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成长路
在洪梅香14岁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她的家庭也未能幸免。父亲被罢官,下乡劳动改造,洪梅香一下子从三好学生变成了“黑五类”,被疏远和歧视。
毕业时,眼看着其他同学一个个都被分配了工作,保送上了大学,她却因为“政治问题”被拒之门外。 “为什么会这样?”年轻的洪梅香不懂。
几经周折,洪梅香成为宁夏银川市糖业烟酒公司南关副食店的一名营业员,这一年,她17岁。面对着来之不易的工作,洪梅香倍感珍惜,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
在她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梦——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为了能够争取入党,她“拼命”地表现。不迟到、不早退,在家里用沙土和废报纸苦练包装技巧。别人干的活她干,别人不干的活她也干。节假日,她总是抢着帮别人值班,遇上生病或家里有事,她总是能不请假就不请假。问她为什么,她说,那个时候,如果请假超过3天,就没资格评优秀了。
一年一年消费者评选的“我最满意的营业员”,并没能让她如愿以偿地成为党员。她问党支部的负责人:“到底我哪里做得不够好,你们不能接纳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一切是没有答案的。但在洪梅香的心里,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便把更大的“狠”劲用在了工作上。
1971年,洪梅香结婚了,她的丈夫是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人。这个被她称为浪漫的“革命理想”的行为,是为了用行动来向党靠拢,请求党的接纳。为此,结婚后,她甚至拒绝和逃避回原来的家。
1982年3月,洪梅香入党了。那一年是她参加工作13年后,这时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听着“爱民如天”的故事长大,中国共产党在洪梅香心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象,那一刻,她落泪了。
“所有的荣誉都比不上这个称号”,洪梅香说,“这是一种肯定和接纳。”
“文革”结束了,洪梅香的父亲官复原职。这时,有人提议要给洪梅香换一个更好的工作,但她没有接受。从售货员到所在门市部的主任,洪梅香默默地一路走来。
1986年,从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的洪梅香临危受命于宁夏新建成的银川市绿洲饭店,从刷马桶干起,一直到副总经理。洪梅香在宁夏的酒店服务中首次提出了“站立服务”;靠自己摸索,她写出了20余万字的《宾馆饭店服务员培训》……绿洲饭店连续获得了“自治区先进企业”“银川市文明单位”等荣誉,她的管理才能让人们刮目相看……
1994年,洪梅香被任命为银川市商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当时,全国商业系统的企业出现大面积效益下降,银川市商业局系统有一百多家企业、两百多个网点、一万余名职工,洪梅香迎难而上,开始了她大刀阔斧的改革,有34个企业经理被撤换和调整……
得罪了这么多人,别人问她怕吗?洪梅香说:“我做的是光明正大的事,从来不怕。”