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学视野下的回族女性研究
分享到:
2010-12-08 22:43:37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点击:

摘要:回族女性研究是中国妇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回族女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文着力于回顾既往回族女性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展开历史追溯与反思, 就回族女性研究的内涵、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研究的方法、理论构建、学术素养等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在追溯中反思我们今后研究的拓展方向,力求为未来回族女性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女性研究是西方国家中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的产物,它最先形成于美国,并快速传播到北美和欧洲的其他国家,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妇女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8 世纪80年代,但直到90年代妇女研究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论及人们对少数民族女性的研究,尤其是对回族女性的研究,则是近十年或者说是近五年以来才逐渐有所触及,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亦不断扩大,开始从以往比较关注的婚姻家庭、教育等范畴,向社会、经济、政治等层面拓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亮点,同时相关研究的专著、论文相继问世,如2002年水镜君女士的《中国清真女寺史》一书,从清真女寺这一宗教视角,阐释了中原回族女性的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文化教育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内蕴,拓展了回族妇女研究的视域。但总体而言,回族女性研究成果在学术研究领域,仍可谓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种种,可概括为三;中国回族文化背景下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问题;与实际操作相关的方法及研究梯队问题。
 
  一、回族女性研究的文化背景

  回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回族文化的内涵中,伊斯兰教以其幽玄的哲理、古老的历史和巨大的能量,凝结了现今中国大地上980多万(据2000年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回族人口9816805人, 其中男性5002072人, 女性4814733人)的回族人口,并以其缜密而集体意识极强的宗教文化,成为每个回族心灵的仰止。

  中国回族伊斯兰文化,就其来源说,它无疑是从国外移植、输入的,但它作为中国民族化的表现形式,其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特定历史下的产物,是中国回族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可以说,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融合的结果。这其中,既有文化的融合,也有民族的融合,前者,保证了回族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立足于中华大地;后者则是回族形
成、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唐、宋、元时期来华的“蕃客”、穆斯林中,绝大部分是男子只身前往中国,他们散居全国各地,与当地女子通婚、建立家庭。这些嫁给穆斯林男子的女性,绝大多数改奉伊斯兰教并遵守其风俗习惯,成为新的穆斯林成员。这种“通婚”形式,使回族女性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于中国封建文化的土壤之中;其次回族形成之初,正是汉族宋明理学中“男尊女卑”观念发展的高峰期,可以说,中国封建礼教的烙印从一开始便相随于回族妇女社会发展的始末。

  在回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为了更好地寻到能与中华文化相融的契合点,明末清初以来,回族学
者把儒家的纲常名教纳入宗教实践之中,充实和完善了自身信主命、重三纲、守忠孝,提出与“天命五功”并重的“人道五典”(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有别、长幼之序、朋友之诚)为内容的社会伦理观。把“忠”、“孝”、“节”的封建礼教观深植于回族女性文化,使得以男性为中心封建宗法制社会中的回族女性长期处于卑下与服从的地位。这种语境下的回族女性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被轻视、漠视,回族女性文化被置于寂寞的角落,遭到男性文化的无情分裂与驱逐。尽管回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女性的身影历历可见,但无不是作为一个对象化的他者形象而存在,做为回族社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意识、社会成员普遍性的经验等等只仅仅是回族男性的价值观和意识,及回族男性的经验,而回族女性的价值观、意识和经验是被整体社会淹没与深埋的。囿于此,在对回族女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宗教文化渗入回族女性研究的一切领域。使其呈现较强的民族性与宗教性。这一文化现象,是回族女性社会研究的特色所在,但从另一角度,也使回族女性研究在某种层面上举步为艰,成为回族女性问题研究寥落的重要内因。

  近年来,随着各民族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妇女运动的深入,及社会性别平等敏感度的提高,回族女性文化偏落的普遍性有所减弱,而这种态势在中国回族聚居区又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弱化的趋向,就总体而言,回族妇女的生存境域仍不失为男性主流社会。

  总之,对于中国回族女性,它有三种文化背景:一是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大背景;二是以中国儒、释、道为核心的文化小背景;三是以回族民族文化为中心的主体构架。了解西方文化,可以从全新的视角认清女性世界的发展历史,弥补生长在本土区域文化的局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从思维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取舍、人生选择定位和心理态势等方面,由反思而开拓未来。了解回族社会文化,则可从民族特色文化的领域,促成回族女性研究向纵深发展。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民族 社会学 视野

上一篇:论伊斯兰的生死观
下一篇:科学宗教及其苏菲与神秘主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