艇,向利比亚20多处防空设施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打击地对空导弹阵地、预警系统、重点通讯设施等利比亚整体防空系统的“关键点”。
目睹轰炸惨状,当地居民说,利比亚建筑设施严重损毁,部分地区立即出现停水停电现象。利比亚政府20日宣布,截至目前已有约64人在空袭中死亡,另有150人受伤。
西方国家随即宣布此次军事打击的主要目标: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郊区和苏尔特、班加西、米苏拉塔等主要城市的军事和民用设施。军事打击显现多国分工:
——20多架法国空军战机在利比亚禁飞区执行“侦察任务”,法军的空袭行动主要在利比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对峙的班加西附近展开。
——美国总统奥巴马授权美军对利比亚采取“有限军事行动”,美军参谋部主任戈特尼在华盛顿说,美军打击目标主要位于利西部沿海地区和首都的黎波里附近,包括利比亚的“SA-5”型远程地对空导弹阵地。戈特尼称,摧毁这些导弹后,利领空在最大程度“洞开”,便于西方国家执行关于禁飞区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美方“全球鹰”无人侦察机也可随之进入。
推动用武与反对干涉紧张交织
19日清晨,法国巴黎爱丽舍宫。萨科齐总统与21名到访政要对利局势举行紧急磋商。
出席此次峰会的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阿盟秘书长穆萨、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以及英国和德国政府首脑、美国国务卿,会议“旨在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利比亚决议”。
萨科齐在会上说,若卡扎菲不立即停火,有关各方将采取军事行动。英国首相卡梅伦会后对新闻媒体说,卡扎菲向国际社会“撒了谎”,并没有遵守停火承诺,“因此,我们需要立即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采取行动,而卡扎菲也必须承受这一后果”。
当天午饭后,萨科齐说,与会人员一致同意对利比亚政府军采取军事行动,法国战机已在空中待命。90分钟后,法国军方宣布实施第一次空袭。
这一切似乎来得有些突然。然而,自利比亚各地上月中旬出现抗议活动引发国内动荡和冲突,直至外国军事力量对利实施打击之前的一个多月里,国际社会一直没有停止为解决利比亚冲突而进行的外交斡旋。
2月16日,利比亚多个城市出现抗议活动,要求政府下台,抗议随后波及首都的黎波里。游行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20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之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发表电视讲话,警告说利比亚有发生内战的危险。22日,阿盟决定暂停利比亚参加阿盟及其所有附属机构会议的资格,直至其对本国人民的诉求予以回应。鉴于安全局势动荡,多国开始紧急撤离在利人员。
随着利比亚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联合国经过多轮会议,形成旨在解决利比亚动荡问题的决议。
——英国首相卡梅伦证实英军参与此次军事行动,英国国防部宣布,英国一艘潜艇向利防空目标发射多枚“战斧”导弹。
——参与此次行动的还有加拿大和意大利。意大利表示将提供7个空军和海军基地执行利“禁飞区”计划,这些基地现已有北约军队驻扎。
——此次多国第一波打击由美国非洲司令部哈姆将军指挥,但美军参谋部主任戈特尼称“未来几天将把指挥权移交给盟军”。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很可能就是法国。
空袭数小时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19日发表简短但措辞强硬的电视讲话,指责西方军事行动是“野蛮的十字军式殖民侵略”。他说:“现在应打开武器库,用各种武器武装所有民众,以捍卫利比亚的独立、领土完整和荣誉。”他说,入侵只能让利比亚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更加坚定和团结。
空袭发生后,利比亚很多城市街头救护车呼啸而过,很多伤员被送往医院救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平民伤亡感到“深切担忧”。
利比亚总人民大会秘书长(议长)穆罕默德·兹韦发表讲话说,这些针对利比亚人民的野蛮攻击是在利方已宣布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以及承诺进行全面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之时发生的,人员伤亡证明(西方)所谓保护平民安全的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他说,针对利比亚的这种野蛮侵犯根本找不到任何借口。
的黎波里街头,空袭发生后,数万利比亚民众举行游行示威,强烈抗议西方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并相继前往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住所阿齐齐亚兵营,表示将组成人体盾牌誓死保卫国家。
联合国安理会2月26日一致通过第1970号决议,决定对利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员出国旅行,并冻结卡扎菲和相关人员的海外资产。3天后,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中止利比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资格,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中止人权理事会某一成员国的资格。
安理会3月17日举行投票,结果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1973号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威胁。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和巴西投了弃权票。利比亚政府随后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承诺立即停火和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并强调保护平民安全和领土完整。
安理会的会场中,为何出现这样的投票结果?各国给出自己的解答。
中国在解决利比亚危机中秉持一贯的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态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3月17日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利比亚局势不断恶化,中国表示严重关切。他说:“我们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他说,在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磋商过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但遗憾的是,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他说,中方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使以及非盟、阿盟继续致力于和平解决利比亚当前危机。
同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重申,中方一贯主张尊重利比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主张通过对话等和平手段解决利当前危机。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17日说,俄罗斯和其他安理会成员所关切的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获得解答,决议所包含的条款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军事干涉。因此俄罗斯投了弃权票。
西方国家也纷纷表态。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说,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进入利比亚。但他警告说,如果卡扎菲不遵守联合国决议,美国将和其他一些国家采取军事行动。
在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18日表示,德国仅出于不参与针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原因,对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投了弃权票,但德国完全赞同该决议的目标。
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16日表示,在获得安理会同意前,意大利反对在利比亚采取单边军事行动,但他表示支持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欧洲航空安全组织在网站上发表声明说,“从马耳他获取的最新信息显示,的黎波里(航空控制中心)不再接受航班(进入利比亚领空)”。这意味着利比亚已关闭其领空。
在此前后,世界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外交活动紧锣密鼓,然而分歧明显。
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卡梅伦3月10日共同致信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建议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多国采取支持利比亚反对派和实施全面武器禁运等措施,促使卡扎菲下台。
次日,在布鲁塞尔,欧盟27国领导人讨论利比亚局势,宣布不再视卡扎菲政府为合法政府和对话方,并敦促卡扎菲即刻下台,但未就在利设立禁飞区达成一致。一天后,阿盟在开罗召开成员国外长紧急会议,决定促请安理会采取行动在利设立禁飞区。
八国集团外长会议3月15日同意通过安理会继续向利施加压力,但未能就在利上空设立禁飞区达成一致。
非盟专门成立了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19日晚,委员会举行会议,反对对利比亚的任何形式的外国军事干涉。该委员会还负责与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欧盟以及联合国等接触,以协调解决利比亚危机。这一专门委员会成员还将于20日上午前往的黎波里,试图调解利比亚危机。
针对利比亚动荡局势,非盟、叙利亚、乌拉圭等一些国家和组织表示反对武力干涉,呼吁有关方面通过对话解决目前的危机。
甚至在巴黎峰会举行当天,阿盟秘书长穆萨还表示,峰会旨在落实安理会关于利比亚的决议,确保利人民、领土和主权的安全,而不是军事干涉。
上一篇:英国首相确认英战机参与对利比亚第一波行动
下一篇:俄罗斯反对西方国家空袭利比亚境内民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