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回族婚姻习俗述略
分享到:
2010-05-28 17:46:56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点击:
         5.念“依查补”。亦称“以渣布”、“亦榨布”、“月渣布”等,即阿訇证婚之意,有的地方又叫念喜经,是四川回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一幕。依传统的标准,回族看待男女婚姻是否正当合法,要看是否请阿訇念过“依查补”。当新娘迎进男家时,男方要在堂屋里放一张大方桌,请阿訇坐上方,新郎、新娘席地而跪,女方男送亲者和父母亲、老年人侧坐。方桌上还要放些染红的花生、核桃、大枣、糖等,回族称“喜果”,现在还要摆出《结婚证书》。聆听阿訇念经和赞圣,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幸福美满的婚姻,听阿訇讲结婚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好夫妇、父母、兄弟、姊妹关系,目前还结合宣传《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然后,阿訇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说“格波来概勒丹(我同意娶她)”。又问新娘:“你愿意嫁给他吗”?新娘则说:“打丹。(我愿意)”阿訇宣布,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要互敬互爱。此仪式结束后,阿訇抓起了桌上的“喜果”撒给新郎新娘,这时,围观者无论男女老少,都争抢喜果,以抢得多者为荣。随后便宴客,闹洞房。四川回族念“依查补”中,有些地方是新郎到女方家举行,如阿坝松潘回民。

     6.闹洞房。宴客后,晚上众亲友聚集新郎家闹洞房。由一能说会道、幽默风趣的人当司仪或自发地组织,出点子,串节目,让新郎、新娘表演各种节目,通常有“夫妻啃苹果、共啃喜糖”等增添喜庆。西昌回族闹洞房中,过去流行“闹糖茶”。当客人吃完饭后,晚上,众客人堂屋就座,由新郎、新娘共端茶盘,敬客人和父母,此时,有开玩笑者,则不轻易接茶,每人要向新娘出一难题,要她说一些不便当众启齿的话,或做一个滑稽动作,或来一段“绕口令”,彼此“讨价还价”。有时一个难题花几十分钟,以掀起庆贺高潮。目前,“闹糖茶”大都叫新娘唱歌、跳舞。川西北地区的回民在闹洞房时,还要对歌或唱回民花儿、小调等。

     7.回门。婚礼的第二天或后数日,新郎要准备礼品陪同新娘回门,也叫回娘家,看望岳父母及亲属。岳父母家也要事先做好准备,款待回家看望的女儿女婿。四川西昌回族把新郎回门准备的礼物称为“三色礼”(茶、糖、鸭或鹅),惯例先用糍巴招待女婿女儿和陪同的亲友(象征亲密、团结),返男家时,新娘带上一篮糍巴分送男方亲族。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女子出嫁后不可随意回娘家,只有娘家人去接,方可回娘家。成都回族,婚后第三天回门,男家要送女家一桌席。新娘可在娘家住几天,称“站十”。西昌、米易等地回族也有婚礼当天下午就回门的(称“连门转”)。

     此外,成都回族在婚礼的第二天,还有会亲礼仪。即新婚夫妇沐浴后,新娘拜见公婆、兄弟姊妹,将娘家送来的开门扁食(汤元、米粉等)送公婆吃。中午,新娘下厨做饭、炒菜。女家父母来男家会见新亲戚,称为“会亲”。

     回族在四川属散居民族,由于普遍使用汉语,为回族与汉族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加之社会结构的交融,使回族群众在今天能在居住区、学校、单位、政治机构、宗教组织等各个领域都能与其他民族自由交往,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们摆脱了过去职业单一、生活方式划一的局面,与其他民族的交往深度与广度达到很高水平,这种变化,使四川回族的婚姻礼俗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们基本上恪守伊斯兰教教法对婚姻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城市中,随着民族关系的融洽和互相尊重氛围浓厚,使得城市中的四川回族在上述婚姻礼俗上的宗教意识显得淡薄,在具体仪式上不再完全按传统习俗办,包括念“依查补”,不再用《礼贴》写《人情单》等。在农村则宗教意识相对浓厚,其婚姻习俗变化不大,90%的人,都要举行最具民族特色的念“依查补”仪式。而过去的坐轿、骑马则开始以汽车代之。

      (二)四川回族的婚姻习俗的特点。

     综观四川回族的婚姻习俗,它有如下特点:

     1.婚姻习俗具有宗教性和社会性。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婚姻习俗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如在婚礼仪式上念“依渣补”、撒“喜果”等是必备的宗教仪式,显示出其民族的宗教特色。但其婚姻是在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下进行的,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要登记,要领结婚证,要实行计划生育,因而有其社会性。

     2.婚姻具有开放性。按伊斯兰教的要求,回族结婚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男女双方必须都是穆斯林,历史上,无论回男娶汉女,或回女嫁汉男,都要求对方必须“进教”。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和回族自身发展的要求,四川回族也与汉族、彝族、藏族、羌族等民族通婚,现在这种情况在城镇中呈上升趋势。因此,它具有开放性。

     3.婚俗体现了对妇女的尊重。四川回族未婚男女双方对自己的婚姻有“自择权”。主张婚姻自主,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男女双方在缔约婚姻之前,要请媒人说亲、取同意,要念“依渣补”,要“瓦尔德”,结婚方才有效。同时,男方依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婚前要给女方赠送聘礼和聘金,且如男方无理提出离婚或中断婚姻关系,男方所赠东西是不能索回的,除非当事人愿意。

     4.婚俗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四川回族在婚姻上提倡节俭,反对不良风俗习气,在纳聘礼、聘金上,其数量不作规定,而主张量力而行;坚决反对近亲血亲之间结婚;反对婚前和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主张结婚,反对禁欲,男女双方一旦到结婚年龄,除自己外,父母和亲朋好友都要四处访媒寻亲,促成良缘,认为是一种善功。这些风俗对于促进回族人口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稳定社会秩序,保持和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马尚林,西南民族大学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依布蒂哈吉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四川 习俗 穆斯林

上一篇:从回族清真寺汉文匾联看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特色
下一篇:国外研究资料——中国穆斯林历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