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文学的萌芽——唐宋回族民间文学
分享到:
2010-08-20 08:14:55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点击:
                             二

 除了胡人识宝的故事外,唐代传奇中还有一些故事也可能是回族先民创作的,因为这些故事与《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故事,几乎同出一辙。如:《酉阳杂俎·支诺皋》中旁得金锥的故事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西京杂记·东海人》、《异物志·行海人》与《辛伯达第一次航海旅行的故事》;《梁四公记》中“鸟衔宝出”的故事与《辛伯达第二次航海旅行的故事》;《博异志·苏遏》与《商人阿里·密斯里的故事》;《幻异志.板桥三娘子》与《白弟鲁·巴西睦太子和赵赫兰公主的故事》;《广异记·户部令史妻》与《银匠和歌女的故事》等。

      这些唐代传奇故事与那些阿拉伯故事构想相近,情节相似,其中一些故事的许多细节都是相同的。这一点钱钟书的《管锥篇》里也指出来了,“《东海人》(出《西京杂记》),按《西京杂记》卷五刘歆难杨雄二事之一,言洲乃大鱼。《广记》同卷《行海人》(出《异物志》)事类,而言洲为大蟹。……《天方夜谭》中一则(The first voyageof sinbad the sailor)亦记航海人误以鲸背为小岛,登览遂致灭顶。”“《梁四公》(出《梁四公记》)。……杰公述城外奇事,有云:’西海中有岛,方二百里,岛上有大林,林皆宝树……岛西北有坑,深千余尺,以肉投之,鸟衔宝出,大者重五斤’; ……《天方夜谭》中一则(The second voyage of sinbad the sailor)写此尤详。”另如《板桥三娘子》中有一段关于板桥三娘子变魔法的描写:“至二更许,诸客醉倦,各就寝。三娘子归室,闭关息烛。人皆熟睡,独季和转展不寐,隔壁闻三娘子悉sū@⑤,若动物之声。偶于隙中窥之,即见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烛挑明之。后于巾厢中,取一付耒sì@⑥,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xùn@⑦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则牵牛驾耒sì@⑥,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又于厢中取出一囊荞麦子,授于小人种之。须臾生,花发麦熟,令小人收割持践,可得七八升。又安置小磨子,wè i@⑧成面讫,却收木人于厢中,即取面作烧饼数枚。”《白弟鲁·巴西睦太子和赵赫兰公主的故事》中所描写的一位女王变魔法的情节是这样的:“可是半夜里,她却蹑手蹑脚地爬起来。当时白第鲁·巴西睦也蒙胧醒来,悄悄地暗中窥探她的举动。只见她从一个红口袋中掏出一些红色东西,洒在地上,眼前便出现一条澎湃的河渠。接着她取出一把大麦,种在土里,用河水灌溉,大麦便发芽,开花,结出麦穗。她采集麦穗,磨成面粉,收藏起来,然后回到床上,一直睡到天明。”这两段描写是如此的相近,只不过用中文记录下来的情节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用阿拉伯语记录下来的具有阿拉伯地域特色。而且故事都讲了,如果谁吃了这种带魔法的烧饼或面粉,就会变成骡子,故事的结果是两位女魔法家反受捉弄,吃了自己制造的魔法烧饼或面粉,变成了骡子。在《一千零一夜》中类似的魔法故事很多,但在唐传奇中却极少,这稀少的原因,或许也说明《板桥三娘子》一类的故事是回族先民从阿拉伯带到中国的。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文学 萌芽

上一篇: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共建和谐社会
下一篇:杨峰谈新疆回族历史与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