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伊斯兰的和平观
分享到:
2010-02-12 20:21:39 【来源:】 点击:


二、伊斯兰和平观的根本原则

第一,主权原则。伊斯兰认为,宇宙的统治权归于真主,世界的代治权属于全人类,大地是真主的,天下是万民的。“东方和西方都是真主的。”(2:115)“天地的国权归真主所有。真主对于万事是全能的。”(3:189)因此,在伊斯兰看来,包括专制主义、极权主义、霸权主义在内的一切人治政治都是非法政治。这种非法性不仅来源于它们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冲突和普遍的战争状态,而且来源于它们对真主统治权的僭越、对神法的凌辱以及对人权的践踏。伊斯兰教的主权原则为真正的和平提供了一种高于一切世俗利益、世俗权力和世俗偏见之上的神圣的信仰、道德和精神力量。没有这样的超然而神圣的力量的约束,则人类和平永远只是一种空想和两次战争状态之间的间歇。假若排除了真主的主权,则战争和无序势必成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常态,软弱的人造国际法和联合国是无能为力的。

第二,代治权原则。代治者思想为人类的和平事业提供了责任前提。真主委托人类为大地的代治者,便是赋予了人类一项真正艰巨的使命。这项建立在神圣授权和神圣契约基础之上的使命,最终使和平事业成为全人类对真主承担的神圣职责以及真主对全人类的神圣考验。“当时,你的主对众天使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代治者。’他们说:‘我们赞你超绝,我们赞你清净,你还要在大地上设置作恶和流血者吗?’他说:‘我的确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2:30)

真主为人类创造并制服了天地万物,难道人类只是以作恶和流血来回答真主的恩典和考验吗?“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真主曾为你们制服天地间的一切,他博施你们表里的恩惠。”(31:20)“他为你们而制服天地万物,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45:13)“你们对主的要求,他对你们都有所赏赐。如果你们计算真主的恩惠,你们不能加以统计。人确是很不义的,确是忘恩负义的。”(14:34)

代治权原则意味着人与神之间的一项重大的神圣契约。由建立在这项神圣契约基础之上的代治权原则所衍生的责任和考验机制不仅用来规范和约束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而且用来规范和约束个人、社会、民族、种族、国家、组织、机构等任何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代治权原则还规约理智与情感、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今世与后世、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在伊斯兰看来,今世生活是短暂的和虚幻的,后世生活才是长久的和真实的。与佛教和基督教不同的是,伊斯兰并不主张逃避现实和赎取原罪,而是将人类擢升到一个世界代治者的高尚地位,要求他们以出世的态度积极对待入世的人生,以今世的善行换取后世的善果,达到今后两世的成功。建立在这种人学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之上的是一整套神圣而普世的规范体系和生活方式。“他在六日之内创造了天地万物——他的宝座原是在水上的——以便他考验你们,看你们中谁的工作是最优的。”(11:7)

代治权原则还意味着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真主的法度,而不是凭借一切私利、偏好、冲动、实力和阶级立法,由此排除了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凡不依真主所降示的经典而判决的人,都是犯罪的。”(5:47)

第三,正义原则。伊斯兰认为,一切和平与秩序都应该建立在正义的原则之上。没有正义的和平不配被称为真正的和平,它本质上是一种潜在的战争状态。因此在伊斯兰看来,正义的战争远远胜于非正义的和平。“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使,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2:177)专制主义、极权主义、霸权主义建立的所谓和平、秩序与稳定不过是用来犯罪的和平,用来作恶的秩序,用来为强者对弱者进行肆无忌惮的压迫和剥夺而创造条件和提供自由空间的稳定。我们看不出来这样的和平、秩序与稳定有什么存在的坚实理由。“你们怎么不为[保护]主道和[解放]老弱妇孺而抗战呢?他们常说:‘我们的主啊!求你从这个虐民所居的城市里把我们救出去。求你从你那里为我们委任一个保护者,求你从你们那里为我们委任一个援助者。’”(4:75)

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传统国际政治学的均势和平衡理论迄今仍然有效。鉴于国际社会的非正义和无政府状态,国际关系中的和平主要取决于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和政治实体之间实力的动态平衡。从本质上讲,依靠均势和平衡取得和平只是对人性缺陷的无奈让步。这种让步意味着我们对人性和整个人类道德水平的悲观估计,甚至意味着对人类最低道德水平的绝望。这种让步意味着我们当今时代的严酷政治现实——时至二十一世纪,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由实力决定公道的时代,一个依靠均衡苟且偷生的时代。石器时代的野蛮行为准则仍然主宰着我们的国际政治生活。战争是常态,和平是变态;霸权挟持正义,暴力决定一切。暴力主义摧毁了一切美德,成王败寇的思想侵蚀着全人类的灵魂。多数人反对暴力并非因为他们真正厌恶暴力,而是因为他们惟恐成为暴力的牺牲品;多数人遵守道德规范并非因为他们具有美德,而是因为他们惟恐成为恶德的牺牲品。由此看来,那些因为害怕惩罚而停止作恶,或者为了沽名钓誉而偶发善心的人,决不可以称之为好人。建立在平衡和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和平正是有效利用了功利主义者的怯懦与焦虑,而并非正义。应该指出,这种动态平衡主要适用于两极或者两极以上的国际格局,至于目前的单极独大格局,结果只能是霸权主义,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中庸原则。伊斯兰主张忍耐、宽容并且珍惜和平,只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才主张进行反抗,并且这种反抗不可过分。“你们当为主道而抵抗进攻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你们当反抗他们,直到迫害消除,而宗教专为真主;如果他们停战,那末,除不义者外,你们绝不要侵犯任何人。”“如果他们倾向和平,你也应当倾向和平,应当信赖真主。”(8:61)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伊斯兰的第一个基础——作证
下一篇:穆斯林疏远信仰是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